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04
腰痠背痛是現代人普遍存在的困擾,通常一般的痠痛在休息或者敷貼適合的藥布後,疼痛即會自行緩解。如果疼痛持續3天未見舒緩,甚至越來越嚴重的話,建議找醫師診斷治療。
從中醫的觀點,痠痛的種類可分為寒、熱、虛、實四種。舉例來說:搬重物時不慎閃到腰,造成急性腰痛,或是早上起床時突然發現脖子落枕,此類疼痛多屬於實症的痠痛;若為老人家肌肉及關節退化,反覆痠痛,則多屬於虛症。
另外,長時間使用手部肌肉,例如鋼琴家、文書工作者、廚師、作業員、家庭主婦等,或是使用下肢肌肉,例如運動員、舞蹈工作者,則多是虛實夾雜的痠痛。
中醫治療痠痛實症者需要用瀉法,消炎止痛;虛症者則要強筋壯骨,改善循環,症狀才會獲得改善。
中醫治療方法有以下幾種:
1.針灸:針灸可以調整經絡氣血循環,也可以放鬆局部肌肉,減輕疼痛感。
2.拔罐、滑罐:常用於肩頸肌肉緊繃痠痛。拔罐時藉由刺激人體絡脈,使血管擴張、加速血液循環,把局部因循環不佳的瘀血快速代謝吸收,來達到止痛效果。
3.推拿:使用各種不同手法,例如按法、摩法、滾法等,在穴位或局部肌肉上推拿,可以放鬆局部肌肉,促進血液循環。
4.薰洗:藥洗是由多種中藥材、加上米酒泡製而成,具有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消腫止痛、活絡筋骨等療效。
5.內服藥:根據急性期、慢性期,或是寒熱虛實等不同的痠痛來選擇藥物。例如:清熱涼血的大黃、黃柏等,或是活血化瘀的川七、薑黃、桃仁、紅花、牛膝等,都是可以緩解痠痛的常用藥。
在疼痛急性期時,若是疼痛劇烈,不須忌諱服用消炎止痛的西藥。現代醫學在研發非固醇類的消炎止痛藥有長足的進展,對腸胃道刺激的副作用已降低許多,前提是必須在醫師處方下使用。
民眾平時在家裡可做適度的運動來改善疼痛,運動的種類方式及運動量則必須因人而異。運動可以訓練肌肉的強度,增加關節的耐受性,也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要留意隨著體力降低及年齡增長而適時轉換運動種類,可以加上護具來穩定與支持關節,達到局部保暖及改善循環,減少疼痛的發生,平常多運動伸展筋骨,才能讓痠痛遠離不上身。
(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唐玫珊提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