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8日 星期五

常見之茵陳品種比較(上)(下)




◎文╱顏三豐
壹、前言
茵陳在台灣又稱為青蒿草、蚊仔煙草,其植株分布於山坡、平野、路旁、河岸或海邊,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高30-90 cm,二回羽狀或羽狀全裂之複葉,花期秋季,頭狀花序,圓錐狀1。相傳三國時期名醫華佗於華北行醫時,因黃癆病盛行苦無良藥治療,以三月茵陳蒿苗治癒,但同株青蒿草到了四月間治癆卻無功效,因此有歌云:「三月
貳、基原與品種
茵陳蒿為菊科(Compositae)蒿屬植物濱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 et Kit.或茵陳蒿Artemisia capillaries Thunb.的乾燥地上部分。以春季採收高約6~10 cm之乾燥幼苗為佳,因乾燥幼苗的枝葉細柔,密被白綿毛,故又稱綿茵陳。3。至於茵陳蒿多為夏秋季採收,《台灣傳統中藥典》以秋季割採帶花蕾稱之,主產於陜西、山西、安徽等地4。歷代藥用茵陳主要以茵陳蒿為主,但濱蒿全草含揮發油0.6%較茵陳蒿0.27%含量高,所以一般認為茵陳蒿和濱蒿皆有藥效4。
各地入藥品種還有同為蒿屬植物之白蒿Artemisia frigida Willd. (又稱冷蒿、小白蒿)及萬年蒿Artemisia sacrorum Ledeb. (又稱白蓮蒿)之幼苗及玄參科植物陰行草Siphonostegia chinensus Benth. (又稱金鐘茵陳、鈴茵陳5、土茵陳)全草4,詳如附表。
參考資料
根,長約30~40cm,莖粗約2~3mm,葉面灰綠微帶棕紫色,密被毛茸,節明顯,節間長2~3cm,易折斷,斷面中空。葉對生多皺縮,綠色,完整者為卵圓形,表面有短小毛茸。多無花序。氣微香3。
參、臨床應用5
1、黃疸。若治療身目發黃,濕熱蒸鬱,見發熱,黃色鮮明,小便短赤之陽黃證,常配伍梔子、大黃,如《傷寒論》茵陳蒿湯;若黃疸濕邪重於熱邪,小便不利者,可與茯苓、豬苓同用,如《金匱要略·黃疸病脈證並治》茵陳五苓散;若脾胃寒濕鬱滯,陽氣不得宣運之陰黃證,證見黃色晦暗,畏寒腹脹,多配伍附子、乾薑等熱性藥,如《衛生寶鑑·補遺》茵陳四逆湯。

2、濕溫。濕溫證濕熱並重者,常配伍滑石、黃芩、白荳蔻,如《溫熱經緯·方論》甘露消毒丹。
3、濕瘡瘙癢。《醫學入門·本草》謂能「消遍身瘡疥」。茵陳苦微寒,有解毒療瘡之功,故可用於濕熱內蘊之風疹、濕瘡等皮膚病,現今常配伍白鮮皮、苦參根、地膚子等清熱利濕藥。
肆、結語;">
茵陳為台灣常見中草藥,但因歷年來各地別名甚多,導致誤用品種很多,台灣則常誤用唇形科牛至的全草當茵陳蒿使用。這些誤用品不僅植物科別、基原完全不同,甚至臨床用途也不盡相同,因此臨床上應注意正確辨識藥品基原並區別使用。(本文完)
參考資料 <
1. 張憲昌:台灣藥用植物圖鑑,第1版。台中,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07:340。
2. 劉國應:華佗巧識退黃茵陳。明通醫藥,2010;398:22-3。
3. 張賢哲:道地藥材圖鑑,第2版。台中,中國醫藥大學,2005:1005,1007。
4. 王大觀、楊淑芬:中藥臨床學,第1版。臺北,知音出版社,2005:205-7。
5. 顏正華:中藥學,第1版。臺北,知音出版社,2003:355-7。
(本文作者為基隆長庚紀念醫院藥劑科中藥組藥師)

本文轉載自 "藥師周刊第1782期"101 / 813.~ 8.19


◎文╱顏三豐

 藥名相似者為北茵陳屬唇形科植物牛至Origanum vulgare L.的乾燥全草。藥用部位為乾燥全草,可帶根或不帶根,長約30~40cm,莖粗約2~3mm,葉面灰綠微帶棕紫色,密被毛茸,節明顯,節間長2~3cm,易折斷,斷面中空。葉對生多皺縮,綠色,完整者為卵圓形,表面有短小毛茸。多無花序。氣微香3。

參、臨床應用5

1、黃疸。若治療身目發黃,濕熱蒸鬱,見發熱,黃色鮮明,小便短赤之陽黃證,常配伍梔子、大黃,如《傷寒論》茵陳蒿湯;若黃疸濕邪重於熱邪,小便不利者,可與茯苓、豬苓同用,如《金匱要略·黃疸病脈證並治》茵陳五苓散;若脾胃寒濕鬱滯,陽氣不得宣運之陰黃證,證見黃色晦暗,畏寒腹脹,多配伍附子、乾薑等熱性藥,如《衛生寶鑑·補遺》茵陳四逆湯。

2、濕溫。濕溫證濕熱並重者,常配伍滑石、黃芩、白荳蔻,如《溫熱經緯·方論》甘露消毒丹。

3、濕瘡瘙癢。《醫學入門·本草》謂能「消遍身瘡疥」。茵陳苦微寒,有解毒療瘡之功,故可用於濕熱內蘊之風疹、濕瘡等皮膚病,現今常配伍白鮮皮、苦參根、地膚子等清熱利濕藥。

肆、結語

茵陳為台灣常見中草藥,但因歷年來各地別名甚多,導致誤用品種很多,台灣則常誤用唇形科牛至的全草當茵陳蒿使用。這些誤用品不僅植物科別、基原完全不同,甚至臨床用途也不盡相同,因此臨床上應注意正確辨識藥品基原並區別使用。(本文完)

參考資料

1. 張憲昌:台灣藥用植物圖鑑,第1版。台中,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07:340。
2. 劉國應:華佗巧識退黃茵陳。明通醫藥,2010;398:22-3。
3. 張賢哲:道地藥材圖鑑,第2版。台中,中國醫藥大學,2005:1005,1007。
4. 王大觀、楊淑芬:中藥臨床學,第1版。臺北,知音出版社,2005:205-7。
5. 顏正華:中藥學,第1版。臺北,知音出版社,2003:355-7。


(本文作者為基隆長庚紀念醫院藥劑科中藥組藥師)



本文轉載自 "藥師周刊第1783期"101 / 8.20~ 8.2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