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

華西草樹(清熱解毒、消腫散瘀)

文圖/胡德欽
別名:涼粉木、九耳木、痧麻木。
形態:茜草科常綠灌木、單葉對生、葉片長橢圓形、先端銳尖、全緣、嫩枝被短柔毛、每節有一對腋生棘刺、聚繖花序頂生、花白色、漿果球形、熟時黑色。
性味:味甘、澀、微苦、性涼。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散瘀、袪風除濕,治吐血、痢疾、跌打腫痛、瘡瘍腫毒。
用法:
1.華西草樹根幹 1至 2兩、虱母子 2至 3兩,水煎服,治高血壓。
2.華西草樹根 1至 2兩、虱藤、黃金桔各 2至 3兩,半酒水煎服,治風濕。
3.華西草樹心葉適量,搗爛外敷,治腫毒。
4.華西草樹根幹、散血草各 2至 3兩,水煎服,治喉痛。
5.華西草樹根幹 2至 3兩,水煎服,治痢疾。
本文載自2013/10/31"中華醫藥網"


2013年10月30日 星期三

失智症 缺角的記憶拼圖

/張仙平
 「常常忘記東西放哪」、「看著眼前熟悉的人,卻叫不出名字」,當發生這類事情時,身邊的人會笑說「哎呀,你老了,腦袋變差了」,但真的只是因為正常生理老化嗎?
 老化 V.S失智( Dementia):上述兩件事如果只是偶爾忘記,事後會想起來,那就是正常老化;但如果忘記就再也想不起來,完全不認得眼前人事物,甚至連自己的家在哪都忘記,這些都是失智症的症狀。
 失智症並非只是單一一項疾病,而是一群疾病的統稱,可分為三大類:
 一、漸進型中樞神經退化(退化性失智):此類中的阿玆海默症( Alzheimer's Disease)最為常見,約占所有失智症的 50~ 75%,所以常俗稱阿茲海默症為失智症。目前退化性失智的原因仍不明,用藥物治療可延緩退化,但無法治癒。
 二、血管性失智症:東方人常見這類型的失智症,主要因多次腦中風(多為腦梗塞)引起,造成腦部血液循環變差、腦細胞死亡,因此智力衰退。降低中風的風險可預防血管性失智症,如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應積極治療。
 三、其他原因造成失智:其他腦部疾病,例如:腦瘤、硬腦膜下出血、水腦症等;新陳代謝異常,如腎上腺皮質素不足、甲狀腺功能過低等;藥物和酒精也可能會造成失智發生。
 如何預防失智症發生
 多動腦:參與社區大學課程,或是打麻將、打牌,時常讓腦袋運作,都有助延緩失智發生。
 多運動:每週規律地從事 2次以上的運動,可降低失智症罹患風險。
 多與人群接觸:參與社區活動、當志工,可降低罹患失智症之風險。
 多吃蔬果、豆類、堅果、未精製穀類:可降低血管性失智症的發生。
 避免肥胖、三高:肥胖、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皆是失智症的高危險因子,有效控制血壓、血脂、血糖,可預防失智症的發生。
 (本文作者為益富營養中心執行長)
本文載自2013/10/30"中華醫藥網"

