2019年4月30日 星期二

防曬乳的PA值是不是表示抗紫外線UVB光的程度?

 【發布日期:2019-04-30】 發布單位:企劃及科技管理組


解答:
防曬乳上所顯示的的PA值是不是表示抗紫外線UVB光的程度?
  1. 紫外線依據波長的不同,主要分成UVA、UVB、UVC三種。UVC幾乎都被大氣層阻隔,因此對人體有影響的主要是UVA、UVB這兩種紫外線,其中UVB是造成表層的發炎,產生皮膚紅腫、熱痛的狀況而UVA穿透力比較強,往往會造成皮膚深層的傷害與持續性破壞,並引發黑色素形成,造成皮膚變黑甚至提早老化。
  2. 防曬乳上所顯示的的PA值,是指防曬產品對UVA的防護,常見標示為PA+、PA++、PA+++、PA++++,或是★、★★、★★★、★★★★;SPF則是用於表示對UVB的防護。PA與SPF都是用來評估皮膚擦上防曬產品後,受到紫外線傷害曬黑或曬紅所需的時間與未使用防曬產品的時間比值,比值越大表示延緩發生曬黑曬紅的時間越久,防曬效果越好。
  3. 食藥署提醒,除了看清楚產品標示,消費者也要根據需求選擇防曬係數適合的產品,如果只是一般外出使用,防曬係數可以不用太高,如果是要到海邊或其他長時間曝曬的場所,就可以選防曬係數高一點的產品。此外防曬產品應於約2~3小時就要補擦,才能保持防曬效果。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2019年4月23日 星期二

聽說喝咖啡鈣質流失,所以喝拿鐵才能補鈣,這是真的嗎?

【發布日期:2019-04-23】發布單位:企劃及科技管理組

解答:
聽說喝咖啡鈣質會流失,所以喝含有牛奶的拿鐵才能補鈣,這是真的嗎?
  1. 過度攝取咖啡因(如咖啡、奶茶),會增加鈣質的流失。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乳品與含咖啡因飲品應避免一同飲用,牛奶中的鈣質會與咖啡所含之草酸結合而排出體外,會降低鈣質吸收。
  2. 鈣質流失的原因多元,且長期久坐辦公室、少曬太陽、缺乏運動且平時少喝牛奶者,極可能是骨質疏鬆的高危險群,衛福部建議成人每日鈣建議攝取量為1000毫克,因此均衡飲食相當重要。
  3. 食藥署提醒,日常中可多補充高鈣食物,除牛乳或乳製品外,亦可從小魚乾、豆製品、堅果類、蔬菜等食物獲得豐富鈣質。亦可藉由適度曬太陽,產生維生素D,幫助體內鈣質吸收;多運動,強化骨骼。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2019年4月21日 星期日

14.Foster 肺舒坦定量吸入劑用藥指導影音短片(國語)(台語)



影片來源: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youtube" 網站

台語



影片來源: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youtube" 網站

2019年4月11日 星期四

綠色馬鈴薯就是有毒,這是真的嗎?

【發布日期:2019-04-11】 發布單位:企劃及科技管理組
解答:
綠色馬鈴薯就是有毒,這是真的嗎?
  1. 馬鈴薯塊莖變綠色,主因是接受光照而產生葉綠素。馬鈴薯變成綠色的狀況,不單發生在收穫之後,因為在栽種的過程中,有時候會因為種植深度不足,造成持續成長的馬鈴薯被光線照射到,因而產生變綠的結果。若光線照射的結果,使馬鈴薯在有葉綠素存在的部分,開始產生大量生物鹼。然馬鈴薯變綠的程度,非與生物鹼含量直接劃上等號。
  2. 配醣生物鹼(glycoalkaloids)是馬鈴薯塊莖的天然成分,是一種植物之二次代謝物,可能存在於茄科植物中(如馬鈴薯、番茄或茄子),具有殺蟲及殺菌活性,能幫助植物抵抗動物、昆蟲及真菌危害。
  3. 108年1月1日施行「食品中污染物質及毒素衛生標準」,訂定馬鈴薯塊莖中總配醣生物鹼之總和限量為200mg/kg,與國際一致。
  4. 採購馬鈴薯時,建議挑選儲存良好、表面完整乾淨、觸感堅實光滑、沒有發芽的馬鈴薯;購買後要低溫保存,避免陽光照射及放置過久如發現馬鈴薯已發芽,建議不要再食用。業者要做好自主管理,馬鈴薯作為食材時,留意是否有發芽、變綠、變質及腐敗情形,妥善貯存確保消費者食用安全。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2019年4月9日 星期二

網路上盛傳,用薑泡醋就可以治療汗斑,是真的嗎?

