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30日 星期一

文朮(行氣破血,消積化食)

▓立功
別名:莪朮、莪蒁、蓬莪述、蓬莪茂、廣莪朮、山薑黃。
來源:本品係薑科植物,莪朮屬,牠的根莖之根乾特使用之。
成分:根莖與塊根均會有揮發油。其合有α-β蒎烯,莰烯,檸檬烯,松油烯,石竹烯,異龍腦,桉油素,丁香酚,芳薑黃烯,姜黃烯,環氣石材烯、莪述二酮等等,還有脂肪油豆醇,β香樹精,三帖酸,樹脂,黏液質等等。
藥理分析:
(1)製劑有止痛,提振食慾,而使腫瘤抑制作用。
(2)揮發油有抗菌作用可抑制如金黃色葡萄球菌,β溶血性鏈球菌,有腸與傷寒桿狀菌及霍亂弧菌等等。
(3)有肋於消化作用。
藥材品質:以個體火,堅實,光滑斷面呈淺綠色存佳。
用途:性能:文述味苦帶辛,性溫,入肝,脾二經,具有行氣破血,消積化食,止痛抗癌等功效。
主治:心腹脹痛,肝脾腫大,血瘀閉經,跌打損傷,早期子宮頸癌,胸肋脹痛,腹痛等症,氣血兩虛脾胃虛弱而無積滯者慎用,孕婦忌用。
驗方:
(1)治食積腹脹:文朮,五穀糧,臭革根各 10克,山查 15克水煎服用或莪朮,三稜各 6克,青皮 12克,麥門冬 15克水煎服用。
(2)腹痛:文朮,草豆蔻,雞香藤各 12克,砂仁 8克水煎服用。或山薑黃,苦玄參各 20克,白頸翁,檳榔各 12克,仙楂各 15克水煎服用。
(3)治肝脾腫大:山薑黃,三稜 8克,鱉甲,枳實,丹參,白朮各 15克,桃仁,紅花各 10克水煎服用。
(4)血瘀經閉:莪朮,三稜,馬鞭草,香附子各 12克水煎服用,或莪朮,卷柏,三稜,龜板,鱉甲,枳實,牡丹皮各 10克水煎服用。
(5)胸肋脹痛:莪朮,川七,香附子各 12克水煎服用。
(6)早期子頸癌:以莪朮注射液 10~ 35cc,在灶巨部每日注射,並配合口服水煎,莪朮,三稜(均用醋製後使用)各 15克水煎服用。
(7)跌打損傷:山薑黃、沙薑、赤芍、威靈仙各 30克,水煎服用。

本文轉載自2009/11/26"中華日報醫藥網"

2009年11月27日 星期五

石奇蛇(清熱解毒,祛風除濕)

■立言
別名:石蠶、草石蠶,石伸筋,陰石厥,白毛蛇,圓蓋陰石厥。
石蠶是多年生附生著本。根莖橫走,密被白棕色或淺灰白色之毛狀鱗片,葉柄長 6~ 8cm,基部有節間,葉片單數及複數羽狀複葉分裂,下方羽大較大,三角狀披針形,各圓小羽葉以下方之下側較大,第二對以上較小,長披什形或長形,鈍頭,末回裂片一般有長短不等的 2個鈍遲齒鋸,每齒鋸有分脈 1條,其有孢子囊辟著生在葉緣之處,囊辟蓋似圓形,孢子期在 4~ 12月之間。
採集:整年可以採收,除去葉與鬚根,得鮮用或晒乾備用。
成分:石蠶全草含有黃酮 ?,酚類,有機酸,氨基酸糖類等等。
用途:性能:味甘淡,性涼或微寒,有清熱解毒,鎮咳止痛,祛風除濕之效。主治:風濕痺痛,濕熱黃疸,咳嗽,哮喘,肺癰,乳癰,牙痛,白喉,淋病,帶下,蛇咬傷,腰肌勞損等症,用量 10~ 20克。凡因虛勞引起癰瘓者與臟寒者忌用。
驗方:
(1)治腰肌勞傷:石蠶根莖 100克水煎服用。
(2)治關節酸痛:草石蠶,絡石藤,赤茯苓各 15錢,射干 10克,紫菀 12克,木通,桔梗 6克水煎服用。
(3)治風濕痺痛:石奇蛇,雞血藤,當歸,楓香寄生,海風藤,豆豉薑,各 15克,牛膝 10克水煎服用。
(4)治肺癰:鮮陰石蕨根莖 30克水煎,調冰糖服用。
(5)治牙痛:鮮石伸筋根莖 20克水煎去渣,同雞蛋一粒煮服用。
(6)治婦女白帶下:石奇蛇,黃柏各 8克,車前單子 10克(布包)白果 12克(打),芡實,淮山 15克,水煎服用。
(7)治咳嗽、哮喘:石奇蛇,厚朴各 10克,五味子,淡乾薑,細辛,茯苓各 15克,杏仁 12克,甘草 3克水煎服用。
(8)治淋病:陰石厥根莖,三點金草,車前草,白茅根,牽牛花藤各 15克,水煎服用。
 
本文轉載自2009/11/25"中華日報醫藥網"

柿子(健脾潤肺,消炎止渴)

■立德 
又叫:柿蒂、紅柿、紅柿、柿、柿果,水柿
採收加工:
1.水柿鮮果在成熟採下,泡在石灰水中數日,取出晾乾表面水分,便可削除外皮即可食用或其他利用。
2.趁外皮開始變黃時採收,削去外皮,放在陽光下晒,並壓它成為扁平餅狀,再晒至表面起「白霜」,就叫柿餅。
3.收集果蒂晒乾,便是中藥柿蒂。
4.由柿餅上收集表面的白霜則是中藥柿霜。
成分:果實含有糖類,玉蜀黍黃素,無色花青素,瓜氨酸,異柿酸,雙異柿酸,番茄烴,胡蘿蔔烴,甘露酸,果膠,鞣質及碘。柿蒂含有三萜成分為熊果酸,白樟酸,齋墩果酸,葡萄糖,果糖,β -甾酸,丁香酸,香草酸,三葉豆 ?等,葡萄糖果糖。
藥理分析:
(1)葉有止血降血壓功用。
(2)有止血解熱作用。
(3)柿霜有輕瀉作用。
(4)對金黃色,白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卡他球菌,大腸桿菌及流感菌有抑制功用。
處方:
(1)治胸滿呃逆不止:柿蒂 10克,生薑 3克水煎服用或柿蒂 3克,炒香研末粉,調米酒一次服完。
(2)治胃熱、胃痛:鮮果 1粒,去皮生食,每天二次。
(3)慢性腸炎、泄瀉:柿餅 2塊,糯米 60克,陳皮 3克,共煮粥食用,連吃二、三天。
(4)小兒腹瀉:柿餅一塊,大米少許,加水共研成糊狀,煮熟餵服,每天三次,連服三天。
(5)痔瘡出血:柿餅 1~ 2塊加水煮爛吃,每天早晚二次。
(6)治高血壓或甲狀腺腫大:半熟鮮果二粒,搗爛取汁,以溫開水沖服,一天一次。
(7)血尿:柿餅 2塊與米煮粥食用。
(8)肺癰引起咳嗽、胸痛:柿餅連蓋 2~ 3塊,加水煮爛食用,早晚各一次。
(9)喉嚨痛:柿餅 9克打碎水煎,慢慢含咽,每天多次。
(10)老年性喘咳:柿餅 2塊,蜜糖 3克,隔水燉爛食用,早晚各一次。
 

本文轉載自2009/11/24"中華日報醫藥網"

本圖轉載自2013/09/20"中華日報醫藥網"



本圖轉載自2014/10/10"中華日報醫藥網"

2009年11月24日 星期二

酸模 (清熱利尿 ,涼血止血 )

文圖/胡德欽
別名:酸母,山大黃,酸湯菜。
形態:蓼科多年生草本,單葉互生,葉片卵形,長圓形。先端鈍或尖,全緣,莖直立,中空,花單性,雌雄異株,花序頂生,瘦果圓形,具三稜,黑色。
性味:味酸,苦,性寒。
功效:
一、葉:清熱通便,解毒殺蟲,涼血止血,治便秘,吐血,外敷濕疹,火傷。
二、根:清熱利尿,通便殺蟲,治便血,目赤,淋濁,小便不通。
 
用法:
一、鮮酸模根適量,搗爛擦患處,治疥瘡。
二、酸模莖葉適量,加紅糖少許,搗爛調醋塗患處。
三、酸模全草、枳殼各三錢,芒硝四錢,水煎服,治慢性便秘。
四、酸模根 6公分,小薊,地榆炭各 15公分,炒黃芩 12公分,水煎服,治吐血,便血。
五、酸模根三至四錢,水煎服,治小便不通<尿道發炎>。
六、酸模鮮根二兩,米酒一斤,浸至酒呈紅色,每次服一小杯,治扭傷。
七、酸模全草,椿根,白皮各 75公分,桉葉,冬青葉各 40公分,共為細末,油調塗患處,治燙火傷,皮膚濕疹。

本文轉載自2009/11/23"中華日報醫藥網"

鼻息肉中醫治療

辛夷、蒼耳子、川芎、路路通、白芷、魚腥草為常用治療鼻息肉中藥。
/陳俊銘
 「醫師,我兒子晚上鼻子不通,用嘴巴呼吸,怎麼辦?」仔細一看,鼻腔內塞滿了鼻息肉,難怪鼻子不通。門診常有媽媽帶著小朋友因鼻塞前來求診,其中鼻息肉的比例很高。
 鼻息肉本身並不是單一疾病實體,它是一個多因素疾病,且經常與氣喘及其他許多呼吸道疾病,如囊性纖維化,原發性纖毛運動不良症及阿斯匹林敏感症等有相關性。
 許多假設被提出可能與鼻息肉生成的機轉有關,包括慢性感染,阿斯匹靈不耐症,空氣力學的改變並留滯污染物,上皮缺損,上皮細胞缺陷,吸入性或食物性過敏及 Na離子吸收改變。遺傳因子同樣地也被認為是造成鼻息肉的重要原因,特別像是在囊性纖維化及纖毛運動不良症當中。而這樣的關聯性,在嗜伊紅性球性息肉症中也一樣受到關注。局部,黏膜性及環境因素再加上基因先決,是造就鼻息肉生成的重要機轉。不論是任何病因所引起的鼻息肉症,慢性持續性的發炎反應,無疑是一個重大因子。
 鼻息肉是贅生于鼻腔或鼻竇粘膜上突起的腫塊。好發於鼻腔的外側壁及鼻頂部,並非真性腫痛,往往是變態反應和鼻竇慢性發炎引起的鼻粘膜水腫的結果。可分為三型: (1)過敏性鼻息肉 (2)炎性鼻息肉 (3)鼻后孔鼻息肉。鼻息肉常造成鼻塞,呼吸不通暢,嗅覺障礙,頭痛。說話時鼻音過重等症狀。
 臨床中醫證治如下:
  (一 )肺經濕熱症:鼻流黃涕、鼻塞嗅喊、頭昏痛、息肉淡紅、鼻粘膜色紅增厚,舌尖紅苔黃膩、脈實。治宜清宣肺熱,熱濕散結,方用辛夷清肺飲和減路路通,魚腥草等。
  (二 )痰濕結滯症:流梯自粘或稀日,量多,鼻塞不減,嗅覺減退,頭重昏悶,胸悶痰多。息肉色白如脂或如石榴子狀,光滑水亮,脈緩滑,舌淡苔白膩,治宜燥濕化痰,散結消息,方用二陳湯合通竅活血湯、散腫潰堅湯加減蒼耳子、順芎、白芷。
  (三 )肺脾氣虛症:流涕清稀或稀白,鼻肉淡白或蒼白,或術后反復再發,伴倦台乏力,易感冒,舌淡苔白,脈緩弱,治宜補肺益脾,化濕散結,方以補中益氣湯合秋砂六君子湯加減赤芍,牡犡,浙貝母、玄參、夏枯草、川七等。
 註: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嘉南藥理科技大學講師

本文轉載自2009/11/23"中華日報醫藥網"

蛇床子(袪寒補腎,強陽益陰)

▓立德 
生態:蛇床子分布在北半球濕帶地區,係自生山野的二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高 35~ 75cm,分枝分多,全株密生粗毛。葉是互生,細裂成二回羽狀,裂片便是羽狀中裂,邊緣有鋸齒。 4~ 8月左右,在枝子前端長複傘花序,開多數白色小花,果實小的卵形,密生小刺,該種植物大多長在樹蔭下。果實易使人連想起虱子。牠近似種有大濱芹,但花序較稀疏,花瓣也少,且色紅。因自生在小野,採集容易,野生為多。
性味與功用:蛇床子味辛帶苦,性溫,具有強陽益陰。去寒補腎,燥濕去風等功效。
主治:陰痿囊濕,女子陰痛陰癢,腰酸背痛,帶下,脫肛,喉痺齒痛,濕癬惡瘡,止皮膚騷癢,濕疹,癢瘡,皮癬,陰道滴蟲,陽痿,腎虛等症。
方例:
(1)治皮膚搔癢:蛇床子 30克,輕粉 10克,研為細末,油調或凡士林調膏外擦或蛇床子油膏外擦。
(2)治婦人陰部腫脹:以蛇床子 10克,明礬三克,加水 150cc的水煎待冷卻洗患處。
(3)治腎虛陽痿者:蛇床子、巴戟矢,淫羊藿,菟絲子各 30克水煎服用。
(4)強壯身體:蛇床子、五味子,菟絲子各適量研為粉末混合,加上蜂蜜,估成大豆大的藥丸,每日服三次(早、中、晚)各 6粒。
(5)陽萎早泄:蛇床子 6克,人參 8克(另炖),巴戟天,枸杞子各 10克,肉縱蓉 15克水煎服用。
(6)陰囊濕疹:蛇床子 30克,倒吊鈴 100克水煎洗患部。
(7)腰酸背痛:蛇床子,女貞子,墨罕蓮,桑椹等量研末粉,每次服 10克。
(8)滴蟲性陰道炎:蛇床子 10克,苦參 60克,水楊梅枚葉 30克,水煎洗患處。
(9)濕疹搔養:蛇床子 10克,紅菎麻葉,適量搗爛,水煎濃湯洗患部。
 

