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0日 星期三

茯苓 除濕聖藥

■圖文呂晃禎
2015-12-16
 茯苓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是寄生在松樹根部的真菌,藥用部分為乾燥菌核體中間的白色部分。 

 茯苓自古被視為「中藥八珍」之一,是著名的大宗中藥材,已有2000多年的藥用歷史,在醫療上運用廣泛,為健脾和胃,利水滲濕必用之劑,其藥性平和,被譽為「除濕聖藥」,臨床常用於心神不寧、心動悸、小便不利、咳嗽痰飲、脾虛腹瀉等,近年來更將茯苓當做輔助治療癌症的藥物之一。

 茯苓其味甘、淡,性平,歸心入脾、腎三經,有滲濕利水和胃健脾,寧心安神之功。主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嘔噦吐逆,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悸不安,健忘失眠,遺精白濁。為婦女及老人、小孩的補養佳品。

 由於茯苓甘淡平補,作用和緩,無寒熱偏頗之弊,因此不論寒熱虛實的各種水腫皆可使用,如表邪不解,隨經入腑之膀胱蓄水證,或水腫、小便不利,多與豬苓、白朮、澤瀉等藥共用,如五苓散《傷寒卒病論》。若水熱互詰,陰虛小便不利水腫,可與阿膠、滑石同用,如豬苓湯《傷寒論》。倘脾腎陽虛水腫,則配伍附子、生薑同用,如真武湯《傷寒卒病論》。

 茯苓除滲濕利水,另一個主要功效是健脾胃、補中氣,如脾胃虛弱,食少納呆,疲倦乏力,則與人參、白朮、甘草同用,如四君子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治卒嘔吐,心下痞,隔間有水,眩悸者,如小半下加茯苓湯《金匱要略》。倘脾虛腹痛,泄瀉便溏,則配與薏苡仁、白朮、山藥等藥同用,如參苓白朮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茯苓與茯神一樣能夠治療心悸、失眠諸症,有益心脾,安神寧心之效;如心脾兩虛,氣血不足之心神不寧,常與遠志、黃耆、當歸、福肉等藥同用,如歸脾湯《濟生方》。如水氣凌心之心悸,則與桂枝、生薑、白朮同用,如茯苓甘草湯《傷寒論》。

 古人稱茯苓「四時神藥」,功用廣泛,不論任何地域、季節,只要與各種藥物伍配得宜,不管是寒、濕、風、溫、痰等諸集,都能發揮功效。

 茯苓除可內服外,外用也是美容上品,不只可祛除黑色素,還能健脾和胃,寧心安神,古代醫家認為茯苓能化解黑斑瘢痕,如能與蜂蜜配合使用,既能營養肌膚又可淡化色素斑點,茯苓藥性平和,不易產生過敏反應,自己如果會做面膜,應該是不錯的選擇材料。

 營養學家曾對慈禧太后的長壽補養藥方整理分析,發現補益的中藥共64種,使用率最高的竟然是茯苓;近年研究發現,茯苓多糖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提高抗病力,有預防疾病,延緩衰老作用。

 茯苓一般用量以3-15克為原則,由於有淡滲利濕之性,因此,如陰虛而無濕熱,虛寒精滑,氣虛下陷者應謹慎使用。

 茯苓是食藥兩用常用的藥膳材料,如茯苓麥冬粥《太平聖惠方》:茯苓、麥冬各15克,粟米或梗米100克,二藥先煎取濃汁,粟米或梗米加水煮至半熟,在加入藥汁同煮熟即可。可治療心陰不足,心胸煩熱,驚悸失眠,口乾舌燥。

 茯苓紅棗粥:
 茯苓30克、紅棗20個、梗米100克,茯苓研末,紅棗去子與梗米同煮,煮至米熟後再加入茯苓熬成粥即可。可治療皮胃虛弱,飲食減少,腹瀉便溏等症。
(作者為私立大仁科技大學講師、高雄市立中醫醫院特約醫師)

本文轉載自2015/12/16"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