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薛靖平
現今藥用之菟絲子為旋花科一年生寄生纏繞草本植物-菟絲子(Cuscuta chinensis Lam.)或大菟絲子(C.japonica Choisy)的成熟種子1。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植株,曬乾後打下種子,去雜質後生用或鹽水炙用。別名:菟兒絲、黃絲、菟絲實。
漢代以前文獻記載菟絲與現在藥用旋花科菟絲子並非同類植物,例如《呂氏春秋》:「…菟絲無根也,其根不屬地也,茯苓是也。」;《淮南子‧說山訓》:「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上有菟絲,…,菟絲無根而生,茯苓抽,菟絲死。」;茯苓為寄生於松樹根部多孔菌茯苓(Poria cocos Woiff)的乾燥菌核,而採集野生茯苓通常靠茯苓纏繞於松樹幹或周圍泥土的白色菌絲來辨別,可見漢代以前的藥用菟絲為茯苓蔓生於地面的菌絲2。
一直到了西晉開始菟絲才與現今藥用菟絲子相同,西晉文學家陸機曰:「書傳多云菟絲無根,其根不屬地,今觀其苗初生,才若絲遍地,不能自起,得他草梗則纏繞隨而上生其根,漸絕於地面寄空中,…然云上有菟絲,下有茯苓…其形似兔,掘取剖其血以和丹服之,今人未見其如此者,豈有一類乎?」3陸機所說應是指今旋花科菟絲子屬Cuscuta L.,對“下有茯苓”的菟絲(茯苓菌絲)則不熟悉,並懷疑是另一類植物。而梁代《名醫別錄》與清朝《本草綱目》對菟絲子描述與現今旋花科菟絲子屬植物相同,這說明西晉時已不把茯苓當菟絲了,故可認為晉代開始的菟絲就是指今日菟絲子屬的植物2。
菟絲子產地分布廣,產量大,是現代臨床常用中藥,研究者眾多,一些研究論文報告常以「最早記載的典籍為《神農本草經》」為開頭,隨即帶筆而下「…為旋花科植物」,殊不知漢代以前《神農本草經》所載之菟絲子與現今基原源大不相同,雖是同名卻非同物,如此引用頗為不妥。在此以菟絲子基源勘誤簡介為例,期能引導藥師對中藥基原演變之興趣,並進一步增進臨床飲片混誤用辨識能力。
參考文獻
1. 李建平,王靜,胡淑平,王琳琳:菟絲子的研究進展。中國醫藥導報,2009;6(23):5-7。
2. 王寧:菟絲子的本草考証。中國新藥雜誌,2001;24(12):895-896。
3. 唐慎微:重修政和經史証類備用本草.影印本。北京,1957;152:29。
(本文作者為高雄長庚紀念醫院中藥組藥師)
本文轉載自 "藥師周刊第1681期" 99/07.26~ 08.0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