本文轉載自2009/11/22"中華日報醫藥網"

鹽水浴治痱子

王鼎源 
 痱子是由於在炎熱而潮濕的季節裡,溫度高,濕度大,汗液不能及時排出或蒸發,致使汗腺孔角質層被汗液浸漬,汗液滲入周圍組織引起刺淚反應,從而形成痱子。
 另外,由於天氣炎熱,環境潮濕,有人喜歡洗冷水澡及冷毛巾敷頭額部及頸部,由於冷刺激致使汗腺口突然收縮。汗液來不及排出,或排出的汗液未能及時蒸發,也是一個重要的誘發因素,還有人認為汗腺孔的閉塞與葡萄球菌感染有關,此種感染與熱和濕的環境也有關聯。
 痱子的形成,開始為小片紅斑,繼而發生密集丘疹皰疹,如針頭大小。往往成批發生,一批消退,一批再發。自覺有瘙癢或刺痛,灼熱感,尤其是在勞動後或受太陽直接照射時加劇。好發於頸部,胸背部,股內側,乳房下手背,肘窩及膕窩等處,氣候涼爽時,在數日內可痊癒,癒後不留痕跡。
 要防治痱子的發生,首先應加強室內通風散熱措施,使周圍環境不過於潮濕,溫度不宜過高,以減少出汗和利於排汗,衣服宜穿寬大棉布內衣,便於汗液蒸發,及時更換汗液浸濕的衣服。保持皮膚清潔,應用溫熱水或鹼性嬰兒皂洗澡,擦乾後,撲上爽身粉或痱子粉。有些家長怕孩子著涼,常給孩子穿過多的衣服,孩子熱了會哭,一哭就會出汗,這樣易使痱子發生,一旦有了痱子,應避免搔抓,防止繼發感染。
 治療痱子最好的方式是用自然鹽洗澡。洗澡時先用熱水濕潤全身,然後在易長痱子的背部,手臂塗抹自然鹽,輕輕按摩,大約三十秒後再用溫水沖洗汗液及殘留在皮膚上的鹽粒。注意別讓鹽粒長久停留在皮膚上,以免產生刺痛。最後以沖冷水來收縮毛細孔,冷卻肌膚。也可以選擇「鹽水浴」的方式,在浴缸中加入熱水及自然鹽,然後在浴缸中洗個舒服的鹽水浴,浸泡五、六分鐘後,皮膚會因血液循環而呈現健康紅潤的色澤。
 以自然鹽洗澡,不只是洗去痱子,還還洗出健康,重現光滑彈性的肌膚。
 

本文轉載自2009/11/22"中華日報醫藥網"

豐田昭子 李秋涼 獲熱愛生命獎

中央社/台北 21日電
 日本 96公分天使豐田昭子、戰勝 7種癌症的抗癌達人李秋涼,今天獲周大觀文教基金會頒發「全球熱愛生命獎章」,她們都曾面對難以承受的逆境,卻都選擇微笑面對。
 豐田昭子患有遺傳性類風溼性關節炎,上下肢體嚴重萎縮,身高只有 96公分,從上小學開始,就被同學欺負,常被同學推倒,甚至跌落到路邊水池;還遭遇過計程車拒載,搭公車沒有人伸援手。
 豐田昭子的父親則嚴厲教導她要有獨立的心志,不能輕言放棄。她也認為,「哭也 1天,笑也是 1天」,即使面對逆境也要心存感激。
 取得駕照是豐田昭子生命最大挑戰之一,不但官方單位、民間駕訓班,甚至親朋好友都不看好,第 1次體檢也遭否定,但豐田昭子不放棄,考了 19次,終於取得駕駛執照。現在她能開著改裝車到處跑。
 豐田昭子不但突破身體殘缺極限,更突破心靈狹隘,從此邁向人生寬廣道路。
 豐田昭子說,無論是欺負她的同學、拒載她的司機、不肯伸援手的路人,她都心存感謝,她覺得在她人生中,這些人其實是化裝的祝福,值得感謝。
 今年 72歲的李秋涼是護士出身,曾是藥局老闆娘, 26年前罹患膀胱癌,瀕臨末期,且蔓延到淋巴與骨盆腔,前後接受 2次大手術,切除子宮、卵巢、輸卵管、盲腸及膀胱,並以 70公分小腸做人工膀胱, 26年來, 1萬多個日子,都是在半夢半醒間度過。
 即使面對 7種癌症,李秋涼非但沒有自怨自艾,反而積極學習栽種蔬果及農作物,並發願做公益事業,到政府機構、民間社團與公司,推廣生機飲食,幫助其他癌病患。
 李秋涼每天都必需掛著尿袋睡覺,推廣生機飲食工作雖勞累,但李秋涼逢人就說「寧願做死,不願病死」。
 
本文轉載自2009/11/22"中華日報醫藥網"

縮砂(開胃去濕,溫脾止瀉)

■立功
又稱:縮砂蔤,陽春砂仁,砂仁
來源:本品係薑科植物,縮砂屬的成熟種子可供藥用
採收:秋天採摘;晒乾或低濕焙乾,使用時搗爛。
成分及藥理:精油 15~ 3%,陽春砂,伊豆縮砂,月桃A,草豆蔻A等,縮砂有芳香性健胃作用及精油有皮膚刺激作用。
藥材品質鑑定:以個大,粒餡,氣味濃厚為佳,灰分 9%以下,酸不溶性灰分 3%以下,精油含量 0.6m 1/ 30克以上。
性能與功能、味辛,性溫,入脾,胃,腎三經,具有開胃去濕,溫脾止瀉,行氣安胎,可治胃腹脹痛,脾胃虛寒,嘔吐泄瀉,妊娠胃虛氣逆,嘔吐不食,食慾不振,腹痛泄瀉食積不消,脾氣不行,全身和陰囊腫瘤,牙痛,安胎等症用量 3~ 10克,凡陰虛有熱者忌用。
驗方:
(1)妊娠胃虛氣逆,嘔吐食不下:縮砂研細末,每次服用 8克,入生姜自然汁少量滾湯點服用。
(2)胃腹脹痛,食積不消;縮砂,枳實各 8克,白朮,木香各 3克水煎服用。
(3)脾氣不良,全身和陰囊腫痛:砂仁 6克,大腹皮 15克,土狗(螻蛅) 3隻(炒)水煎服用。
(4)治牙痛:砂仁,兩面刺各 8克,水煎服用。
(5動胎不安:砂仁 5克,桑可生 20克,鹿膠 30克,三七粉(另包沖服),水煎服用。
(6)脾虛食慾不振:縮砂朮香,陳皮,甘草各 3克,黨參,白朮,茯苓,製半夏各 6克水煎服用。
 
本文轉載自2009/11/21"中華日報醫藥網"

麻疹之中醫治療(上)(下)

(上)
◎文╱陳治諶
一、定義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臨床特徵為發熱、咳嗽、流涕、眼結膜炎、全身斑丘疹和早期口腔出現麻疹粘膜斑等。自麻疹疫苗廣泛應用以來,發病率已明顯下降。
二、發病情況
1. 季節:一年四季都可發病,多流行於冬春季節。
2. 年齡:好發於兒童,多見於6個月以上,5歲以下小兒。
3. 潛伏期末及發疹後5天有傳染性,通過咳嗽、噴嚏、說話時飛沫直接傳播,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
4. 患兒出疹後可由於機體抵抗力下降,而發生多種併發症,其中最常見的有肺炎及喉炎,嚴重時可併發心力衰竭和腦膜炎,是導致麻疹患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中醫病因病機
1. 病因:麻毒時邪(麻疹病毒)。
2. 病位:主要在肺脾,嚴重者常累及心、肝。
3. 主要病機:麻毒時邪由口鼻而入,首犯肺衛,致肺氣失宣,衛陽鬱遏,故早期表現類似感冒,證見發熱、咳嗽、流涕、目赤畏光等,此為疹前期。肺主皮毛,脾主肌肉,若麻毒入裡,內犯肺脾,氣分熱盛,正氣驅邪外出,則高熱、煩躁、咳重、疹隨汗出,此為出疹期。疹透之後,邪隨疹泄,熱去陰傷,故見皮膚脫屑、乾咳少痰、口渴舌紅等,此為恢復期。麻為陽毒,以外透為順,內傳為逆。若素體虧虛,或麻毒熾盛,正氣無力托毒外達,或護理不當,猝受風寒,疹出不透,或失治誤治等,均可使麻毒內陷,形成逆證,其中以麻毒閉肺最為多見。順證:邪鬱肺脾,外泄肌表 。逆證:麻毒攻喉、麻毒閉肺、毒陷心肝。
四、臨床表現(一)典型麻疹
1. 潛伏期:6~18天,一般為10~12天。在潛伏期內可能有輕度體溫上升的現象。
2. 前驅期:約3~5天。主要表現為上呼吸道感染症狀:發熱、咳嗽、流涕、噴嚏、兩眼充血、畏光流淚,伴全身不適、精神不振、食欲減退等。發病後2~3天可在第一臼齒對面二側頰粘膜上出現麻疹粘膜斑(Koplik氏斑 ),此斑為針尖大小的小白點,周圍有紅暈,迅速波及整個頰粘膜、唇內及齒齦等處,有早期診斷價值。
3. 出疹期:持續約3~5天。多在發熱後3~4天出現皮疹,體溫可突然升高至40~40. 5℃。皮疹始見於耳後髮際,迅速延及前額、面部、頸部,由上而下蔓延到軀幹和四肢,最後見於手足心而出齊。皮疹開始為稀疏不規則的紅色斑丘疹,以後呈鮮紅色再轉為暗紅色,疹間有正常皮膚。出疹同時,發熱及全身症狀加重。此期肺部有濕性囉音,X線檢查可見肺紋理增多,全身淺表淋巴結腫大。
4. 恢復期:出疹3~4天後,皮疹開始按出疹順序消退,疹色轉為棕褐色,體溫逐漸下降至正常,食欲、精神等症狀隨之明顯好轉,整個病程約10~14天。疹退後有棕褐色色素沉著及糠麩樣脫屑,約2~3周後消失。
(二)非典型麻疹
1. 輕型麻疹:多見於對麻疹病毒有部分免疫力者,潛伏期較長,前驅期短,發熱較低,症狀較輕,麻疹粘膜斑可有可無,皮疹稀疏色淡,疹退後可無色素沉著和脫屑,無併發症,病程約1周。
2. 重型麻疹:此型病死率高。多見於營養不良、體弱、原有其他疾病或繼發細菌感染者。起病急,高熱,全身中毒症狀嚴重,有肺炎、心血管功能不全等併發症。皮疹密集融合,呈暗紅色或出血性,伴內臟出血,稱出血性麻疹,又稱黑麻疹。
(待續)(本文作者為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藥劑部中藥組藥師)

本文轉載自 "藥師周刊第1647期" 98 / 11.09~11~15


(下)
◎文╱陳治諶
五、證治分類 治療原則:以辛涼透疹、清熱解毒為基本法則。
(一)順證
1. 邪犯肺衛-證候:發熱惡風,鼻塞流涕,噴嚏咳嗽,目赤多淚,畏光羞明,倦怠思睡,胃納欠佳,小便短黃,或大便稀溏,發熱第2~3天在口腔頰部近臼齒處出現麻疹粘膜斑,舌苔薄白或微黃,脈浮數。
治法:辛涼透表,清宣肺衛。
主方:宣毒發表湯加減。
2. 邪入肺脾 -證候:高熱持續,起伏如潮,疹隨熱出,依序而現,疹點細小,由疏轉密,由紅轉暗,稍覺凸起,觸之礙手,並伴口渴引飲,目赤多眵,咳嗽加劇,煩躁或嗜睡等症,舌紅苔黃,脈洪數。
治法:清涼解毒,透疹達邪。
主方:清解透表湯加減。
3. 陰津耗傷-證候:疹點出齊後,發熱漸退,咳嗽漸減,胃納增加,精神好轉,疹點依次漸回,皮膚呈糠麩狀脫屑,並留有色素沉著,舌紅少津,苔薄,脈細數。
治法:養陰益氣,清解餘邪。
主方:沙參麥冬湯加減。
(二)逆證
1. 麻毒閉肺-證候:疹點不多,或疹點早回,或疹點密集,高熱持續,咳嗽氣促,鼻煽痰壅,口唇紫紺,煩躁口渴,舌紅苔黃,脈滑數。
治法:宣肺開閉,清熱解毒。
主方:麻杏石甘湯加減。
2. 麻毒攻喉-證候:咽喉腫痛,吞咽不利,聲音嘶啞,咳如犬吠,甚則吸氣困難,胸高脅陷,口唇紫紺,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熱解毒,利咽消腫。
主方:清咽下痰湯加減。
3. 毒陷心肝-證候:高熱不退,煩躁譫語,疹點稠密,疹色紫黯,甚或神昏抽搐,舌質紅絳,苔黃起刺,脈數有力。
治法:平肝熄風,清營解毒。
主方:羚角鉤藤湯加減。
六、藥物外治
1. 蘇葉、浮萍各15g,西河柳30g,加水煮沸,用毛巾蘸藥液擦洗周身,有透疹、降溫作用。注意避免受涼。用於初熱期或見形期。
2. 蔥白30g,或芫荽50g,煎湯趁熱熏洗頭面,有透疹作用。用於初熱期或見形期。
七、預防
1. 易感兒童應按計劃接種麻疹減毒活疫苗。
2. 麻疹流行期間,易感兒童儘量不去公共場所或小兒比較集中的地方。
3. 易感兒童一旦與麻疹患兒接觸,應立即隔離,需觀察21天。
八、護理
1. 臥室空氣要流通,但應避免直接吹風。室內保持一定濕度、溫度,避免過熱或受涼。出疹期患兒避免強光刺眼。
2. 患兒衣著冷暖適宜,保持口腔、眼、鼻清潔。
3. 注意補充水分,飲食富有營養而易於消化。發熱期不宜食油膩和有刺激性的食物。恢復期可給甘蔗、荸薺、鮮蘆根煎水代茶以養陰生津。(全文完)
(本文作者為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藥劑部中藥組藥師)

