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7
黃連讓人聯想到的第一印象就是苦和「良藥苦口」,臨床上除非不得已,非常不願意開苦藥給患者服用,不過只要是實熱症、熱在中焦及感染性腹瀉、水瀉幾乎是必用之藥。使用黃連須注意終病即止,否則會剋伐脾胃陽氣,對身體會有不良的影響。
黃連是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黃連三角葉黃連或雲連的根莖。目前野生已少見,大多數為人工栽培為主,於秋季採收,乾燥備用,隨著病症需要可生用、清炒用、酒炙、薑炙、吳茱水炒用;主要產地有四川、雲南、湖北等。
其味苦,性寒,歸心、入肝、胃及大腸。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療瘡殺蟲。主治:心火亢盛,心煩不眠,下血,濕熱痞滿, 嘔吐瀉痢,高熱神昏,目赤吞酸,痞滿嘔逆,脘腹脹痛,消渴黃疸,口苦口乾,目赤吞酸,舌靡口瘡,牙齦腫痛,癰疽瘡毒,外用濕疹、濕瘡、中耳炎、耳道化膿,燙火傷等。
黃連主要功效在於小蘗鹼(黃連素),黃連含有大量的生物鹼,主要有小檗堿,表小檗堿、黃連堿、甲基黃連堿、藥根堿、非洲防己堿、掌葉防己堿、木蘭花堿、阿魏酸、黃柏酮、黃柏內脂、綠緣酸等。
現代藥理學證實,黃連具有非常廣的抗菌普,這就是為何黃連可以治療各種腹瀉感染、高熱疾病的原因,其中對於痢疾桿菌抑制作用最強,這樣就可以理解為何中醫除了五更、胃瀉及寒瀉外,幾乎所有腹瀉、腹痛的處方中都有黃連的蹤跡。黃連能增強白血球的吞噬能力,還有降壓、利膽、鎮靜、鎮痛、解熱 抗利尿作用;對於子宮、胃腸、膀胱、血管平滑肌有緩解鬆弛作用;小蘗鹼及其衍生物也有抗癌的作用。
黃連味苦、氣寒,氣味皆厚,可升可降,陰中之陽也,能瀉心火,除脾胃中之濕熱,善治熱鬱中焦,煩躁噁心,溫溫欲吐,為治心下痞滿必用之藥,故仲景治九種心下痞,五種瀉心湯皆用之,如《珍珠囊》所述:「其用有六:瀉心火,一也;去中焦濕熱,二也;諸瘡必用,三也;去風濕,四也;治赤眼暴發,五也;止中部見血,六也。」。由上可知黃連是治目及痢要藥,古方治痢之方如香連丸《太平聖惠方》(木香、黃連)。薑連散《普濟方》(乾薑、黃連)。左金丸《疾病專科錄入》(與吳茱萸共用)。皆一冷一熱,一陰一陽,寒因熱用,熱因寒用,君臣相佐,陰陽相濟、互補,無偏盛之害,為運用最為巧妙之方。如需長期服用,宜請教中醫師。(上)
(作者為私立大仁科技大學助理教授、高雄市立中醫醫院特約醫師)
黃連苦寒清熱燥濕更勝黃芩
■文/呂晃禎2016-09-14
黃連為治療濕熱瀉痢要藥,擅長清除脾胃大腸濕熱,清熱燥濕之力勝於黃芩。常用於胃腸濕熱,瀉痢嘔吐,中焦濕阻,氣機不暢,惡心嘔吐,脘腹脹滿,對於清中焦濕火鬱結效果更好,常與半下、乾薑、黃芩等藥同用,如半下瀉心湯。 治療輕症的濕熱瀉痢,往往單味使用即有療效。若是瀉痢腹痛,裏急後重,則與木香共用,如相連丸。若下痢膿血,則配伍肉桂、白芍、當歸、木香等藥共用,如芍藥湯。如瀉痢身熱,則配與黃芩、甘草、葛根等藥共用,如葛根芩連湯。
黃連大苦大寒,能瀉火解毒,清心經實火,常用於口渴口苦,高熱煩躁,熱盛火熾之症,若三焦實火熱盛,高熱煩渴,躁鬱不安,常與黃芩、黃柏、梔子等藥同用,如黃連解毒湯。倘熱火熾盛,水虧火炎,陰液損傷,口乾舌燥,心煩不眠,則伍配白芍、阿膠、黃芩等藥共用,如黃連阿膠湯。
其性味苦寒,清熱燥濕,瀉火解毒,能治一切實火之症,善於治療疔瘡腫毒;治癰疽疔瘡,腫毒積聚,常與連翹、黃芩、梔子等藥同用,如黃連解毒湯。皮膚濕瘡淋漓,耳中發炎、耳道流膿,可單用或配與枯礬、冰片等藥外敷。黃連善除中焦濕熱,能清胃火,對於胃火熾盛之嘔吐,常與竹如、橘皮、半下等藥共用。治療上牙床腫痛之胃火熱勝,則伍配石膏、升麻、丹皮等藥同用。若肝火犯胃,肝胃氣不和,嘔吐吞酸,脘腹脹滿,脅肋疼痛,則與吳茱萸同用,如左金丸。
黃連苦寒易傷腸胃升發之氣,若非火熱實症絕不可用,而且必須中病即止,不可過服。一般用量以~15克為原則,湯劑5~15克,研粉吞服2~3克,可早晚服或一日三次皆可;外用以適量為度。
隨症候需有各種不同的炮製方式,功效也會有差異;如炒用能降低黃連寒性,適用於體虛內寒體質又夾雜中焦濕熱之人;薑汁炙用能清胃止嘔;酒炙能清上焦之火;用豬膽汁炒用,能瀉肝膽實火。食積成火,黃土炒用;止瀉,壁土炒;熱結在下,朴硝拌炒;血中伏火,乾漆拌炒。
門診中常遇到孕婦吃黃連吃到已口淡、多涎還在吃,其實這已過度服用。原則上懷孕時吃黃連是正確的,主要原因是一個人的生理機能,有兩個人在代謝,只要母體健康生理機能代謝得過來,也不一定非要吃黃連不可,服用時機是只要有口渴、乾舌燥、甚至口苦時,就適合服用,當口渴、口乾症狀消失就必須停藥,再吃就過量。這就是中病即止之意。
黃連大苦大寒,過服久服易傷脾胃,肺胃虛寒者忌用,苦燥之藥易傷津液,陰虛口渴津傷之人慎用。舉凡虛症皆應慎用,如病人血少氣虛,脾胃薄弱,血虛引起的驚悸失眠,或兼燥渴煩熱,產後不眠,血虛發熱,瀉泄腹痛,小兒痘瘡,陽虛作瀉,老人脾胃虛寒作瀉,陰虛之人天明溏瀉(五更瀉),真陰不足內熱煩躁諸症皆不宜。如需長期服用,應請教中醫師。
(下)
(作者為私立大仁科技大學助理教授、高雄市立中醫醫院特約醫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