 【發布日期:2019-04-09】 發布單位:企劃及科技管理組


解答:

網路上盛傳,用薑泡醋就可以治療汗斑,是真的嗎?
  1. 當大量流汗、或處於悶熱潮濕環境時,皮表上皮屑芽孢菌大量繁殖,產生紅褐色或是棕褐色的斑點,就是俗稱的汗斑。
  2. 老一輩認為使用薑泡醋可以治療汗斑,但是對於皮膚的刺激性較大,可能引發過敏。不建議自行購買藥品,因為市售藥品可能含有類固醇,雖可短暫改善,但類固醇有抑制免疫的作用,反而容易成為黴菌溫床
  3. 食藥署建議民眾,若有疑似汗斑症狀,應到皮膚科或醫院尋求醫師診治,如此才能得到正確的治療。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2019年4月7日 星期日

11_NTG舌下含錠用用藥指導影音短片


影片來源: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youtube" 網站

客語



影片來源: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youtube" 網站

2019年4月3日 星期三

清明掃墓當心毒蛇出沒,人工智慧幫你辨分明

  •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
  • 建檔日期:108-04-02
  • 更新時間:108-04-02

抗百步蛇毒血清凍晶注射劑




國內近期氣候溫暖潮濕,蛇類活動力增加,本週適逢清明連續假期,疾病管制署特別提醒,民眾至野外或山區掃墓、賞花、登山、郊遊時,應做好自我保護,如:穿著長袖衣物及長靴,進入樹叢及草堆,要打草驚蛇,勿翻動中空林木或石塊,並避免在夜間、日出及雨過天晴等時段於蛇類出沒的地方逗留,以免遭毒蛇咬傷。
疾管署表示,每年約有1,000名以上民眾遭毒蛇咬傷,國內較常見的毒蛇分別為出血性毒的龜殼花、赤尾鮐(俗稱赤尾青竹絲)與百步蛇;神經性毒的飯匙倩(俗稱眼鏡蛇)與雨傘節,以及兼具出血和神經毒的鎖鏈蛇。被毒蛇咬傷的治療方式為注射抗蛇毒血清,疾管署為全國目前唯一生產供應抗蛇毒血清機構,為避免國人因毒蛇咬傷而危及性命,疾管署於全國200多家醫療院所備有抗蛇毒血清供民眾救急,由於抗蛇毒血清為醫師處方用藥,民眾如有使用需求可先透過「抗蛇毒血清儲備點查詢系統」(https://mis.cdc.gov.tw/PLC/PLC_QR001.aspx),查詢鄰近醫療院所抗蛇毒血清的儲備情形,切勿購買來路不明藥物。
有鑒於大多數民眾對毒蛇、鼬獾這兩類動物出沒地及遭咬傷後之就醫資訊並不清楚,疾管署與農委會防檢局、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路殺社等單位合作建置「毒蛇鼬獾咬傷救急資訊站」(https://bites.cdc.gov.tw/),透過資訊視覺化的方式,提供民眾毒蛇、狂犬病鼬獾出沒地點,並整合就醫等醫療資訊,供民眾第一時間找尋資料;此外,該網站結合人工智慧(AI)技術,若民眾發現疑似毒蛇,可拿起相機拍攝並將照片上傳,透過該網站辨識毒蛇種類,亦可提供給醫師作判斷。
民眾如不慎被毒蛇咬傷請保持鎮定,牢記「五要五不」,五要:要視為毒蛇咬傷處理、要記毒蛇外觀特徵、要脫飾品,避免肢體腫脹、要包傷口上緣,減緩毒液擴散、要保持冷靜並儘速就醫﹔五不:不割開傷口,避免感染、不用嘴吸出毒液,避免感染、不冰敷,避免組織壞死、不飲酒或刺激性飲料,避免加速毒液作用、不延誤就醫,耽誤治療時機。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2)洽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