本文轉載自 "藥師周刊第1648期" 98 / 11.16~11~22

2009年11月23日 星期一

2009年11月22日 星期日

銀杏(平喘潤肺,止痛活血)

■正義 
又稱:白果,公孫樹,佛指果,佛指柑,靈眼,鴨腳子 來源:本品係銀杏科植物,銀杏屬好種仁,葉,樹皮可入藥用。 
藥理分析:
(1)降低血清膽固醇作用。
(2)對結核桿菌有抑制功用及葉水煎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腸桿菌),綠膿桿菌抑制作用。
(3)手滑肌痙攣作用。
(4)性能:銀杏味甘帶苦且澀,性溫,有 (1)毒,故應慎用,入肺、腎二經。具有潤肺平喘,澀清止滯,止痛活血等功效用於哮喘,冠心病,白帶,白濁,淋病,遺精,夢精,小便次數頻繁、痰咳、腫瘤、心絞痛、血清膽固醇過高,下部疳蔭,牛皮癬,高血壓等症。 
驗方:
(1)治哮喘:銀杏 5個,去殼,用量 5~ 15克,搗爛,開水沖泡,清晨空腹服用或白果 15克(去殼打碎炒黃),麻黃 6克,款冬花 10克,桑白皮,蘇子各 12克,黃芩,杏仁各 8克,半夏,甘草各 6克水煎服用,分二次服用。
(2)治血液膽固醇過高症:白果葉 12克水煎服或白果葉 10克,川芎,紅花各 20克。
(3)治心絞痛:白果汁,炙何首烏,鉤藤各 15克水煎服用或銀杏葉 15克水煎服用或加川芎 ,紅藍花各 15克,製成糖衣片 ,分一日三次(早、中、晚)服用。治熱性白帶:銀杏種仁 12粒搗爛加滑石粉 15克,甘草粉 4克,木耳 30克,用木耳煎水沖服煎 3味藥方式白果根 8克,蓮肉、芡實、山藥各 20克水煎服用。
(4)治遺精、夢精:銀杏種仁 5粒,用米酒煮熟食用,連 5~ 6天食用。
(5)治下部疳瘡,銀杏生果適量搗爛塗敷患處。
(6)腫瘤:白果樹皮,焦蓮蓬,老南瓜蒂 10克水煎服用。

本文轉載自2009/11/20"中華日報醫藥網"

白果 益膚養顏又滋補
■王郭丹鳳
 銀杏的可食部分是白果。白果不是果實,是銀杏的種子。銀杏的果實呈倒形或橢圓形,表面赭黃色,果實為漿質,不甜不酸不苦澀,但奇臭難聞,有毒,其果汁濺到皮膚會引起難受的搔癢。而白果形似小杏,果殼與果肉都潔白如玉。應將兩者區分開來。
 白果不宜生吃,應熟食(炒或煮皆可,多為炒白果)食用白果時,應去掉綠色胚芽,否則易中毒。其原因是,綠色胚芽中含有氫氰酸和果酸等有毒物質。用鹽水烹炒的白果,色香味俱佳,是美麗佳餚,老人和小孩不宜多吃。很多人認為白果性涼,所以吃了燒烤後多會用白果配腐竹煮糖水來清熱,但這樣的搭配其實是浪費了白果的補益作用。因為能發揮清熱作用者並非白果,而是製造腐竹的白豆。白果只要煮熟食用,就能固精、補腎、補氣、止咳及定喘。
 白果除可入菜還能藥用。而且銀杏的種子、根、葉均可入藥。本草綱目記載銀杏其性味甘苦而澀,入肺、腎二經,有定喘止咳,止帶濁,縮小便之功效,又說「生食降痰,熟食益火,溫肺益氣定喘嗽」。即白果具有補養肺氣,定喘止嗽之效,對於肺結核引起的咳嗽,支氣管哮喘或受風邪引起的咳嗽,均有輔助治療的效果。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白果有仰制呼吸中樞的作用,因而可解痙止喘,煨過的白果具有收縮膀胱括約肌的作用,中醫臨床上常用白果來治療女子帶下,男子小便白濁,小便頻數或小兒遺尿等症。
 最新的研究指出,白果葉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防止血液凝集,增進神經細胞代謝功能及防止自由基對細胞膜的傷害,甚至還能改善記憶力,活化腦部功能,預防老年癡呆症。
 白果蛋:生雞蛋一個,生白果仁二顆。將雞蛋一端開一小孔,白果去殼後由蛋殼中塞入雞蛋內,用紙粘住蛋孔,口朝上放碗裏,隔水蒸熟,食白果及蛋。白果蛋具有澀腸止帶,益氣安中的作用。對婦女白帶過多,小兒虛寒腹瀉等症有效。

本文轉載自2010/09/01"中華日報醫藥網"

銀杏 營養豐富 養顏美容
記者戴淑芳/專題報導
 銀杏總給人滋補養生的印象,其實銀杏的果仁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可以通暢血管,預防氣喘、心肌梗塞等疾病,在中國食療中占有非常重要的角色。
 銀杏樹的生命力非常旺盛,不過,如果直接用種子來繁殖銀杏,可是需要 20到 30年的時間才會結果,因此銀杏樹孕育出的銀杏種仁,營養價值非常高。
 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賴怡君表示,銀杏中除了澱粉、蛋白質、脂肪、糖類之外,還富含維生素 C、核黃素、胡蘿蔔素、鈣、磷、鐵、鉀、鎂等微量元素,以及銀杏酸、白果酚、五碳多糖,脂固醇等成分。
 賴怡君表示,除了銀杏果富涵高單位的營養之外,銀杏葉中的黃酮體、氨基酸和氨基酸合成膠原蛋白成份,對人體美容、抑制黑色素生長、保持皮膚光澤與彈性起了不小的作用。
 銀杏在古代被列為皇家貢品,日本人有每天食用銀杏的習慣,西方人的耶誕節則是一定會拿出銀杏來招待客人。就食用方式來看,白果主要有炒食、烤食、煮食、配菜、糕點、蜜餞、罐頭、飲料和酒類。
 不過,賴怡君提醒,如果食用銀杏的用量和食法不當,容易引起中毒,產生頭暈、腹瀉等狀況,不過這是指食用量過大才會發生的情況,為了預防銀杏中毒,煮熟後再食用或是一次不要食用過多,是最根本方法。
 如果要生食,賴怡君建議去殼、膜心後食用,成人每次大約 5~7粒,幼童則是根據年齡體重每次 2~5粒,隔 4小時後就可再服用;若熟食,每次 20~30粒為宜,如果有去殼、去紅軟膜、去胚煮食,即使劑量大一些,也是不會發生中毒的。
 此外,賴怡君也強調,要請民眾注意,銀杏有活血功能,如果有吃抗凝血劑、阿斯匹林的慢性患者,不宜一起食用,易增加出血風險。

本文轉載自2010/11/12"中華日報醫藥網"


溫肺止痰

記者戴淑芳/專題報導
 秋冬季節轉換之際,也是慢性支氣管炎、哮喘、或是肺氣腫等呼吸道疾病容易發作時節,而「銀杏」具有溫和肺部的功效,非常適合患有呼吸道疾病的病患使用。  
 銀杏是一種中國古老的藥材,但並不是整顆植物都可以當做藥,只有種子,也就是俗稱的白果及銀杏葉可以使用。自古以來,銀杏提取物在中醫藥中有著特殊的地位,本草綱目中記載「白果小苦微甘,性溫有小毒,多食令人腹脹」、「熟食溫肺、益氣、定喘嗽、縮小便,止白濁,生食降痰」。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科申一中醫師表示,對氣喘病患來說,銀杏是天然的抗炎劑,能防止因為呼吸道發炎而引起氣喘發作,還可幫助輸送氧氣到全身,氣喘病患由於呼吸減弱,常常不能得到足夠的氧氣,而銀杏能使氧氣更有效地輸送到全身組織,得到充分利用。
 銀杏是秋季的產物,中秋前後正是新鮮銀杏上市的時候,中醫師把銀杏加在藥裡,有「上」、「下」兩個作用,「上」是指有溫肺斂氣、防止咳嗽氣喘的功效;「下」則是指,防止婦女白帶、老人夜尿等。
 申一中表示,因為銀杏含有銀杏醇、銀杏酸和氫化白果亞酸等成分,才能夠化痰止咳、補肺定喘以及通經利尿,因此非常適合患有呼吸道疾病人、婦女及老人使用。
 最後,申一中醫師特別提醒大家, 銀杏果內含有氫氰酸毒素,加熱後毒性就會減若,所以一定要記得煮熟後再食用,而且不能食用過多,假如服用過量,可能會導致中毒而感到胸悶、頭昏腦脹,並且有礙消化,幼童少吃為宜。

本文轉載自2010/11/12"中華日報醫藥網"

銀杏活血 不宜與抗凝血劑併用

《2010/10/22 17:09》

 記者戴淑芳∕專題報導
 秋冬換季嚴防心血管疾病發作,坊間也有不少銀杏產品以預防血栓、降低膽固醇為訴求,醫師表示,銀杏有抗凝血功能,但不宜與抗凝血藥劑併用,以免有出血風險。
 在秋天換季的時候,有心血管疾病、常胸悶、心痛的人,因為氣溫突然冷下來,對於高血壓的病人來說,血壓波動較大,血管容易出現極度收縮導致痙攣,直接影響心臟本身血液的供應,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塞。
 德國的學者從銀杏葉萃取菁華分析其成份,發現銀杏葉中的黃酮體、雙黃酮體、銀杏內酯類化合物等成份,有活化血小板功能,使血液不會凝結成塊,同時能使血管擴張,促進動脈與靜脈的血液循環,因此能預防心血管疾病、腦血栓與中風,黃酮能還能降低膽固醇。
 在氣溫極度不穩定的情況之下,心血管病人除了持續服用控制血壓的藥物、定期檢查心電圖和血壓,及時調整治療方案之外,書田診所陳永綺醫師表示,銀杏葉中的成分能活化血液使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因此能用來預防心血管疾病。
 不過,陳永綺醫師表示,許多病患常常會拿著自行購買的銀杏產品,至門診詢問:「是不是真有效果?」但是這些「食品級」的銀杏產品,跟醫療院所開立的「藥品級」銀杏葉製劑,在成分與治療效果上,可以說有很大的差別。
 陳永綺醫師指出,銀杏葉製劑具有抗血小板作用,若併用其他作用類似的藥物時,要非常謹慎,尤其是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中風後的患者,千萬不可自作聰明,最好與醫師討論後再選購服用,而原本就已經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更不可「呷好道相報」,誤服來路不明的藥物。

本文轉載自2010/11/12"中華日報醫藥網"

銀杏葉萃取物 有擴張血管作用

《2010/10/26 17:53》

 記者關嘉慶/專題報導
 銀杏葉萃取物可使末梢血管擴張,衛生署有核准銀杏葉萃取物處方藥與指示用藥;不過,由於銀杏葉萃取物的功效都只是一些小型的研究,再加上又會和原本就使用的通血管藥物有加乘作用,以致於許多醫師都不建議使用銀杏葉萃取物。
 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新陳代謝科主任葉啟昌表示,銀杏葉萃取物主要功能,是可使末梢血管擴張,但是並沒有針對某一種疾病有確定的功能,並不是針對糖尿病或高血壓等疾病來治療;所以,在臨床上很少使用此藥,也因此而沒有建議病人使用此藥。
 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王毓禎也指出,銀杏葉萃取物具有擴張血管作用,但也會有增加血管出血機會,尤其是有在使用抗凝血劑的病人,或是有腦中風病人在吃通血管藥物如阿斯匹靈、利血達、保栓通等藥物者,就不得使用銀杏葉萃取物。
 王毓禎醫師強調,銀杏葉萃取物的療效是有一些小型的研究,顯示可保健血管以及預防腦力退化,但在 3高病人的實際治療效果卻證據不足,沒有明顯證據可降低風險;因此,並不建議以此藥來治病,但是,如果要將銀杏葉萃取物做為保健食品,則並不反對。

本文轉載自2010/11/14"中華日報醫藥網"

白果入菜 不可多吃

《2010/10/26 17:52》

 記者關嘉慶/專題報導
 銀杏可分為銀杏葉與銀杏果二種不同部位的使用,在中醫,通常都是以銀杏的果仁來使用,並稱之為白果,甚至於在藥膳食療裡,也常可見到白果的蹤影;不過,中醫師提醒,白果不可吃多,以免中毒。
 美食家經常會在藥膳食療裡,放些銀杏的果仁,且將銀杏果稱之為白果,蒸蛋裡放了白果,身價即看漲,白果炒青蔬更是素食者常愛吃的一道美食,白果排骨蓮葉飯也使此道菜增色不少;但是,中醫師林文彬指出,白果不可多吃,因為白果有毒。
 林文彬中醫師表示,白果吃多了會有煩燥、反胃、惡心等副作用,甚至會中毒,就有狗狗曾經吃多了白果而死掉;所以,想要以白果做食療,最好仍是以中醫師處方後再吃。
 坊間的南北貨商店就可買到白果,但是以生品乾貨居多,也有是以罐頭方式販賣,長庚醫院營養師曹雅姿也強調,白果不可多吃,以免中毒;她並指出,生品乾貨的白果必須要將蒂頭處的黑頭先行拔除,因為此黑頭若不拔除,在烹調時會有苦味,至於想要方便的以白果做藥膳料理,也可以買已經處理好的白果罐頭,已經處理好的罐頭就不會有苦味。
 林文彬醫師並指出,中醫處方中是有以白果入藥,可研磨成粉或是直接以白果入藥,因為白果有止咳、治喘的功效,例如定嗽散中就有白果,通常都只有 2錢或 3錢,不會放多;至於銀杏葉雖然有擴張末梢血管的效果,或是使腦細胞細小血管擴張,對血管阻塞性疾病有功效,但不一定能預防中風。


本文轉載自2010/11/14"中華日報醫藥網"




分藥品級與食品級

《2010/10/26 17:53》

 記者關嘉慶/專題報導
 到藥局去買銀杏葉萃取物,可看到有藥品級與食品級之分;藥師表示,銀杏葉萃取物也有處方用藥,但也有加了納豆、紅麴等成分的複方食品!
 柯明道藥師指出,藥品級的銀杏葉萃取物,有大醫院在用,是一種處方藥,正統有打針與吃的藥品,但也有超商大賣場、網路或第四台都有在賣銀杏葉萃取物,且多有加乘添加了納豆或是紅麴等成分的複方食品級的銀杏葉萃取物。
 柯明道藥師表示,目前可在藥局中看到食品級與藥品級的有三大用藥,其一就是銀杏葉萃取物,其二就是肝病用藥 slymarin,其三就是退化性關節炎的葡萄糖胺成分;由於銀杏葉萃取物不如抗生素或是高血壓甪藥來得那麼嚴重,因此,藥品級的銀杏葉萃取物,在藥局中仍然能直接就可買得到。
 北市聯合醫院林森院區中醫師吳建東則指出,銀杏果就是白果,有止咳、化痰、鎮喘的作用,但不可服用太多,否則反而會影響氣管,致使氣管會有無力的副作用;至於銀杏葉可以有擴張末梢血管的作用,而目前也有科學中藥可供心血管病人使用。
 柯明道藥師表示,由於有研究顯示,銀杏葉萃取物有預防中風及預防老人癡呆,因而有不少人會從美國帶回來給家中長輩服用,但是,一顆藥錠,有多少效果,如果加多種成分,是否有效,以及副作用就不清楚。
 柯明道藥師並強調,藥品千萬不可亂吃一通,甚至於吃多了劑量,就很危險;尤其是當有手術,或是牙科拔牙時,因為銀杏葉萃取物有擴張血管的作用,這時就有出血不止的危險,要特別注意!

