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3日 星期五

放鬆心情、規律作息、多運動 擺脫眩暈

 眩暈是許多疾病共有的症狀,是一種有「動感」的頭昏,即病人會感覺到自己或周遭景物在旋轉、搖動或跳動。
 眩暈可分為兩大類:周邊(耳性)眩暈和中樞性(腦性)眩暈。耳性眩暈,如梅尼爾氏病、迷路炎等,如果伴有耳症狀(例如聽力障礙或耳鳴),則可能是內耳性眩暈。腦性眩暈,如腦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腦病等,如果伴有其他中樞神經症狀(例如單側身體輕癱或感覺異常、複視、視力障礙、顏面感覺異常、發聲異常、吞嚥困難、運動失調、持續性頭痛、嘔吐等),則是屬於中樞性眩暈。
 本病在中醫古籍中有多種名稱,例如:眩冒、眴仆、癲眩、掉眩等。中醫治療眩暈的特色在於分別證型,對應不同證型給予不同用藥治療。
 例如患者常感覺頭暈脹痛,煩躁易怒,面紅耳鳴,口乾苦,這種類型屬於肝陽上亢型,中醫治療著重平肝潛陽,常用中藥如天麻、鉤藤、石決明等。如果患者眩暈的症狀一轉動則加劇,且遇過度勞動則容易發作,伴隨有面色及嘴唇色白,倦怠乏力,則屬於氣血不足類型,則可用黃耆、西洋參、枸杞、紅棗等。
 另外,例如症狀為頭暈頭重,常常胸悶,胃口不好,易有惡心感甚至嘔吐,常覺身體沉重感,或者嗜睡等,則屬於痰濁中阻型眩暈,中醫則強調健脾胃、燥濕,中藥可用陳皮、白朮、茯苓、半夏等。
 眩暈患者平常應注意:
  1.避免情緒精神刺激,放鬆心情,減輕工作量,維持規律、平靜的生活作息。
  2.勿過度進食,因為患者可能會嘔吐。
  3.身體的動作不要太大,要慢慢移動。
  4.避免食用含有高鹽或高糖成分的食品。
  5.避免含有咖啡因的液體與食品(譬如咖啡、茶、巧克力)。
  6.限制飲用酒精量。
  7.養成固定運動習慣。
  8.按時服藥,治療期間儘量在家,減少外出活動。
  9.如有高血壓、糖尿病,須嚴格控制血壓及血糖。
 眩暈由於病因不同,臨床表現、轉歸及預後也有差異。有這類症狀的病人,仍需找出可能的病因並接受適切的治療,把握治療的黃金時間才是正確之道。
 (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簡珮珊提供,記者陳佳伶整理)
本文載自2013/12/31"中華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