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06-25
胃炎,是現代人常見的疾病之一。胃炎的定義為胃黏膜組織因各種原因發生炎症反應,且炎性細胞增加,其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目前已知感染幽門螺旋桿菌與慢性胃炎關係密切,其他如酗酒、吸菸、十二指腸液逆流、自身免疫、藥物及飲食因素等,也可引起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缺乏特異性的臨床表現,多數表現為上胃腸道消化不良症狀,如上腹部飽脹、無規律的隱痛、胃灼熱感、食慾減退、進食後上腹部不適加重等,少數患者可能伴有乏力及體重減輕等全身症狀。若伴有胃黏膜糜爛時,大便潛血可呈陽性,嘔血和黑便較為少見,部分患者亦可能無症狀。
本病屬於中醫學的「胃脘痛」、「痞滿」等範疇,臨床上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給予辨證論治,常見的類型有:
1.食滯傷胃型:常見患者腹脹,惡心嘔吐,胃酸逆流,便秘伴有腐敗異臭,治療宜健脾和中、消食開胃。藥用白朮、茯苓、神麴、雞內金、麥芽、炒萊菔子等。
2.脾胃虛寒型:症狀常見食慾不振,嘔吐酸水,上腹隱隱作痛,遇寒加重,得暖則輕,餓時疼痛加劇,進食稍減,大便稀溏,精神疲倦乏力。治療宜補中益氣,健脾溫胃。藥用炙黃耆、黨參、白朮、茯苓、山藥、扁豆等。
3.胃陰虧虛型:患者胃部灼熱疼痛,嘈雜不適,雖饑餓但食慾差,口乾渴,大便艱澀。藥物可用沙參、玉竹、白芍、麥冬、天花粉等。
4.肝郁犯胃型:患者胃部隱痛,兩脇撐脹疼痛,噯氣頻頻,時有泛酸,食慾減退。藥物可用柴胡、白芍、香附、枳殼、佛手、蘇梗等。
5.濕困脾胃型:患者胃部悶脹,吃不多即感肚子脹,口淡無味,渴而少飲水,腸鳴轆轆,大便稀溏,身重乏力,困倦懶動。藥物可用薏苡仁、蒼朮、茯苓、雞內金、藿香、佩蘭、白蔻仁、厚朴、菖蒲、半夏、陳皮、乾薑等。
少吃油炸醃漬生冷食物
有慢性胃炎的飲食上要注意以下原則:
1.少吃油炸食物:這類食物不容易消化,會加重消化道負擔,多吃會引起消化不良,還會使血脂增高,對健康不利。
2.少吃醃漬食物:這些食物中含有較多的鹽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吃。
3.少吃生冷及刺激性食物:由於生冷和刺激性強的食物對消化道黏膜具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瀉或消化道炎症。
4.規律飲食:有研究表示規律進餐,有助於消化腺的分泌,利於消化。
5.定時定量:要做到每餐食量適度,每日三餐定時,即到了規定時間,不管肚子餓不餓,都應進食,避免過饑或過飽。
6.溫度適宜:飲食的溫度應以「不燙不涼」為原則。
7.細嚼慢嚥,以減輕胃腸負擔:對食物充分咀嚼次數愈多,隨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對胃黏膜有保護作用。
8.飲水擇時:最佳的飲水時間是晨起空腹時及每次進餐前一小時,餐後立即飲水會稀釋胃液,用湯泡飯也會影響食物的消化。
9.注意防寒:胃部受涼後會使胃的功能受損,故要注意胃部保暖不要受寒。
10.避免刺激:吸菸使胃部血管收縮,影響胃壁細胞的血液供應,使胃黏膜抵抗力降低而誘發胃病,因此最好不吸菸及少飲酒,少吃辣椒、胡椒等辛辣食物。
(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李啟光提供,記者陳佳伶整理)
本文轉載自2015/06/25"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