本文轉載自2010/11/14"中華日報醫藥網"

濕疹患者要忌口

■王中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發病原因雖然很複雜,但主要決定於兩方面的因素,即病者的過敏性體質和致敏性因子。 
中醫認為各種因素所造成的內濕是濕疹發病的基礎,其中大部份致病因素往往是由於飲食失宜,濕後內生。例如,多食魚腥蝦蟹,膏梁厚味,甘辛發物而濕蘊鬱;多吃生冷水果,損傷脾胃而水濕內生。因此,濕疹患者首先要注意飲食忌口,避免吃過敏和刺激性強的食物。否則即使診斷,用藥都是正確的、合理的,也會被某些食物抵消了藥物的效能,療效也不理想,甚至促使病情的再發或加重。 
那麼,要怎麼樣忌口呢?首先應應可能尋找到發病的原因,尤甚需對飲食嗜好,生活習慣等進行認真、仔細的分析,以除去可能的致病因素。據臨床觀察,不少病人是由於吃了動物脂肪、蛋白質之類的食物,如雞、鴨、鵝、羊等,引起痰濕內生,濕邪熱毒而致病。有的過食魚腥、蝦蟹或進食其它刺激性強的食物,如酒、蔥、薑、大蒜、醋、辣椒等所謂「發物」後,病情往往加重或愈後復發。有些人則是食用如濃茶、咖啡、可可、巧克力、薄荷等,或是過熱的飲食也能促使本病的復發。因此,濕疹患者在飲食中應注意觀察,如發現有使症狀加重或愈後復發和致過敏性食物應避免食用。

本文轉載自2009/11/20"中華日報醫藥網"

清熱解毒 治療乳癰

記者陳金旺/台中報導 
婦女產後乳房變得紅腫熱痛,台中榮總中醫科醫師蔡真真認為這是產後因乳汁蓄積而發病現象,讓鬱積的乳汁排出是治療乳癰的重要方法。初期處理重點是清熱解毒,但是不宜過量使用寒涼清熱之品,如黃連、黃柏等,否則會使母奶變少,緩解期處理重點是寬胸理氣散結,必須將乳房腫塊消除,以防復發。 
蔡真真醫師指出,因乳房屬足陽明胃經,乳頭屬足厥陰肝經,主疏瀉,能調節乳汁分泌。因此若胃熱壅滯,與肝氣不舒,以致經絡熱鬱阻塞,氣血瘀滯而成乳癰,其穴位治療可用足陽明胃經合穴足三里,配合合谷穴以清洩胃熱;取足厥陰肝經穴行間或太衝配合手厥陰之內關穴以疏肝清熱;取少澤穴點刺放血等諸穴合用,可有通乳降氣散結功效,若病患出現乳汁排出不暢,可用穴道按摩約三分鐘;但是不可饑餓或飯後飽脹時按摩,可以每回二至個穴道使用。 
中藥內服藥物方面,必需分別肝鬱胃熱、或感染外邪(乳頭皮膚受損而細菌感染)或斷乳不當等,不同的原因,有不同的藥物種類與劑量差異,可用柴胡、青皮等舒肝理氣,金銀花、蒲公英等清熱解毒,瓜簍實寬胸化痰散結,皂角與路路通等通乳,尤其是蒲公英,因其性寒,味甘苦,苦可瀉火降氣,甘以解毒,寒能清熱兼消滯氣,是清熱解毒、消癰散結的良藥,主治內外熱毒瘡癰諸症,既能通經下乳,又是治療乳廱的佳品。 
中藥外用方面,在初期出現乳房紅腫劇痛且無傷口者,可以消炎膏(用如意金黃散加蜂蜜調成(天花粉、黃柏、大黃、姜黃、白芷、厚朴、陳皮、甘草、蒼朮、南星),一日一換,或紫雲膏外用;鮮仙人掌去刺或石蓮花搗爛外敷, 鮮蒲公英搗爛外敷。 
在乳腺炎潰瘍期,若產生化膿時,會建議針抽或外科治療。若外科切開引流後,傷口已無化膿時可以生肌玉紅膏外用以生肌收口。


本文轉載自2009/11/20"中華日報醫藥網"

2009年11月20日 星期五

天蔥(去風化濕,調經活血)

立功
又稱:水仙花、金盞銀台、儷蘭、女史花、雅蒜、水蘚、雜蓀、凌波仙子。
產地:栽培,在中國大陸華南、華中、華東與台灣各省區有栽培於栽培有水的地方如花盆,供觀賞用花卉之一。
成分:水仙花鱗莖含有石蒜鹼,水仙鹼,高石蒜鹼,假石蒜鹼,漳州水仙鹼等,鮮花含有揮花油,丁香酚,苯甲醛,桂皮醇等等。
藥理分析:
1.抗腫瘤功用。
2.有墮胎作用。
3.有抗病毒功用如腦膜炎病毒。
性味及效用:鱗經味苦,辛性寒,有小毒,慎用,具有清熱排毒,散瘀消腫,花味甘、淡,性涼,具有去風化濕,調經活血等功效。
主治:鱗經:腮腺炎,癰瘡,疔毒,腎炎水腫,扁桃腺發炎。花治熱潮烘,月信不調等症。用量花 5~ 8克,外用適量,鱗莖 6~ 15克,外用適量,鱗品搗爛敷患處。
用法:
(1)治腮腺炎:水仙花鱗莖,扶桑花,芙蓉花葉牛蒡葉各適量研末加蜂蜜調膏敷患或水仙花鱗莖,水芙蓉花,夏枯草各鱗品各 60克,搗爛調雞蛋蛋白成膏狀外敷患部。
(2)治疔瘡癰腫:鮮水仙花鱗莖,赤桂花各 30克,搗爛敷患處。
(3)治腎炎水腫:黃芫花,天蔥,鱗莖,各 15克,大黃,黃芩各 30克,大棗 12粒,共切細小水煎,以空腹分 4次服用。
(4)治扁桃腺發炎:天蔥鱗莖 30克,一枝香,地耳草各 50克水煎服用或水仙花之花,一點癀,鹽酸草各 50克搗汁服用。
(5)治婦人熱潮烘:水仙花之花,乾荷葉,赤芍各適量水煎服用。
(6) 治乳房腫痛:天蔥之根適量,搗爛調醋敷患處或一葉草,蒲公英各鮮品適量,搗爛調蜂蜜敷患部。
(7)治癰毒初起:水仙花鱗莖,加黑糖搗爛敷患部或水仙花鱗莖,七葉根,虱母子頭,忍冬藤 1大青各 15克水煎服用。
(8)月信不順:天蔥花,益母草,紅花,黃各 10克水煎服用。
 
本文轉載自2009/11/17"中華日報醫藥網"

本文轉載自2017/06/28"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2009年11月19日 星期四

黑升麻(止咳祛風,清熱排毒)

■立言 
又名:升麻、綠升麻、周麻、周升麻、川升麻、鬼臉升麻、雞骨升麻、南川升麻、紅毛七、馬尾升麻、正升麻、綠豆升麻。 
成分:根莖含有升麻鹼,升麻醇,升麻醇木糖 苷,水楊酸,咖啡酸,阿魏酸,鞣質與脂肪酸等等。 
藥理分析:
1.抑制中樞神經作用:具有體溫降下,解熱,止痛,抗浮腫等作用。
2.對心血管系統作用:具有抑制心臟,減慢心率,降壓等作用。
3.有抗菌作用:能抑制結核桿菌,對白色,金黃色葡萄球菌與卡他球菌有中度抑制作用。 
性能:黑升麻味甘,辛,微苦,性微寒或涼。入肺,脾,胃,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發表透疹,止咳祛風,升陽舉陷。 
主治:風熱頭痛,斑疹不透,風濕腫痛,牙齦腫痛,口腔炎,中氣不足,易疲勞,扁桃腺發炎,子宮脫垂,脫肛,咽喉炎,感冒發燒,女人崩漏等症,用量 10~ 15克。 
方例:
(1)治風熱感冒:黑升麻,芫荽,柳枝,香樁樹皮各 10克,水煎服用或升麻 10克,葛根,芍藥各 8克,甘草 4克水煎服用。
(2)治脫肛:黑升麻,黨參,黃 ?,柴胡各 20克。
(3)治咽喉炎,口舌生瘡:升麻 15克,石膏 35克,黃蓮 8克,知母,生地,木通,射于各 12克,甘草 3克水煎服用或黃花地桃花,升麻,松葉,牡丹等搗爛絞汁一不會嗽。
(4)治頭痛、偏頭痛:升麻,葛根,石膏,川芎各 10克,陳皮,半夏各 8克,薄荷 5克水煎服。
(5)治子宮腫垂:黑升麻,半草葉各 15克,白花益母草,鼠麻子各 15克,黃花,棕樹根各 30克水煎服用或正升麻 10克,炒枳殼 30克,益母草 20克,棉花根 50克,水煎服用。
(6)治咽喉痛:南川升麻,玄參,桔梗各 12克,甘草 3克,水煎服用。

本文轉載自2009/11/15"中華日報醫藥網"

2009年11月18日 星期三

白芨(補肺、生肌、止血、化痰)

▓立德  
又叫:白及,白根,白雞兒,白芨子,白及子 產地:日本,朝鮮(韓國),中國大陸,華東,華中,華南,西南與台灣等各省區,生在山野,山谷,川谷較潮濕之處野生或常有人工栽培之。 
採集:通常在春秋雨季採挖,去殘莖及鬚根,蒸煮後達到變無白色心心剝去粗皮,晒乾或烘乾應用之。 成分:白及塊莖含黏液,澱粉,揮發油,維生素,礦物質,根含白草甘露聚糖。 
藥理分析:
(1)其所含膠質黏液有止血作用。
(2)對胃,十二指腸穿孔堵塞之,因可在胃內形成厚度的膠狀膜。
(3)可抑制多種細菌作用和經核桿菌及皮膚真菌等。 
性味與功能:白芨味苦,性平,入肺經,功能具有補肺生肌,止血化痰,消炎消腫等症可治;吐血,衄血,肺傷咳血,矽肺,金瘡出血,癰腫,燙傷,支氣管擴張咳血等症,用量 5~10克,凡胃,肺實火忌用。 
方例:
(1)洽肺結核咯血:白芨 50克(鮮品)川七 30克共研末,每次服用 3克,一日早晚二次服用或白芨 60克(鮮品),枇杷葉(去毛),蓮藕 20克研末,另用蛤粉炒,阿膠各 10克加鮮地黃汁調和,火上炖化和前藥為九,每次服 8克,日服也二次。
(2)矽肺:白芨 20克,百部 15克,桔梗,沙參,台鳥,金櫻子,山楂,夏枯草各 10克水煎服用。
(3)治十二指腸及胃潰瘍;白及,臭腥草,大 魝,山藥各 15克,川貝 10克水煎服用。
(4)治癰腫瘡癤:白芨 15克,梔子,連翹各 10克 ,金銀花,野菊花各 15克水煎服用。 
(5)治慢性支氣管炎:白芨,枇杷葉,野花各 15克,白茅根,墨旱連草,柏子仁各 10克水煎服用。
(6)治衄血吐血:白芨 10克,雞公花 30克,海帶 50克水煎服用。
(7)治肺傷咯血:白芨 15克,雞冠莧 30克,白茅根 36克,仙鶴草,刺黃芩各 10克,水煎服用。 

本文轉載自2009/11/14"中華日報醫藥網"

神奇的黃豆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黃豆營養價值高,營養師指出,黃豆異黃酮可重振雄風、還能紓緩女性更年期可能帶來的不適感,建議天天攝取保健康。 黃豆不僅可以變化成豆花、豆漿與豆腐等豆類製品,還能與烘培結合,做成蛋糕、餅乾與麵包,且營養價值更高,多吃還能頭好壯壯、黃豆異黃酮可重振雄風、還能紓緩女性更年期可能帶來的不適感。 
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暨營養學院保健營養學系副教授楊淑惠表示,黃豆包含了黃豆蛋白、卵磷脂、鈣質、異黃酮、不飽和脂肪酸、植物固醇、維生素 E等各種營養素,不論是嬰幼兒、青少年、壯年到中老年期,都是人體所必需的營養素。 
其中,黃豆異黃酮結構與雌激素類似,對於女性可以刺激造骨細胞、促進骨質合成,改善更年期後骨質流失的現象,紓緩如發熱、潮紅、盜汗、虛弱、暈眩、焦慮、失眠等女性更年期症狀。 
黃豆異黃酮也可幫助男性免於攝護腺癌的侵襲,楊淑惠表示,根據美國安息日教會追蹤 6年的研究結果,黃豆異黃酮能抑制攝護腺癌的癌細胞生長,降低罹癌風險達 7成以上,因此,攝取富含異黃酮的黃豆製品能降低男性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也避免了罹患攝護腺癌需進行手術,造成性功能受損的機會。 
對於步入老年的 65歲以上民眾來說,黃豆中的黃豆蛋白、不飽和脂肪酸、植物固醇、異黃酮與卵磷脂能降低男性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預防骨骼疏鬆、心臟疾病發生,其中的維生素 E,更能減緩自由基的生成,降低自由基對細胞造成的傷害,而達到預防老化、癌症。 
此外,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 FDA)也建議,配合低飽和脂肪及低膽固醇的飲食,每天攝取 25公克黃豆蛋白可降低心臟疾病發生的危險,其中的植物固醇則會減少腸道中膽固醇的吸收,異黃酮則能抑制體內膽固醇的合成,卵磷脂則為人體內代謝膽固醇的酵素組成分之一。

