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日 星期四

吃藥膳擺脫痛經!

 根據美國家庭雜誌分析,痛經一般好發在青春期女性、減重者、容易焦慮憂鬱者、社會環境支持不良、月經量過多、從未生育者、吸菸史者,如果患者能從根本改善,中醫將更充裕著手治療。
 中醫看待痛經主要是從體質變化的角度著手,所謂「不通則痛、不榮則痛」,即是認為經絡氣血不通暢、臟腑寒熱失調有關,分成氣滯、血淤、寒凝、溼熱淤阻、腎虛宮寒、氣血虛弱等證型。
 可用針灸來改善痛經,選擇的穴位通常有︰神闕、關元、氣海、太衝、合谷、足三里、三陰交等穴。
 同時,根據「藥食同源」的原理,患者也可以在家自行烹煮藥膳,體質寒凝型為椒薑羊肉湯、當歸艾葉蛋;溼熱型為絲瓜蓮藕湯、甘蔗赤小豆湯;氣血虧虛型用耆歸海鮮湯、洋參豬心、花生枸杞雞蛋湯;肝鬱氣滯型用白芍豬肝湯、佛手玫瑰飲。
 建議患者應少吃生冷,避免受寒,尤其注意經期的保暖,以免經脈凝澀、血行受阻,更不宜激烈運動、過重體力勞動,以防止傷及筋骨或造成氣血虧虛。抽菸、喝酒更須避免,才不會加重痛經的症狀。
 由於痛經的原因眾多,以中醫的觀點是從臟腑病變到氣機不暢都有可能,所以切忌自己亂服成藥或進補,交給專業的中醫師評估調理,好朋友的造訪,將不再是每個月都要經歷的惡夢。
(衛生署台南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梁君瑋提供,記者翁順利整理)
本文載自2013/08/01"中華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