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3日 星期一

9種人易便秘

 台灣約有 100萬人為便秘所苦,每個人解決便秘的方法不一,效果也因人而異。若以中醫觀點處理,在求得排便順暢後,更可透過不同體質的調理達到長期維持療效的目的。
 誰會經常便秘呢?以中醫的觀點觀察,常見的便秘族群有以下幾種:
  1、妊娠期婦女:治療應以養血潤下為主,不宜妄投苦寒通下之藥而徒傷中氣。常用中藥包括生地、熟地、何首烏、當歸、白芍等可滋陰養血潤燥;或柏子仁、火麻仁等可潤腸通便。
  2、長期吸菸:「肺為嬌臟」且「肺與大腸相表裡」,因煙塵性燥而易傷陰液,燥熱又傷肺,引起排便功能失常。常用杏仁、蘇子、萊菔子、瓜蔞仁等可宣肅肺氣、潤燥滑腸。
  3、服用抗精神病藥物:抗膽鹼藥物使腸道蠕動減慢,常有煩躁不安的現象。
  4、愛吃肉類及辛辣厚味(實秘):胃腸積熱,造成腸燥便結,常見大便乾燥、面赤身熱、惡熱喜冷、口乾、小便黃赤,可用麻子仁丸治療。
  5、個性易緊張或情緒抑鬱(氣秘):氣機鬱滯,造成大腸傳導失職,常見大便乾結且排出不暢,並伴隨脘腹脹滿,可用六磨湯治療。
  6、內分泌失調女性(血瘀秘):瘀血阻滯,大腸蠕動失常,出現月經不調、面黯、舌質紫暗有瘀點,大便較乾或伴隨痔瘡;可使用血府逐瘀湯治療。
  7、大病、久病、長期臥床或老年人手術後(氣虛秘):脾肺之氣已虛,大腸傳導無力,常見大便多日不行、氣短,便質一般不乾結,可使用補中益氣湯治療。
  8、貧血、大失血、婦女產後(血虛秘):體質屬於血虛津少,腸道因而失潤,大便次數雖基本正常,但大便燥結如球,伴隨頭暈心悸、眠差等症狀,可使用潤腸丸治療。
  9、老年患者(陽虛便秘):體質轉為脾腎陽虛,脾胃與腸道運化無力,便質雖未必乾,但大便艱澀而難以排出,並伴隨畏寒肢冷、小便清長等,可使用右歸丸治療。
(台南市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醫師唐偉誠提供,記者翁順利整理)

本文載自2013/05/28"中華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