本文轉載自2009/11/14"中華日報醫藥網"

2009年11月16日 星期一

柿瓜(生津止渴,排膿消腫)

■立功
又叫:栝樓,天花,藥瓜,瓜蔞,天花粉,花粉,瓜呂根,地樓
來源及形態:柿瓜係葫蘆科攀援藤本植物栝樓屬,其乾燥根及果實與種子可入藥使用之。
產地:分布在中國大陸北方至長江流域各省區,韓國,日本也有,生在山區,林緣下,路旁,灌叢中,係溫帶植物。
採集加工:一般在秋冬採收,連柄剪一,放置在屋內 3~ 4天,再晾乾,剪去果柄,用報紙逐個包起來備用或使用。

藥理分析:
(1)具有增強心臟收縮及保護作用。
(2)能控制血糖。
(3)有抗菌及抗癌功能。
(4)種子有解熱,止咳,化痰功用。
(5)天花粉蛋白有強抗氧化性或原性。
品質鑑定:以身乾,粗大,筋少,色白,質堅為佳,灰分需 3%以下。
性能:柿瓜味甘,酸,苦,性寒入肺,大腸,胃三經。具有生津止渴,排膿消腫,潤肺化痰,滑腸散結氣功效。
主治:用在痰熱咳嗽,胸隔煩悶作痛,心絞痛,急性乳腺炎,熱病口渴,糖尿病,黃疸,祕結,瘡腫,瘻痔等症,用量 10~ 20克,外用適量,但凡脾胃虛寒,泄瀉或無實熱者忌。
驗方:
(1)治痰熱咳嗽:柿瓜 20克,半夏,陳皮,紫蘇,杏仁各 10克水煎服用,或柿瓜 15克,白紫蘇子,白芥子,菜頭子各 10克水煎服用。
(2)糖尿病:栝樓子,蒲桃 ?種子各 20克水煎服用。
(3)治便秘:栝樓根 20克,羊角豆 15克水煎服用。
(4)心絞痛:蒼耳草,栝樓根,狗貼耳各 30克水煎服用或天花粉, 30克,紅花,牛筋草各 10克,桃仁 15克水煎服用。
(5)治乳癰:地樓,大本鵝仔菜各 30克水煎服用或天花粉,牛頓草,蒲公英各適量煮雞蛋服用,取渣搗爛敷患部。
(6)治黃疸:蔞瓜子,野慈菇,七層塔各 30克,茵陳高 15克水煎服用。
(7)治習慣性秘結:決明子,瓜蔞子,火麻仁各 10克水煎服用。
(8)治心臟病:栝樓仁,紅花,川芎,赤芍,降香各 20克丹參 30克水煎服用。
 
本文轉載自2009/11/13"中華日報醫藥網"

延年益壽談吃棗

■王中
古人曾說過:「北方大棗味有殊,既可益氣及安眠」。棗是一種補中益氣,強身健體的滋補佳品,我國食用棗的歷史已有二千五百年到三千年之久。棗的品種很多,馳名中外的當推山東樂陵的金縣小棗,核小皮薄,果肉細嫩,含碳水化合物量高達百分之六十五以上。棗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每百克鮮棗果肉中含蛋白質一點二克,碳水化合物二十到三十克,維生素C三百到六百毫克。乾棗產熱量較高,每百克可產熱量三百多千卡,接近葡萄干,且鈣、磷、維生素 B6和鳦克酸的含量均高於葡萄干。由於棗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和尼克酸,對於防癌、抗癌和維持人體毛細血管的功能都有一定的作用,對延年益壽更有特殊的意義。此外,棗對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防治高血壓及動脈硬化、冠心病、腦溢血都有功效,對治療神經衰弱也有很好的作用。自古以來,我國中醫學就十分重視紅棗的藥用價值,認為紅棗是養血健脾的好補品。「湯液本草」指出:大棗「養脾氣、補津液、強志」。棗性平,味甘,能補脾和胃,益氣生津,調營養,解藥毒,有保護肝臟,增強肌力之效。常食大棗,可使全身氣血調和,能調咳嗽聲啞,咽喉刺痛,肺傷吐血等。棗雖脆甜可口,但也不宜多吃。「本草綱目」中說:「棗為脾之果,脾病易食之。若無故頻食,則損齒,貽害多矣。」腐爛的棗更為能食用,因棗腐爛後會產生甲荃和甲酸,吃了這類爛棗,輕則引起頭暈,重則危及性命。
 
本文轉載自2009/11/13"中華日報醫藥網"

2009年11月15日 星期日

延胡索(消腫生肌,活血化瘀)

■正義  
別名:元胡、齒瓣延胡索、土元胡、東北元胡、藍雀花、玄胡索,山延胡索、玄胡。 
採集:加工與品質, 5~ 6月枯苗後七天採挖、洗淨、放滾水中煮 5分鐘或蒸煮,以塊莖內中心有白點時撈出晒乾應用之。其品質以個大、色蠟黃、皮有細皺紋、體質飽滿且結實,斷面金黃色,有光澤為佳。 
成分:塊莖含有延胡索甲素,延胡索乙素,延胡索丙素,黃蓮鹼,α─海罌粟鹼,原阿片鹼,別隱品鹼,四氫黃連鹼,掌葉防己鹼,藥根鹼、胡黃蓮,梅花黃蓮等等。 
藥理分析:具有鎮痛、鎮靜等作用與對消化系統如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的治療效果佳。 
性能:元胡索味辛,微苦。入肺、肝、脾三經,具有活血散瘀,利氣,止痛,調經,清血,消腫生肌等功效。 
主治:月信不順,跌打損傷,疝氣作痛,胃寒痛,慢性胃炎,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崩中淋露用量 6~ 15克。 
驗方:
(1)治月信不順:元胡索 6克水煎服用或延胡索,通泉草各 15克,半酒水煎服用。
(2)治胃寒痛:延胡索,高良薑各 10克水煎服用或三奈 10克,延胡索 6克,月桃根 10克,通天草(狗尾草) 30克水煎服用。
(3)治慢性胃炎、胃潰瘍、胃腸痛:元胡索,川棟子各 30克,研末粉,每次服用 8克,溫水送服每日二~三次。
(4)治月經不調:玄胡索 5克,九層塔 8克,丹參 10克水煎服用。
(5)治跌打腫痛:延胡索,當歸,赤芍各 12克,桂枝5克水煎服用或玄胡索 10克,九椬仔頭(白飯樹頭) 40克,紅根草 35克半酒水煎服或加豬赤肉炖服用。

本文轉載自2009/11/12"中華日報醫藥網"

骨刺的認知

常做輕柔運動,使骨質強健,就不會受骨刺之苦了。
■王鼎源 
「長骨刺」不是一般人想像的長了像魚骨頭的刺一樣。骨刺是我們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產生的保護組織。由於骨頭老化或受傷,漸漸無法應付支撐人體的需要,因而從骨骼外圍增生一些保護、支撐的組織,等於是椎間的護套或是護膜,以預防椎間盤鬆弛或脫出,通常只有剛長或長歪了才會痠痛,等骨刺完全密合於椎間就不痛了。 
有許多老先生從X光片上看到他的「骨刺」密密麻麻長滿脊椎,但一點也不痛,照樣可練氣功、打太極拳。 
通常骨刺要正好壓迫到神經,才會引起疼痛,但導致頸項或腰背痠痛的比例很低。初期可能有放射痛,後來則一定正好是某個姿勢、壓迫到神經分支才會產生觸電般的痠痛、麻痛;情況嚴重時可能影響神經的傳導及小便功能。少數男性在腰背部長了骨刺,正好壓迫到泌尿系統神經造成「長強」,就是生殖器一直勃起,不會軟下來,不僅走路不方便,更常感到步履沈重,腰部的帶狀神經好像纏了繩子一樣,非常難過。 
一般來說,腰部、背部神經疼痛稱為寒痛,治療之道不在止痛,而是改善供血功能。因此中老年人要注意保溫,穿暖一點就不會寒痛。壓迫嚴重的才是開刀去掉長歪的骨刺,不讓它繼續壓迫神經。非壓迫者則吃藥使骨質增強,骨刺長密就不痛了。另外,要保持患者心情輕鬆,避免憂鬱,以免加重骨刺疼痛症狀。 
藥物治療方面,如局部供血太多,屬壓迫性的情形,中醫稱為「濕熱下注」,可用加味二妙散或三妙散加減;若是局部供血不足的(即寒痛),就以歸耆建中湯加減方式或十全大補湯來溫補。 最重要的是常做輕柔運動,使骨骼、關節及肌肉的血液循環良好,骨質強健就不會受骨刺之苦了。 

本文轉載自2009/11/12"中華日報醫藥網"

2009年11月13日 星期五

沙參(養陰清肺,化痰止咳)

■立言
又名:展枝沙參、瓦氏參、南沙參、文希、白參、加德、虎鬚、志杖、鈴兒草、多歧沙參。
產地:分在中國大陸東北各省區,山西,河北,山東等省區,屬於溫帶地區作物,自生在中低海拔山野,林緣,林下草地,路旁等地。
形態:沙參根粗大,上下向生長,深入土中,達 35~ 100公分,莖直立,近於不會分枝現象,表面生有細毛,會流出白色汁液,莖生葉全部輪生,互生,對生三種,葉片是卵形,狹卵形,菱狀圓形,披針形,頂端急尖或鈍,葉緣有鋸齒,齒內不彎,兩面近無毛或被短硬毛。花序常寬金字塔狀,分枝,圓錐型花序,斜展或分輪生或輪生,花冠藍紫色或近於白色,花盤細長,蒴果,卵狀橢圓形,種子棕色或棕黃色,橢圓形。
採收加工:在八~九月左右挖取根部,洗淨,趁鮮切成藻片或剁細,晒乾使用或備用。
性味及功效:沙參味甘,微苦,涼或微寒,歸肺,肝經,具有養陰清肺,化痰止咳,止痛健胃等功效。
主治:肺熱咳嗽,虛癆久咳,產後缺乳,喉痛,赤白帶,胃腸炎、感冒頭痛等症。
處方:
(1)治久咳:沙參 20克水煎服加甘草加熱服用或沙參生扁豆各 10克,花粉,玉竹各 6克,生甘草 3克,麥門冬,桑葉各 10克,地骨皮 8克水煎服用或沙參,紫蘇,陳皮各 10克,百合 5克水煎服用。
(2)治白帶下:沙參適量研末,米泔飲用或沙參,古鈕葉雞冠花各 35克,水煎飯前服用。
(3)感冒頭痛:沙參,竹根七,百部,桑葉,紫蘇,無頭土香各適量水煎服用。
(4)治胃腸炎:沙參、合掌草各 15克,山芝麻 30克水煎服用。
(5)喉痛:沙參 10克,鹽酸草 15克,樹甘草根 30克水煎服用。
 
本文轉載自2009/11/11"中華日報醫藥網"

牡蒿(清熱涼血,解暑殺蟲)

                                                      

▓胡德欽 
別名:油蒿、牛尾蒿、野塘蒿。
形態:菊科多年生草本,葉互生,莖中部以下葉,基部楔形,先端羽狀 3裂,中部以下葉較小,近條形,莖直立,頭狀花序卵形,有短柄,枝頭排成複總狀花序,瘦果橢圓形。
性味:味苦、微甘、性平。
功效:清熱涼血,解暑殺蟲,治中暑,瘧疾,高血壓,感冒發熱,創傷出血,扁桃腺炎,毒蛇咬傷。
用法:
一、牡蒿鮮葉適量,搗爛外敷,治外傷出血。
二、牡蒿煎水,洗患處,治疥瘡濕疹。
三、牡蒿鮮品二至三兩,水煎服,治扁桃腺炎。
四、牡蒿、爵床、桑枝、枇杷葉各二兩,水煎服,治感冒發燒。
五、牡蒿鮮葉搗爛,敷傷口,治毒蛇咬傷。
六、牡蒿、地骨皮各五至六錢,水煎服,治肺結核高燒不退。
七、牡蒿根二至三兩,燉青殼鴨蛋服,治過敏性鼻炎。
八、牡蒿一兩、母雞一隻,燉煮去渣,食雞肉與汁,治婦人血崩。
 
本文轉載自2009/11/10"中華日報醫藥網"

2009年11月12日 星期四

黃金柳(清熱解毒,退火止血)

