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8日 星期日

眩暈症

■蘇聰明
 生活步調緊湊,出現眩暈者日漸增多,且分布各年齡層,從功課壓力大的學生,到 50歲將退休的上班族都有,原因複雜。多因飲食不節,勞倦過度或情緒失和等而誘發,這種突如其來的天旋地轉,常讓人痛不欲生,求助西醫之餘,也可嘗試中醫療法。
 眩暈是許多疾病的重要表徵,病理表現有虛、實之分,虛者是髓海不足或氣血虧虛、腦部失養而引起:實者為風、火、痰、瘀,擾亂頭竅所導致。中醫治療以補虛瀉實,調整陰陽為原則。
 眩暈症臨床根據辨證分為 4種情況:
 肝陽上亢型的患者,有頭暈脹痛、面赤、口苦、失眠、耳鳴,’容易生氣、且生氣時暈痛加劇,易併有高血壓或自律神經失調,治療重點在平肝潛陽、清肝瀉火,常用石決鉤藤飲等。
 心脾兩虛者除了感覺頭暈、眼花、心悸、胃口變差外,還伴有失眠、面色蒼白、疲倦無力、懶於說話等現象常見於女性及勞心為主的上班族。治療原則以補益氣血,健運脾胃為主,加味歸脾湯等中藥材是常用藥方。
 腎精不足型的患者常感眩暈、耳鳴,另外伴隨有精神不振、腰膝酸軟、記憶力減退、遺精、陽萎等症狀,是許多老人家常發生的頭暈症狀。治療首重補腎填精、充養腦髓,臨床常用杞菊地黃或右歸丸加減治療。
 痰濁阻滯型患者常頭額昏重、胸悶不舒、嘔吐惡心、胃口變差、肢體沉重感或嗜睡等情形,是許多現代肥胖者常見的症狀。治療上要健脾燥濕、化痰熄風。臨床常用定眩湯等藥方。
 若針灸則可扎針頭部百會、頸部風池、手部合谷、足部太沖、太溪、三陰交等穴道,或用耳針,手針都可以改善暈眩,但易復發須配合中藥。
 患者除了要找出真正病因對症求診外,最重要的是,規律生活、多運動、睡眠充足,多吃蔬果、低鹽飲食、放鬆心情、戒除煙酒及含咖啡飲食,才是保健之道。
 (高雄市新復興中醫診所院長、台灣醫藥交流協會理事長─蘇聰明)

本文轉載自2010/08/05"中華日報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