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7日 星期五

貼敷穴道 告別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又稱鼻敏感,是種成因複雜的上呼吸道疾病。症狀與感冒類似,主要是眼睛搔癢、鼻部癢、鼻塞、流鼻涕、打噴嚏和流鼻水等,間歇性反覆發作;發作時鼻粘膜蒼白水腫,甚至引起全身性蕁麻疹。嚴重可能會演變成鼻竇炎、哮喘。
 過敏性鼻炎是人體免疫機制的排斥反應,成因很多,主要成因有先天性氣管疾病,使鼻腔對天氣變化、花粉、塵埃或特定致敏原產生過敏反應。另外還有後天性致敏原因,如空氣污染、藥物、花粉等過敏原刺激致病。也有些神經性疾病誘發過敏性鼻炎如抑鬱症等。
 過敏性鼻炎類似中醫文獻「鼻鼽」範圍。鼻鼽首見於「內經」,病因為外屬風寒侵襲,內為脾腎氣虛,肺衛不固。症狀表現在肺,根本在於脾腎虧虛。因肺氣虧虛,皮膚對環境調節適應不好,肺失通調,清肅無權,故鼻竅不通,水濕停聚。肺氣的充實,有賴於脾氣的營養做妥善輸送和腎氣攝納。
 常見治療有:肺氣虧虛、抵抗力低下,鼻癢噴嚏,鼻塞清涕,晨起稍遇風寒便發作。鼻腔粘膜蒼白水腫,雙下鼻甲尤甚,鼻內清稀分泌物,舌質淡,舌苔白,脈虛弱。中藥可用桂枝湯合玉屏風散加減。
 小孩因臟腑嬌嫩,應避免辛燥傷正氣,宜用參苓白朮散加紫苑、蒼耳子、蟬蛻,取其健脾滲濕、益氣調中、袪風通竅的功效。
 中醫貼敷法是通過藥物對穴道的刺激作用,達到溫通經絡,調節臟腑陰陽平衡,穩定體內系統,改善過敏體質以治本,簡便有效。三伏天貼敷法以白芥子、細辛、甘遂共研細未,薑汁調制成藥餅,用膠布圓定貼敷於雙側肺俞、風門、大抒、膏肓、腎俞、脾俞穴,每次選 3穴,交替使用,每次貼 1至 3小時除去。
 按摩法,以食指指腹由鼻翼旁迎香穴沿鼻唇溝向著鼻翼的方向輕輕按摩,按摩盡處即鼻通穴(兩側鼻骨下的凹陷處,鼻唇溝與鼻翼的交會點),按到鼻通穴時約停留一秒鐘放手,此時應略有酸脹的感覺,重覆此按摩動作約 30下,使局部有發熱感,每晚睡前和早上起床前各 1次。
 藥膳食療方面,可選用黃耆、蓮子、西洋參、枸杞、新鮮山藥、茯苓、薏仁、芡實等,健脾益腎美味的藥材與食物煮食或煎湯飲用。如:四神湯、蓮子羹、山藥排骨湯、參耆枸杞茶等。
 為減少鼻敏感發作及緩和病發的症狀,必須從日常生活習慣開始,保持環境清潔,乾爽及空氣流通;避免使用地毯或厚窗簾布,另外避免種植開花植物,減少花粉所致鼻敏感;避免接觸動物毛髮皮屑,避免精神壓力、緊張情緒和過度疲勞、容易誘發鼻敏感,充足休息也很重要。
 (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趙翰林提供,記者陳佳伶整理)
本文轉載自2014/03/07"中華日報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