/立德
又名:黃芩,山茶根,黃芩茶,香水水草,黃金條根,子芩,條芩,枯芩
分布:自生在中國大陸東北,西北等省區,係在溫帶生長,坐在向陽山坡,路旁,山坡平地上。
採集加工: 1.俟莖,葉枯死之後,將把其根控出,保持根部完整,撕去粗糙的表皮,放在陽光下晒乾使用或備用。
藥材性狀:本品是倒圓錐形,表皮是帶有黃褐色,有許多似疣的鬚根痕與細小的縱紋,味微苦。
成分:根含有多種黃酮類如,黃芩苷,漢黃芩苷,千層紙素 A葡萄糖醛酸苷與 7─甲氫基黃芩素,黃芩黃酮,黃芩苷,葉令有印度黃芩苷及黃芩苷等等。
藥理分析:
(1)具抗菌作用:對多種球菌,桿狀菌及黃金葡萄球菌有抑制功能。
(2)降壓利尿作用。
(3)利膽和解熱作用。
(4)防止動脈粥樣與硬化。
(5)抗喘息作用。
(6)具有緩下解毒作用。
性味與功能:黃金柳味苦,性寒入心、肺、肝、膽、大腸五經。具有清熱,降肺火,解毒,止血等功效。用在肺熱咳嗽,瀉痢腹痛,濕熱黃疸,頭痛,眼赤腫痛,癰疸疔瘡,胎兒動不安,高血壓等肝炎,腸炎等症,用量 8~ 15克,脾胃虛寒,無濕熱實多忌用。
方例:
(1)治急:慢性肝炎,黃金柳適量水煎代茶喝或黃芩,五爪金英,咸豐草各適量水煎服用。
(2)治濕熱黃疸:假向日葵,黃芩各 15克三點全草,翠雲草各 30克水煎服用或黃芩,三顆針各 30克,泡仔草 40克,煎濃湯加冰糖適量服用。
(3)治急性腸炎:黃芩 15克,芍藥 10克,甘草 5克,大棗6粒水煎服用。
(4)治高血壓:黃芩 15克;紅車軸草,香林投,水丁香各 30克,蜂斗葉 40克水煎加黑糖服用。
(5)孕婦胎兒動不安:黃芩、芍藥,白朮,當歸各 12克,川芎 8克水煎服用。
(6)頭痛:黃芩 10克帶來,土煙頭各 30克水煎服用。
(7)眼赤腫痛:黃金柳 15克,五葉參員,當時 30克水煎服用。
(8)癰疸疔瘡:黃芩適量,六神單,石上柏,白花蛇舌草各 30克水煎服用,三腳破,含殼草搗爛敷患處。

本文轉載自2009/11/09"中華日報醫藥網"

遺精、滑精 中醫調理

巴戟天、鎖陽、蓮子、芡實、牡犡、金櫻子為臨床常用治療遺精中藥。

 遺精是指在非性交活動的情況下發生的一種射精活動,有夢而遺叫遺精,無夢而遺,甚至見色遺精者叫滑精。
 遺精,是男性發育的信號,是男性進入青春發育期的一個重要標誌,也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進入青春期的男性,其睪丸、附睪逐漸發育成熟,在促進腺激素的作用下,產生精了和精液,逐漸充滿相應的性腺和附屬性腺,如前列腺及精囊腺等,在一定性刺激下(如夢境等)就會在睡夢夢中將精液排出體多,稱為「遺精」,有夢交的遺精稱為「夢遺」。
 男子首次發生遺精後,生殖器官就開始迅速發育,逐漸接近成人程度。男子首次遺精的年齡多在 14~ 16歲,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男子首次遺精的年齡甚至降到 12歲左右。
 滑精又稱「滑洩」,指夜間無夢而遺,甚至清醒時精液自動滑出的病證,是遺精發展到了較重的階段,在隋唐以前醫家認為遺精是虛勞所致,有「夢失精」「夢洩精」,「精漏失」等不同病名。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虛勞失精候》指出:「腎氣虛損,不能藏精,故精漏失」認為精液滑泄是由腎虛精關不固所致。至元代朱丹溪,除繼承前人主虛之說外,認為滑精與濕熱下注,擾動精室有關。在《丹溪心法,遺精》篇中說:「精滑專主濕熱,黃柏,知母降火,牡蠣粉,蛤粉燥濕」指出滑精又有實証的一面。
 遺精可分一、生理性遺精是指未婚青年或婚後分居,無性交的射精,一般 2週或更長時間遺精 1次,不會引起身體任何不適,多見於青壯年。二、病理性遺精:常見病機有腎氣不固,腎精不足而致腎虛不藏。病因可由勞心過度,妄想不遂造成相火偏亢。飲食不節、醇酒厚味、積濕生,熱濕熱下注也是重要成因,造成每週 3~ 4次遺精,患者出現頭暈、耳鳴、腰痛、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
 臨床須要調理的是病理性遺精和滑精,中醫治療可分:
 一、心腎不交:夢多失精、心煩失眠、頭暈耳鳴、健忘心悸。口咽乾燥,腰腿酸軟,尿液短示,潮熱盜行,方以天王補心丹合麥味地黃丸加減。
 二、濕熱下注意:遺精難止,陰莖易舉,莖中澀痛,陰囊癢痛,小便短赤澀痛,口苦而黏,方以龍膽瀉肝湯合二妙丸加減。
 三、腎陰虧損:多夢,遺精頻繁,性慾亢進,早洩血精,頭暈耳鳴,腰膝酸軟,方以知柏地黃丸合左歸丸加減。
 四、心脾兩虛:有夢有遺,或無夢滑精,日久不止,心悸失眠,神疲短氣,食少口淡,脘滿便溏,方以歸脾湯合補中益氣丸加減。
 五、腎氣不固:無夢滑精,甚至滑泄無禁,見色流精,陽痿早洩,形寒肢冷,腰膝酸軟,方以金鎖固精丸合右歸丸加減。
 照片註解:
 巴戟天、鎖陽、蓮子、芡實、牡犡、金櫻子為臨床常用治療遺精中藥。
 


本文轉載自2009/11/09"中華日報醫藥網"

過江龍(清熱利濕,利尿消炎 )

/胡德欽
別名:水江龍、過溝龍、水芹菜。
形態:柳葉菜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葉互生,葉片倒卵或倒披針形,全緣,有柄,全株無毛,莖多浮於水面或匍匐地面,先端斜上,花草生於葉腋,黃色,蒴果圓柱形棒狀,種子四角形。
性味:味甘、淡、性涼。
功效:清熱利濕,利尿消炎,解毒消腫,治腸炎,濕疹,痢疾,感冒發熱,小便不利,風火牙痛,帶狀 疱疹,毒蛇咬傷。
用法:
一、過江龍一至二兩,水煎服,治風火牙痛。
二、鮮過江龍適量,搗汁調糯米粉,塗患處,治帶狀疹。
三、過江龍一兩,冰糖半兩,水煎,飯前服,每日一次,治淋濁。
四、鮮過江龍適量,搗爛外敷,治乳癰,腮腺炎。
五、過江龍煎水洗,另鮮過水龍搗爛敷,治小兒膿疱瘡。
六、過江龍搗汁內服,渣敷患處,治毒蛇咬傷。
 
本文轉載自2009/11/08"中華日報醫藥網"

2009年11月11日 星期三

百部(止咳潤肺,殺蟲抗菌)

■文圖/胡德欽
別名:百部草、百條根、野天冬、對葉百部。
形態:百部科多年生攀援性植物,葉對生,有柄,主脈基生, 7至 13條明顯,塊根成束而生,肉質,紡錘形,花單生, 2至 3朵生於葉腋,黃綠色,蒴果倒卵形。
性味:味甘、微溫。
功效:塊根:止咳潤肺、殺蟲抗菌、治頓咳、咳嗽痰喘、肺癆咳嗽、老年咳嗽、蛔、線蟲病。外用:濕疹、皮膚疥癬。
用法:
一、百部,夏枯草各三錢,水煎服,治百日咳。
二、百部適量與豬蹄煮服,治風濕。
三、百部煎液或切片浸酒,擦洗部位,治陰部八腳虱。
四、百部、杏仁、紫宛各三錢,川貝母二錢,水煎服,治氣管炎。
五、百部、百合、麥門冬、薏苡仁各 12公分,沙參,黃耆,茯苓,地骨皮,桑白皮各 6公分,水煎服,治久咳痰多。
六、百部二兩,水 1000毫升煎成 600毫升,沖洗陰道,再用雄黃噴入陰道,治滴蟲性陰道炎。
 
本文轉載自2009/11/07"中華日報醫藥網"

馬鞭草(利水通淋,破血通經)

▓立德 
又叫:長穗木,木馬鞭,假馬鞭,耳鉤草,久佳草,玉龍鞭,猿尾木,假敗醬。
產地與分布:馬鞭草原產於美洲、中國大陸兩廣、雲南,台灣、越南及美洲,自生在丘陵之曠野、荒地、路旁、田地、墳地等,在南部也有栽培,鄉下有些民眾種植當籬芭,可觀賞兼藥用,一舉兩得。
採集與加工:整年可採收,一般在春末冬初至非雨季採收品質佳,至少雨後三天才不致於影響藥效,採收後除去泥土雜質,洗淨,切小段或不切而紮成小捆晒乾,視需要可酒製,醋炒,薑汁製後使用。
性味:馬鞭草味微苦,性平,主入肺、肝二經。
功效:長穗木具有清熱袪濕,利水通淋,破血通經,活血行血,消炎化石,平肝解毒等之效。
成分:根含有酮及酚類,全草有蛋白質醣類有機酸等。
主治:肝病、咽喉炎、結膜炎、肺病、中耳炎、跌打損傷、麻木痺病、風濕性關節炎、淋病、痢疾、水腫、腫毒、淋濁、尿道結石、膀胱結石、尿道感染、月經不順、尿血等症。
用法:長穗木鮮品及乾品均不入藥,內服常作湯劑,也可作炖劑,藥酒,外用為泥劑,外敷薰蒸劑,孕婦小心使用。
驗方:
(1)治肝膽病:馬鞭草、白鶴靈芝、鬼針草、白鳳藥、魚腥草、山茼蒿、竹葉菜等適量加胡蘿蔔、西瓜、柑仔蜜、荔枝等水果作壓榨取汁飲用,
(2)治喉炎:木馬鞭、狗肝菜、魚腥草、一點紅、紫蘇、竹葉菜、薄荷各等量水煎服用,
(3)治腎炎淋濁:長穗木、五斤草、化石草、益母草、野莧、水丁香、咸豐草各適量水煎服用。
(4)治中耳炎:左手香、虎耳草、耳鉤草、臭腥草各等量搗爛取汁滴入耳朵內。也可只本品搗取汁滴入耳內。
 
本文轉載自2009/11/06"中華日報醫藥網"

防治夜盲症的飲食觀

▓王鼎源
 夜盲症俗稱「雞摸眼」、「雞盲眼」,這種病是由於人體內缺乏維生素A而引起的,得這種病的人,一到晚上就看不清東西,白天在較暗的地方也看不清東西,在光線亮的地方則可以看得清,夜盲症如果不加以治療,嚴重時會引起失明,因此要積極治療,不能大意。
 夜盲症屬於中醫的「雀目」、「雀目內障」範圍。中醫認為雀目分先天、後天兩種,先天者稱「高風雀目」,多由腎陽不足,脾失健運所致;後天者多屬「肝虛雀目」,由脾失健運引起。治宜溫補腎陽,健脾益氣。
 夜盲症除服藥治療外,平時宜多吃菠菜、胡蘿蔔、豬肝、羊肝、牛肝等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
 菠菜中含維生素A、B、C、K等物質以及其他營養物質,是明目的理想食物,還有促進消化,提高食慾,預防大便乾燥等治療作用。
 胡蘿蔔能防治夜盲症及視力減退等疾病,胡蘿蔔所含的胡蘿蔔素,比任何蔬菜都高,但是胡蘿蔔僅僅是維生素A的半成品,很難被人體直接吸收,這時就必須食用得法。胡蘿蔔素是脂溶性物質,只能溶解在油脂中,在水中不溶解。人體攝入胡蘿蔔素後,在人體腸壁、肝臟中所含的胡蘿蔔素 ?(每)作用下,轉變為維生素A,才能被人體吸收。因此,吃胡蘿蔔一定要用油炒,或與豬肉同炒,不能用水煮。如果生吃胡蘿蔔, 90%的胡蘿蔔素不能被人體吸收。吃胡蘿蔔不能放醋,因胡蘿蔔素容易被酸性物質破壞。
 食用過多的萵苣菜,容易引起夜盲症。過食萵苣所造成的夜盲症,並非缺乏維生素A,而是一種中毒反應,因此吃萵苣菜時要適可而止。

本文轉載自2009/11/06"中華日報醫藥網"

2009年11月9日 星期一

菁芳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

■胡德欽
別名:乳豆草、蚋仔草、荷蓮豆草、河乳豆草。
形態:石竹科一年生草本,葉對生,具短柄,膜質,葉片卵形或近圓形,花綠色,生於葉腋或枝頂,成聚傘花序。
性味:味苦,微酸,性涼。
功效: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治胃痛,黃疸,腹水,便秘,跌打,蛇傷,急性肝炎,小兒胎毒。
用法:
一、菁芳草,金針花一至二兩,水煎服,治黃疸。
二、菁芳草全草適量,水煎服,治尿毒。
三、菁芳草鮮品適量,搗汁加蜜服,治破傷風。
四、菁芳草全草二至三兩,酒水各半煎服,治小腸風。
五、菁芳草,馬鞭草,芙蓉心,馬蹄全,龍舌癀,搗汁加蜜服,每次一至二湯匙,治小兒胎毒。
六、菁芳草全草適量,半酒水煎服,治打傷。
七、菁芳草全草適量搗汁,加蜜服,治肺癆。
八、菁芳草三兩,水煎服,治消化不良。
九、菁芳草二兩,加紅糖,水煎服,治喉嚨痛。
十、菁芳草三兩,燉番鴨服,治慢性腎炎。
 
本文轉載自2009/11/05"中華日報醫藥網"

味草(祛風化濕,消積化瘀)

■立功 
又叫:假紫蘇,魚針草,抹草,山螞蝗,粘身草,銳葉小槐花,青酒缸,小槐花
來源:味平係豆科植物,小塊花屬,其根,莖可供藥用。
產地:自生在中國大陸華中,西北,華南,華東與台灣等地,印度,緬甸,馬來西亞,日本等國家也有,生在中低海拔山坡,草地或林邊或人工以盆栽栽培之。
性味與功效:味草味苦,性寒,主入胃、腎二經,具有清熱解毒,祛風化濕,消積化瘀,消腫止痛之效。
主治:咳嗽吐血,風濕關節痛,濕疹,水腫,痢疾,感冒發熱,腹痛,嘔吐,瘡癤腫毒,高血壓,毒蛇咬傷,黃膽肝炎,小兒驚風,蛔蟲等疾病,用量 10~ 20克,鮮品 30~ 40克。
方例:
(1)治風濕關節炎:用抹草,艾草,防風,大風草,柳枝,過山香,桂,山素英,臭茉莉各適量水煎服用。
(2)治高血壓:味草,長柄菊,芹菜,山茼萵,康復力,紅竹葉,貓鬚草,白鳳菜各等量水煎服用。
(3)治瘡疽腫毒:用味草 40克搗爛敷患處。
(4)治毒蛇咬傷:用魚針草,大蒜,甘薯,苦菜,白刺莧,過山香,臭杏仔,犁頭草各適量,外敷患部。
(5)治濕疹:用魚針草(鮮品) 50克水煎加食鹽清洗患部。
(6)治痢疾:抹草,三白草,白豬母乳各 10克水煎服用。
(7)治黃膽型肝炎:抹草,虎杖,半枝蓮,泡子草,一支箭,雞內全各 15克水煎服。
(8)治風濕腰痛:抹草根,六月雪各 20克,八角楓根,紅三七,牛尾七各 20克,加米酒水煎服用。
(9)頭邪氣:抹草,艾草,榕樹葉,茅草,柳枝,桃枝,煮水浴洗,可加入樟樹葉或過山香,也可治皮膚病。

