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8日 星期五

聖生梅 (止血止痛,生津止渴)

■平淡
又叫:楊梅、機子、樹梅、珠紅。
生長習性:生於山坡雜木林,野生或栽培。
生態:為楊梅科楊梅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花細小, 3~ 4月開。 5、 6月結珠之核果,成熟時深紅色。
主要成分:根,樹皮含有楊梅樹皮苷,鞣質,果有糖類及有機酸。
藥用部份:根、樹皮及果實
採收加工:根、樹皮全年可採收去粗皮,切片,曬乾備用,果夏季採集鮮用,鹽漬備用或乾用。
性味:根、樹皮味苦,性溫。果味酸甘,性平。
功用:根、樹皮具有止血止痛,袪風散瘀;果實具生津止渴。
應用方法。
1.痔血:樹梅根 60克水煎服用或機子樹皮、鮮馬齒見各 30克,地榆、元寶草各 12克水煎,分 3次服用,連服 5日或炖冰糖適量服用。
2.胃腸脹滿:楊梅果適量醃食鹽備用,越久越好,使用時取數顆泡開水服用。
3.胃、十二指腸潰瘍:聖生梅根皮、青木香各等量共研末製成蜜丸,每日服兩次,每次 10克或楊梅根、桂花根,鹽橄根各 30克,李仔根 20克,豬赤肉適量水炖,赤肉熟,分次服用,
4.胃病、胃痛:聖生梅根、桂花根、橄欖根、香回根、木棉根、茄苳根各 30克水煎。
本文轉載自2014/08/08"中華日報醫藥網"



楊梅(理氣、止血、化瘀)
■孔弟子
 別名:朹子、聖僧、白楊梅、樹梅。
產地:自生於華南、台灣、海南山區諸島。
 形態:楊梅為楊梅科之多年生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株高大許,小枝被灰色短柔色、葉革質、螺旋著生,倒卵狀長橢圖形,長 2到 5公分,寬 1到 2公分。葉緣稍內捲,全緣或上半部有疏鋸齒,葉柄極短,主,支脈清晰色淡黃,雄柔荑花序,長約 1.5公分,雌柔荑花序長約 1、 2公分:核果橢圖球形,長約 0.7公分、徑約 0.5公分,熟時紅色、肉汁質、甘美、可生食。
 藥用部分:楊梅之實,核仁、樹皮及根曬乾後皆可入藥,用量約 2錢。
 藥效:楊梅之果實:甘酸、溫。有去痰止嘔噦、消食下酒、止渴和五臟之功:核仁則治腳氣:樹皮及根可治癬、牙痛、塗燙傷。方例:
  1.下痢不止:楊梅實燒研,每米飯服 2錢、日 2服。
  2.頭痛不止:楊梅為末,以少許(口畜)鼻取嚏為妙。
  3.頭風作痛:楊梅為末,每食後薄荷茶服 2錢,或以消風散同煎服,或同搗末、以白梅肉和丸彈子大,每食後蔥茶下 1丸。
  1.一切損傷、止血生肌,令無瘢痕:用鹽藏楊梅和核搗如泥,做成挺子,以竹筒收之,凡遇破傷,研末敷之。
  5.腳氣:食楊海核仁可癒。
  6.洗惡瘡疥癬:以樹皮及根煎湯洗之。
  7.牙痛:以樹皮及仁煎水 ?口。
  8.中砒毒:以樹皮及根煎水服之。
  9.燙火傷:以樹皮及根燒灰調塗之。
  10、風蟲牙痛:用楊梅皮厚者焙乾 1兩,芎麝 5錢,麝香少許研末,每用半錢,鼻(口畜)內之,口中含水、涎出止痛;另方用楊梅根皮,韭菜根和廚案上油等分搗勻,貼於南腮上半時辰,其蟲從眼角出也。
  11、中砒毒:心腹痛、欲吐不吐、面青肢冷、用楊梅樹皮煎 2、 3碗,服之即癒。

本文轉載自2011/12/24"中華日報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