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1日 星期一

誤食綠褶菇中毒上吐下瀉  

中央社/台北6日電
2015-12-06
 台灣環境多雨潮濕,適合菇類生長。過去常說鮮豔野菇含毒,但食藥署表示,月前南投有寺廟志工採摘外表看似可食的菇類食用後不適,送食藥署驗出是誤食白色有毒的「綠褶菇」。

 食藥署研究檢驗組技士林澤揚表示,今年中南投一間寺廟志工在菜園採摘雨後長出來的野菇當早餐食材炒來吃;不料在食用2小時內,陸續出現惡心、嘔吐、腹絞痛、腹瀉及頭暈。

 林澤揚說,患者就醫治療同時詢問飲食史,醫院通知衛生局並將野菇檢體送到食藥署,透過分子生物學DNA鑑別,確認是誤食有毒菇類「綠褶菇」引發中毒。

 林澤揚指出,台灣每年都會發生民眾因採食野菇料理致食物中毒案,過去常認為鮮豔色澤的野菇有毒,其實不鮮豔的菇類也可能有毒,常與可食用的菇類混淆。

 林澤揚說,綠褶菇的菌蓋初為半球形,成熟時褐色表皮裂開,除中央較密集,餘皆成斑點狀分散,露出白色海綿質菌肉。菌褶初為白色,之後逐漸轉為黃綠色,所以稱為「綠褶菇」。

 綠褶菇的型態、色澤與可供食用的白色雨傘菇與雞肉絲菇相似,常被混淆。不同點是綠褶菇底部菌褶於早期會由白色轉為黃綠色,且當菌體受損時會轉為褐色,這是可辨識的重要特徵。

 林澤揚說,綠褶菇多生長在低海拔闊葉樹林地、草地或農地,在台灣平原地區相當普遍,其含有腸胃毒素,誤食後1~3小時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血便及脫水等腸胃炎型中毒症狀。

 食藥署建議,不要自行採摘或食用不明野菇;若想吃但無法確定是否有毒,不要一次料理全家或多人份,先煮一些嘗小口評估是否有嘴麻、口腔不適症狀,若出現不適則應避免再食用。若因食物中毒出現不適時,應儘速就醫並保留檢體,以利後續正確診斷與治療。

本文轉載自2015/12/06"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