本文轉載自2009/11/04"中華日報醫藥網"

2009年11月8日 星期日

黃雞菜(健脾益腎,潤肺生津)

■正義
別名:雞頭黃精,黃精,雞頭七,滇黃精,甜黃精 來源:黃精係百合科草本植物,滇黃精屬,其根狀莖可供藥使用。藥材以個肥大,黃色明亮,體糯味甘為佳。 
產地:黃雞精分布在中國大陸西南各省區及廣西、湖南、湖北等地,韓、日、蒙古、蘇俄西伯利也有生在蔭濕中低海拔山地,草波,灌叢的陰處或風化岩石中野生。 
用途:性味:味甘,性平入肺脾、胃三經,具有補氣養陰,健脾益腎,潤肺生津等功效可治脾胃虛弱,病後虛弱,肺虛咳嗽,糖尿病,冠花病心絞痛,腎虛腰痛,高血壓,足癬,屁股癬,風濕痛等症用量 10~ 15克(脾虛潤盛,食積瘀滯及大便溏瀉不宜服用)。 
成分:根莖含有強心 苷,粘液質,澱粉與多醣體,葡萄糖等及礦物質鋅、銅、鐵、氨基酸。 
驗方:
(1)治糖尿病:黃雞菜,玉竹各 30克水煎服用或黃雞菜 20克水煎服用。
(2)治肺虛咳嗽:黃精,百合各 10克,陳皮 5克水煎服用,或黃精 15克,沙參 10克,杏仁,桑葉,麥門冬各 12克,甘草 5克水煎服用。
(3)脾胃虛弱,體倦無力:黃精,黨參,山藥各 36克,蒸雞食用。
(4)治肺結核:黃精 15克,北沙參,薏仁 10克水煎服用。
(5)治冠心病心絞痛:黃精,昆布各 16克,柏子仁, 鬱金菖蒲各 10克,延胡索 8克,山楂 30克,水煎服用。
(6)治高血壓:黃精,枸杞各等分,研未,煉蜜為丸,每服 5克,每天 2次。
(7)治癬:黃精 300克,加水熬膏,塗患部。


本文轉載自2009/11/03"中華日報醫藥網"

餐桌上抗癌的食物

■王中 
近年來癌症發病率越來越高,這是人所皆知的。這和工業、空氣、環境的污染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有著密切的關係。但癌症與食物的關係,知之者不多,故有必要分類介紹些含抗癌物質豐富的食物,對人們提高免疫力,增強體質,起到較好的作用,現就餐桌常見的食物具有抗癌作用的介紹於次: 
一、蔬菜類 
蔬菜中首選抗癌菜是十字花科類,如甘藍族蔬菜類等,捲心菜,菜花就是其中的代表。還有經常食用的蘿蔔、黃芽菜、大蒜等,這些菜中主要含有豐富的天然多酚化合物及維生素族等,它們對呼吸道、胃腸道、膀胱等癌症都有很好的預防作用。經常認為,大蒜只有殺菌和治療腸炎的作用,其實它還是防治各種腫瘤的良蔬,它的作用主要是從方面去阻斷亞硝胺的合成,同時又能阻斷細菌素對亞硝胺化學合成的促進作用。大蒜對食道癌,胃癌及肝癌,鼻咽癌均有較好的防治,所以有「防癌元帥」的美稱。還有「食用花之冠」美名的金針菜,其中的礦物質和維生素比捲心菜高出好幾倍,其抗癌物質有天門冬素和秋水仙 ?等。番茄含有大量的各種維生素,但蘆 筍比番茄含維生素還要高,但其中含有防止癌細胞擴散奇特功能的硒。近幾年來中科院對蘿蔔進行了大量研究,其中有一種抗腫瘤和抗病毒的活性物質,它能刺激細胞產生干擾素(名為干擾誘生劑),其成分為雙鏈核糖核酸( DSRNA),實驗證明,此物質對癌細胞有明顯抑制作。每天或隔天生吃一百克蘿蔔,細嚼慢咽,這是最好的防癌保健吃法(煮熟吃成分被破壞)。對預防乳癌最好的菜是馬鈴薯,大豆及其製品了,還有經常食用的韭菜、山藥、茄子、胡蘿蔔、地瓜等,都有一定的防癌作用,這裏不一一詳加介紹了。 
二、果品類 
蘋果是減少腸癌的發病率最好的水果,蘋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纖維,因此,它能縮短糞便在腸內停留的時間,減少腸壁對毒素的吸收。蘋果中還含有豐富的果膠質,這一物質對放射性氣體(致癌物)有明顯的破壞作用,所以能減少癌症的發生。刺梨是果中之首,一百克刺梨含維生素二千亳克,比蘋果高出五百倍。刺梨中還含有豐富的鋅和硒以及超氧化物歧化 ?,這是防癌和抗衰老物質。

本文轉載自2009/11/03"中華日報醫藥網"

2009年11月7日 星期六

「藥食同源」話「食療」(上)(下)

◎文╱陳慧芳
中國人自古以來都有著中藥進補的習俗,「食療」最早可追溯至夏朝,距今約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藥膳」是依中醫理論,將中藥和食物經烹調而成的佳餚,它具有預防疾病及保健的作用,故又稱為「食療」,亦即「飲食療法」。「藥食同源」意謂,中藥和食物的來源皆為天然的有機之物,區別在於「中藥」力猛,只能用於患病之時,過則有害;「食物」力微,是人體生命賴以維持的必然食品,久食無虞,因而許多人認為可以將中藥當作食物來食用,這種觀點是絕然錯誤的。現代人逐漸注意到飲食調補的重要性,在日常的生活中,希望藉由天然食物達到「食而治病,食而防病,食而補身」的目的。「藥食同源」是傳統中國醫學的特色,最理想的境界是預防醫學,所以近年來各國提倡自然療法,重視養生保健之道,主張由天然食物中吸收營養、進行身體修補工作,正是所謂『藥補不如食補』的觀念。
傳統上民間使用中草藥進補、食療,認為中草藥療效好,副作用小,毒性低,使用安全,然而每一年卻仍然會有零星關於中草藥不良反應和毒副作用的情形發生,所謂水能載舟,也能覆舟;藥能治病,也能致病。正確運用中草藥可以治病養生,但若用之不當,不僅不能治病,還會傷害身體。衛生署有鑑於民間有時將部分中藥當成食補材料,卻不時有誤食中草藥不幸中毒的事件發生,於是公告可供食品使用之中藥材:包括「大豆、百合、芝麻、松子、胡桃、淡菜、荷葉、菊花、黑棗、綠豆、銀耳、龍眼肉、山藥、牡蠣(殼)、橄欖、麥芽、生薑、蜂蜜、萵苣、昆布、枸杞子」以及本草綱目內之五穀雜糧、蔬果及畜牧漁獸類等多種品項可同時提供食品使用之中藥材。原則上一般食用中藥材宜選擇無毒,劑量小且經炮製過的正確藥材,其中大多屬於甘平或是甘溫的中藥材。
絕大多數補藥並不含有毒性,但不含毒性的補藥也有可能會傷害到身體,關鍵在於如何使用的問題。食物和中藥一樣都有「四氣五味」之分,所謂的「四氣」即為食物吃入體內時會表現出「寒、熱、溫、涼」之作用;而「五味」則為「辛、甘、酸、鹹、苦」。一般來說「辛味」具有行氣行血作用,通常用以治療表證及氣血阻滯的食物都含有辛味,如薑、薄荷、辣椒等,辛溫的食物則兼具散寒的作用。「甘味」具有中和緩急與補血作用,通常治療虛證及拘急疼痛的食物都含有甘味,如蜂蜜、甘草,甘味食物而質潤者,則兼具潤燥的作用。「酸味」具有收斂和固澀作用,常用以治療虛汗瀉泄和遺精諸證的食物都含有酸味,如烏梅、山楂等。「苦味」具有宣泄和燥濕作用,通常用以治療熱證、秘結心煩,肺氣上逆喘促,以及寒熱濕證的食物都含有苦味,如杏仁、苦瓜、萵苣等。「鹹味」具散結和軟堅的作用,通常用以治療硬結等的食物都含有鹹味,如海帶、海藻等。 (待續)
(本文作者為高雄長庚醫院藥劑部中藥組藥師)(上)

本文轉載自 "藥師周刊第1645期" 98 / 10.26~11~01


◎文╱陳慧芳
中藥的使用必須符合「辨證論治」的理論,根據不同的病情和體質,辨認出不同的證,施以恰當的治療,同樣的道理也應用在飲食治療中。所以應考慮個人不同的體質或症狀,而以藥食來加以平衡,調和至合乎中庸之道,使人體的生理達到平衡的狀態,自然能夠祛病強身。偏熱體質的人,可選用寒性的食材,如瓜果、蔬菜等,像梨汁、藕汁、橘汁、西瓜;偏寒體質的人,可選用熱性的食材,如一些辛香料,有辣椒、生薑能通陽健胃,胡椒、茴香可治胃寒痛,蔥白合生薑煎服可用於治療風寒外感。攝入食物五味比例協調,這樣才能使人體陰陽氣血及臟腑機能協調,所以當服用發汗解表藥時,要禁忌生冷及酸性食物,因酸性食物有收斂作用,使藥物發散作用不能發揮而影響療效。服用滋補藥如參類時禁食蘿蔔,因蘿蔔為破氣之物,會影響參類藥效。「所食之味,有與病相宜,有與身為害。若得宜則益體,害則成疾。」說明食物的應用是否正確,對人的養生健身非常重要;正確使用食物是治療疾病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只要食物的應用正確,才能發揮食物在防治疾病中的作用。
自古以來中國人一且有著進補的習慣,這種習俗源自於中醫文化,認為可以通過進補的方式來培補身體的虛損。中醫理論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是說,只有在人體正氣強健的情況下,邪氣才難以入侵,因而民間也就廣泛地流傳著中藥進補的習俗。但往往有許多不懂得中藥特性及使用方法的人,胡亂進補後導致副作用,出現「虛不受補」的狀況,有的還因此罹患疾病,可見進補必須慎重。例如人參雖為補氣之上品,對於中氣不足之神疲乏力、精神萎靡者相當有效,但是並非每個中氣不足患者都能服用。如體內濕盛者食後會出現口糜舌爛;氣鬱腹脹者食後會加重腹脹;人參屬溫燥之品,熱性體質者更是不能隨便服用。
適合常食的藥膳以保健強身、口味較清淡者為佳。因此藥膳較多應用在中醫「扶正固本」,也就是增加身體的免疫功能,預防疾病發生,如預防感冒、慢性氣管炎、高血壓、慢性胃炎、糖尿病及腫瘤等。有許多人本來身體就比較壯實,沒有任何虛證,照理來說根本無需進補,如果胡亂使用中藥來「進補」,結果可能反而會使身體產生不適。不論是中藥還是食物,當身體需要時,即使是毒藥,也可適當使用;但是當體質不適合時,即使是毫無毒性的食物,也會因為不恰當的使用而導致不良反應。因此,服用中藥時,首先須得明瞭該藥物的特性,還得清楚自身體質的屬性。正所謂「藥是三分毒」,任何藥物使用不當都會有害。使用中藥,必須做到藥證相符方能有效;若藥證相反,必定會造成傷害,此外,不要迷信偏方,服用未經藥師或其他醫療專業人員確認過的中草藥,如果想嘗試,宜先徵詢醫師或藥師的意見,才能越吃越健康、越吃越強壯。
(全文完)
(本文作者為高雄長庚醫院藥劑部中藥組藥師)

本文轉載自 "藥師周刊第1646期" 98 / 11.02~11~08


食物的五味禁忌

■王鼎源
 中醫認為食物的辛、酸、苦、鹹、甜五種味道進入機體後,分別為各個器官供給營養。如五十八肺、大腸所吸收;酸入肝,酸味為肝膽所吸收;鹹入腎、膀胱所吸收;苦入心,小腸所吸收;甘入脾、胃所吸收等。食物味道的不同,對身體有著不同作用的影響。
 辛味:食物的辛味能發散,促進循環,大多佐以治療表症,促進發汗,但辛味食物,大多能耗氣傷陰。如生薑其有發散風寒、溫中止嘔的作用,多用於鼻子不通氣、流清鼻涕等外感風寒症狀,但陰虛內熱以及邪熱亢盛者不宜食用。尤其是皮膚病、血症咳症、痔瘡便結、眼病唇焦等病人不宜食用。辛味食物有大蒜、蔥、辣椒、橘皮、韭菜、洋蔥、香菜、胡椒及酒等。
 酸味:食物的酸味有收斂、固澀的功能,能延緩疾病的發作;出汗太多,排泄頻繁等可以用酸性的食物來輔助治療,但酸味食物大多能收斂邪氣,如醋其有消食開胃、收斂止瀉的作用,多用於消化不良、腸胃不適。脾虛濕重患家不宜食用,多食則損齒傷胃。酸味食物有酸菜、烏梅、草梅、山楂、石榴、肺子及葡萄等。
 苦味:食物的苦味能排除燥濕、排泄滯水、利尿涼血,但苦味食物能傷津、代胃。如苦瓜味苦,有清熱解暑、清心潤肺的作用,多用於暑熱煩渴、肝熱目赤、癰腫丹毒等熱症。脾胃虛寒者應慎用,若食之則造成腹痛吐瀉等副作用。苦味食物有杏、蒲公英、蕎麥、蘿蔔葉、陳皮等。
 鹹味:有軟堅散結,促使下痢的功能,對甲狀腺腫大有輔助治療作用。但鹹味食物易引起脈凝冷而臉色白,傷及脾胃。如蛤蜊有滋陰、利尿、消腫等作用。可輔治陰虛所致的口渴乾咳,手足心熱等病症。陽虛體質及脾胃虛寒引起的腹痛、泄瀉患者忌用。鹹味的食用有海蝦、海蟹、海蜇、龜肉、醬油及醃製品。
 甜味:有緩中補養、生津潤燥、解除肌肉緊張等作用,但甜味性較粘膩,易膩膈礙胃,令人中滿。如甘草具有補脾益氣,袪痰止咳、緩急止痛及調和解毒的作用,多用於氣血不足、脾胃虛弱,倦感乏力等虛症。但糖尿病、高血壓、脾虛瀉泄及濕阻中焦的脘腹脹滿、食納呆滯、苔厚膩病症者不宜食用。甜度食物有蜂蜜、大棗、紅薯、麵包、玉米、巧克力等。


