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0日 星期一

中藥小常識:方劑中藥與藥的關係

■王鼎源
 中藥方劑不是簡單的將各味藥堆砌在一起,其藥效也不是簡單的功效相疊加,而是充分考慮到人體病理的若干特點所組成的藥方。各藥間有相得益彰、相輔相成的內在聯繫。既相互輔助,又相互制約。所以「藥有個性之特長,方有合群之妙用」。
 這種藥與藥之間的相互關係,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項:
 相須:性能功效類似的藥物配合使用,可以增強原有療效。其共同的效果大於兩味藥單用的功效,如石膏與知母,金銀花與連翹。
 相使: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類似之處的中藥相配伍,能強化主藥某方面的功效。例如清熱與瀉火時,以主藥黃芩配大黃,大黃可增強黃芩的清熱之功。
 相畏、相殺:相畏是指一種藥的毒副作用,可被另一味與之相配伍的中藥所降低或消除;相殺的意義與之類似,不過主體正好相反。例如生黃可以降低半夏的毒性,就可稱;半夏畏生薑,或生薑殺半夏毒。
 相惡、相反:這是應該避免的兩種配伍方式,兩藥配伍,導致功效降低,稱為相惡。例如人參與蘿蔔、萊菔子;相反是兩種相配伍的中藥會產生毒性或副作用,例如中藥「十八反」中的若干藥物。
 中藥的複方和配伍是中藥的一大優勢,中藥含有各種針對致病因素的成分,也含有調節人體平衡的成分,甚至一些必要的特殊營養成分。如人參、黨參中的有機錯、黃耆中的硒,豬苓、茯苓中的多糖體等。每一味中藥的生理活成分,少則數種,多則以百計。再由這些中藥組成複方,這種以藥之「複雜」對人體疾病之「複雜」的對等協調的用藥模式,會對人體產生綜合性的整體治療作用、調節作用。

本文載自2012/08/18"中華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