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5日 星期日

太子參(補益脾胃、安神益智)

■平實 
別名:山參、圓參
性味:味微苦,甘,性甘,入肺,脾,肝三經
功用:傷津以渴,補益脾胃,安神益智,大補元氣除煩明目。
主治:體弱,陰虛咳嗽,消化功能不良,小兒病後體弱無力,自汗,神經哀弱,失眠多夢,驚悸健忘,嘔噦反胃,貧血,中暑中風,精神倦怠,尿頻等症;1‧習慣上不和藜蘆配位2‧因效力較慢,所以用量宜較大,相當是人參的二~三倍,常用十五克~三十克,不需另炖。
處方
1‧脾胃氣虛,精神倦怠:太子參,白朮,茯苓各三十克,炙甘草十五克水煎服用或太子參十五克,地黃二十克水煎使用。
2‧治自汗肢冷,呼吸衰弱:太子參三十克水煎服。
3‧治貧血,頭暈:太子參三十克,熟地六十克,黃精一百二十克,共研末,蜂蜜調為丸,每粒六克,早、晚各一丸。
4‧脾胃虛弱,食慾不振,池瀉,嘔吐,太子參三十克,茯苓,白朮各二十克,陳皮十五克水煎服用。
5‧陰虛咳嗽:太子參流漏膏二毫升,五味子酊一、五毫升,酸棗仁酊三點五毫,共製十毫升,五味子酊一點五毫升,酸棗仁酊三點五毫,共製十毫升,每日早、晚服用二次,每次五毫升,開水沖服。
6‧肺虛喘咳:太子參十五克,五味子十克,熟地黃二十克,熟附片,核桃仁各十二克,蛤蚧,對水煎服用。
7‧傷津津渴,多汗:太子參十五克,門各十五克,五味子五克。或太子參十五克,白朮,浮小愛,愛門冬各十二克五味子六克水煎服用。
8‧治神經哀弱,失眠多夢,驚悸健忘:太子參,茯苓,遠意,益智仁、酸棗仁各十五克水煎服用或太子參十五克,黃耆,白朮,龍眼肉各二十克水煎服用。
註:
1‧與人參比較,人參補力勝過太子參,強心救朊,或體虛而楄予寒者用人參較佳。但太子參性較柔潤,用在陰虛血熱者較適宜。通常補劑內,亦可用太子參替代人參如血壓偏高者不宜用人參時可用太子參。
2‧和西洋參比較,兩者均能生津解渴然太子參異帶補氣功用,在熱病或病後傷津,出現口乾舌烊者或熱邪未畫而正氣已傷者,可用太子參替代人參綜合之:對太子參之功效不宜高估,不淪滋水制火,不及沙參,黑參(元參、玄參)補元氣不如黨參,然在一定情況下,替代人參,黨參使用,仍有其價值。

本文轉載自2010/08/12"中華日報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