文轉載自2010/02/22"中華日報醫藥網"

水田七(清熱解毒,理氣止痛)

/胡德欽 
別名:土三七、水三七、裂果薯。 
形態:蒟蒻薯科多年生草本,葉基生,葉片橢圓狀披斜形,先端漸尖,基部下垂,全緣,莖肥大,有多數鬚根,繖形花序頂生,蒴果三瓣裂。 
性味:味苦,性涼,有小毒。 
功效:清熱解毒,理氣止痛,遺咳袪痰,治瘧疾,百日咳,跌打損傷,十二指腸潰瘍,風濕關節炎。 
用法:
一、水田七塊根適量,磨酒內服,外用全草搗敷,治跌打損傷。 
二、水田七二至三錢,胡椒為引,水煎服,治瘧疾。 
三、水田七五錢,煎水加冰糖或蜂蜜沖服,治百日咳。 
四、水田七塊根六錢,水煎服,治十二指腸潰瘍。 
五、鮮水田七適量,甜酒槽少許,搗爛敷,治風濕性關節炎。 
六、水田七,車前子五至六錢,水煎服,治臌脹。

本文轉載自2009/11/02"中華日報醫藥網"

幾種膽的藥用

■余行誠 
雞膽 鮮雞膽一個,加白糖適量,用開水沖服,對慢性氣管炎,百日咳有一定療效。 
豬膽 鮮豬膽切開取汁,加青黛 30克浸入膽汁中拌好,烘乾研末、日服三次、一次一克、可治氣管炎,百日咳、目赤腫痛、濕熱疸、流行性乙型腦炎發熱,竇性心動過速及中耳炎。 
羊膽 用鮮羊膽數個,切開取汁烘乾,裝入膠丸內,每次服一粒,能清火,明目,解毒,治風熱目痛,青書盲,肺癆吐血,喉頭紅腫,黃疸,便秘,熱毒瘡瘍。 
魚膽 鮮魚膽一個,木鱉子,大黃各 30克,香油調成糊狀,塗於患處,對治療禿瘡,疥瘡有效。 
牛膽 鮮牛膽一個,加苦蔘 60克,龍膽草 30克共研為細末,做成蜜丸,每日兩次,每次 6克,開水沖服,對治療黃疸型傳染性肝炎有顯著療效。 
熊膽 熊膽 0.5克烘乾:加郁魚 10克,薑黃 10克,茵陳蒿 15克,水煎服,日服三次、治膽囊炎,膽結石和對黃疸型肝炎有較好療效。 
蛇膽 鮮蛇膽烘乾研末沖服,能清肝明目,鎮痛袪痰,治療咳嗽嘔吐,痰液阻滯,胸隔滿悶,氣喘等症。
本文轉載自2009/11/01"中華日報醫藥網"

2009年11月5日 星期四

羊蹄甲(清熱潤肺除濕殺蟲)

■文圖/胡德欽
別名:羊蹄藤、馬蹄豆。
形態:豆科小灌木,葉互生,葉片近圓腎形,先端開裂,全緣,莖分枝,總狀花序呈繖房狀與葉對生或頂生,花紫紅色或淡紅色,狹匙形,莢果矩形,先端偏。
性味:味苦澀,性平。
功效:清熱潤肺,除濕殺蟲,治咳嗽,肝炎,肺炎,消化不良,百日咳,跌打損傷,筋骨疼痛。
用法:
一、羊蹄甲根二兩,金櫻子,仙茅根各五錢,燉瘦肉
服,治夜尿多。
二、羊蹄甲根一至二兩,泡酒服,治筋骨疼痛。
三、羊蹄甲皮,遍地錦,葉下珠,牛腳銅,玉葉金花各 30公克,水煎服,治腹瀉,胃腸炎。
四、羊蹄甲根 20至 40公克,水煎服,治肝炎。
五、羊蹄甲葉,百部,豬膽(焙乾),各等量研末,每日三次,每次三分至一錢,空腹開水吞服,治百日咳。
 
本文轉載自2009/10/31"中華日報醫藥網"

食道炎的飲食療法

■王中
 食道炎是胃酸反流至食管引起的化學炎症,主要臨床表現為:胃灼熱和胸骨後燒灼、疼痛;多於進餐後,臥位或腹壓增高時出現;重者可於夜間痛醒,但服制酸劑可緩解症狀,反胃、返流物呈酸味或苦味,含少量食物;下咽疼痛,胸骨後梗塞感,問歇性下咽困難,多發生於開始進餐和攝入酸性或過熱食物;其原因是由於食管狹窄所致。嚴重者可出現吸入性氣管炎或肺炎,甚者可因潰瘍出血而危及生命。
 中醫認為,本病多為肝胃鬱熱所致,當以清肝瀉熱、和胃行氣、斂酸止痛為治。下面介紹幾則食療方,對食道炎有明顯療效,可參擇食用。
 1、白藥藕粉糊:純藕粉二匙,雲南白藥一克,白糖適量。先將藕粉加水少許和勻再加開水適量沖調攪勻,用又火煮至熟後,調入雲南白藥和糖。病人低枕含一口,仰臥緩緩咽下;再含一口,左側臥咽;再含一口,右側臥咽;再含一口,俯臥咽下;剩餘者,仰臥咽畢。漱口後,仍臥床勿起,一小時內勿飲水。此法每日進行二次,以午餐二小時及晚睡前三十分鐘服為宜,使藥物充分作用於患處。
 2、三七川速蜜:三七、川黃連各三十克,象貝五十克。蜂蜜一千克。將上藥研為細末,與蜂蜜調勻,每次三至五毫升,每日三次,飯後平臥緩緩咽下。一小時內勿飲水,二周為一療程,連續三到五個療程。
 3、半夏醋蛋:製半夏九克,雞蛋一枚、米醋適量。上藥與蛋共煮至熟(不加水)去渣取汁,將蛋去殼及黃,留蛋白與米醋混勻頓服。每晚一次,服至症狀消失為止。
 4、重樓豬肚:、重樓二十克,豬肚一個,先將重樓用清水浸透,塞入洗淨之豬肚內縫好,加清水二千五百毫升,文火炖至一千五百毫升時,去藥渣,將豬肚切片再放入鍋中煮沸,食肚喝湯,四天服一劑,連服三到五劑。
 5、烏賊瘦肉粥:烏賊骨十二克,瘦肉五十克,陳皮十二克,大米一百克。將藥裝入布袋,同大米同煮粥,等熟後去藥包,下肉片煮至熟後,加鹽調味服食,每月一劑。
 6、羊乳飲:羊乳二百五十克,竹瀝十五毫升,蜂蜜二十毫升,文火煮沸;候溫服用,每用一劑。
 7、枇葉蘆根茶:枇杷茶、鮮蘆根各十克,將枇杷葉刷去毛洗淨,同蘆根水煎取汁,代茶飲服,一日一劑。
 8、黃瓜蜜飲:黃瓜五條,蜂蜜一百毫升。將黃瓜洗淨切片,水煎取汁,調入蜂蜜調勻代茶服飲,一日一劑。
 

本文轉載自2009/10/31"中華日報醫藥網"

紅藍花 涼血行氣涼血行氣)

■立言
別名:鬱金香、鬱香、紫述香、草麝香、茶矩摩。
分布與產地:紅藍花原產亞細亞、歐洲、中亞、南非、台灣自西元一九○八年開始自日本引進,在一九六六年之後,才進口鱗莖中國全國庭園有栽培。
生態:紅藍花係百合多年生草本植物。鬱金香屬,其鱗莖、花、葉可供藥用。
紅藍花鱗莖卵形,有藻膜或纖維狀外保護,莖圓柱形,直立不分枝,葉三至四枚,在莖下方作互生排列,條狀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十五至三十五公分,寬二至七公分,先端漸尖、基部抱莖、邊緣有波曲、厚紙質。通常在春季開花、單頂花序、花冠鐘形或環杯、花被片六、雄花六枚、花藥基生、花絲基部廣闊、雄花與雌花等長,花柱三裂至基部,很短、反捲、子房矩圖形、果實蒴果三室、種子扁平或具狹翅、多數。
紅藍花每朵花的壽命約一禮拜而已,晴天時,白天開放閉,陰天呈開狀或不開,花色多有紅、橙、紫白、粉紅、桃黃紫白、紅紫白、暗紫(黑色)桃紅、紫紅、藍色等等。
採集及加工鱗球根三至七月地上部枯萎後採挖,枝葉在十一月至翌年三月開始採收,花就在一至五月採收,鱗莖採收後直接貯存,使用時洗淨,乾品採收除雜質,切片晒乾使用成備用。
成分與藥理藥巷全有脂肪油,十八碳二烯酸,穀甾醇,菜油甾醇,花含有矢車菊雙苷、水楊酸、精氨酸、花青素、矢車苷之、飛燕草苷,鬱金香鹼等等,紅藍花香苷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芽胞桿菌與皮膚直菌有抑制作用。
功效與主治:紅藍花味苦、辛、性平或溫、無毒,具有涼血行氣,破瘀生肌之效,球根主治血稜積鬱,心腹長久惡氣不消,惡血症、尿血及創傷等症,用量三至八克,若用於鎮靜藥用量二至五克,花能除臭作香劑。禁忌陰虛而無瘀禁多服用。


本文轉載自2009/10/30"中華日報醫藥網"

2009年11月1日 星期日

蘆笛竹(清熱化濕、降壓退火)

■立德 
又叫:蘆竹、蘆竹根、蘆荻竹。 
來源:蘆笛竹係禾本科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蘆竹屬,其根狀莖可入藥使用。 
產地:蘆竹根分布在中國大陸華南,西南各省及湖南、湖北、浙江、江蘇、福建、廣西、廣東與台灣等地生在河岸、池塘邊、清邊等地野生。 
形態:蘆笛竹高達二至三公尺,根狀莖粗壯橫走,節上坐鬚根,桿圓柱形,十點,葉鞘長在葉間,包住桿、葉舌膜質,其桿方製笛吹歌曲故叫蘆笛竹,葉單血,互生,長橢圓形披什形,或卵狀長披什針形,長達五十至八十公分,寬達五至七公分,邊緣全緣粗糙,兩面無毛,花是圓錐花序,頂生長達四十至六十公分,有多枚細長上升的分枝,小穗紫色成熟後變紫白色,雄蕊四枚,雌蕊一枝,子防的柱頭羽毛狀。花果期八至十二月。 
採集:蘆笛竹在秋冬採收、洗淨、趁鮮切晒乾應用之。 
性味與效能:蘆笛竹味微苦,甘性寒或涼。具有清熱化濕,止渴養陰、降壓、退火等功效。 
主治:濕熱黃疸肝炎、熱病口渴、小便赤黃、高血壓、頸暈眼花、尿路感染、流行性感冒等症用量二十至三十克。 
用法:
1、治熱病口渴:蘆笛竹根,六角英,葛根各三十克水煎服用或蘆竹根,白茅草根,鳳尾草,小本黃花蜜菜各適量水煎服用。
2、治小便赤黃:蘆竹根,白茅草根,五斤草各三十克水煎服用。
3、治流感、感冒、高熱不退:馬纓丹根,蘆竹根各三十克水煎服用或蘆竹根,石解,愛冬,天花粉各十克,乾地黃十五克水煎服用。
4、熱病傷陰口渴:蘆笛竹根,石解愛門冬各十五克,鮮地黃三十克,天花粉,桑椹葉、沙參各十二克水煎用。
5、高血壓眼目眩、頭暈:蘆竹根、菊花各三十克水煎服用。
6、尿路感染:蘆笛竹根,五斤草、蘆心草、腎厥各十五克水煎服用。
7、濕熱黃膽肝炎:鮮蘆竹根五十克、烏韭十五克、白茅根、雞眼草、馬蹄金馬蘭各十克水煎服用。 

本文轉載自2009/10/29"中華日報醫藥網"

守宮木(消腫止痛,潤肺止咳)

■文圖∕胡德欽 
別名:七美樹、樹仔菜、減肥菜。 
形態:大戟科常綠灌木、葉單葉、互生、葉片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全緣、具柄、花單生、雌雄同株、單一或數朵生於葉腋、蒴果扁球形。 
性味:味酸微辛、性涼、有毒。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潤肺止咳、利尿消脹、降血壓、洽咳嗽、止血、止痢、跌打傷、大便出血。 
用法:
一、守宮木頭三至四兩、半酒水燉排骨服、治跌打傷。 
二、守宮木葉適量,煎水外洗患處、治疥瘡。 
三、守宮木頭一兩、雞屎藤二兩、煎水燉豬小腸服治咳嗽。 
四、守宮木鮮嫩枝葉洗淨,兌水磨汁服、治大便出血。 
五、守宮木二至三兩、水煎服、治高血壓。 
六、守宮木嫩枝葉妙食、味道鮮美、但不宜生食、民間流傳具嫩枝葉絞汁服、有減肥功效、但多服如有身體不適中毒現象、請立即送醫治療。

本文轉載自2009/10/28"中華日報醫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