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

吃菱角 補五臟 除百病

 菱角飄香正當時,吃菱角到官田,晨曦初現,空氣清新,勤奮的菱農們早已下菱田採菱角了,剛採收的菱角,馬上蒸熟,又甘又香又甜,真是人間美味!
 菱角,學名 Trapa,是多種千屈菜科菱屬的水生植物,原生於歐洲和亞洲,一般栽種於溫帶氣候的濕泥地中,如池塘、沼澤地。氣候不宜過冷,最佳在攝氏 25度到攝氏 36度,水深要有 60公分,分為鈍角短刺和銳角長刺兩個品種,也分為深水菱(顏色較深)和淺水菱(顏色較淺)兩種,在台南官田,稻田在第一期收割後,栽種菱角幼苗,一株幼苗大約可結 80朵花,而每朵花常結出 8到 12個果實,也就是可食用的菱角。
 官田菱角的盛產期是 9月到 11月間,農夫從種下菱角幼苗到菱角開花結果收成,通常需要 90到 120天,採收之後作菱角的重量篩選,重者為優品。菱肉含澱粉 24%,蛋白質 3.6%,脂肪 0.5%,並有鈣、鐵、磷等多種礦物質,及麥角甾四烯、ρ-谷甾醇,維生素 B1、 B2與C,胡蘿蔔素。古人認為多吃菱角可以補五臟、除百病,且可減重,因為菱角幾乎不含使人發胖的脂肪。《本草綱目》說:菱角能補脾胃、強股膝、健力益氣、菱粉粥有益胃腸,可解內熱,老年人常食有益。又說:菱角安中補五臟,不飢輕身,清朝《隨息居飲食譜》曰:「菱甘平、充饑代穀、亦可補氣厚腸胃」,因為菱角的營養價值高,可以替穀類食物,而且有益腸胃,非常適合體質虛弱者,老人與成長中的孩子。
 菱角性味:生者甘涼無毒;熟者甘平無毒。歸經:入胃腸。功效:利尿通乳、止消渴、解酒毒。主治:瘡毒、贅疣。近代藥理實驗報導:菱角具有一定抗癌作用,可用之防治食道癌、胃癌、子宮癌等。在中醫上,菱角屬涼性食物,可以幫助胃腸消毒解熱。《本草備要》提到:「瀉解暑,止渴。也甘寒安中消暑止渴解酒」。《隨息居飲食譜》亦記載:「生食菱角可清暑解熱,除煩止渴,熟食可益氣健脾,安中,補臟及解毒」,主要治療一切腰腿筋骨痠痛,還可以治療腹瀉、脫肛、痔瘡、胃潰瘍等疾病。菱角有這麼多養生保健的功效,目前又是盛產季節,讓我們大家一起到官田,吃菱角,欣賞菱田風光,運氣好還可以看到凌波仙子-菱角水雉喔!
 照片註解
 (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西醫內科專科醫師)
本文載自2013/10/28"中華醫藥網"

2013年10月27日 星期日

慈姑(清熱解毒、行血通淋)


■胡德欽
別名:茨菰,大慈姑。
形態:澤瀉科多年生水生植物,葉變化大,突出水面戟形,浮水的卵形或近戟形,沉水是狹帶形,葉柄三稜形,纖細匍匐枝,枝端膨大成球莖,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白色花,瘦果。
性味:味甘、苦、性涼。
功效:清熱解毒、行血通淋、治痔瘡、淋濁、疔瘡痛腫、咳嗽、喀血。
用法:
1.慈姑,狗牙瓣各適量,搗爛外敷,治痔瘡。
2.慈姑塊根 6至 7兩、水煎服、治淋濁。
3.慈姑、牛耳大黃各 7至 8錢、石油葉 1至 2兩,水煎服,治咳嗽咳血。
4.慈姑適量,搗爛外敷,治疔瘡痛腫。
5.慈姑,元寶草各 7至 8錢,水煎服,治產後血悶。
本文載自2013/10/27"中華醫藥網"

2013年10月26日 星期六

拉耳健腎 養生8法

■王中
 腎是人體重要臟器之一,乃先天之本。腎臟功能是否正常,對能否健康長壽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中醫五行學說認為,腎藏精,開竅於耳,醫治腎臟之疾病的穴道有很多在耳部。日常生活中對耳部進行一些鍛鍊,堅持不斷,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介紹如下,不妨在早、晚運動時各做一遍。
  1.提拉耳垂法。雙手食指放耳屏內側後,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內向外提拉,手法由輕到重,牽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為宜,每次 3到 5分鐘。此法可治頭痛、頭昏、神經衰弱、耳鳴等疾病。
  2.手摩耳輪法。雙手握空拳,以拇指、食指治耳輪上下來回推摩,直至耳輪充血發熱。此法有健腦、強腎、聰耳、明目之功效,還可防治陽萎、尿頻、便秘、腰腿痛、頸椎病、心慌、胸悶等疾病。
  3.提拉耳尖法、用雙手拇、食指夾捏耳廓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 20次左右,使局部發熱發紅。此法有鎮靜、止痛、清腦明目、退熱、抗過敏、養腎等功效。還可防治高血壓、失眠、咽喉炎和皮膚病。
  4.搓彈雙耳法。兩手分別輕捏雙耳耳垂,再搓摩至發紅發熱。然後揪住耳垂往下拉,再放手讓耳垂彈回。每天 2至 3次,每次 20下。此法可促進耳朵的血液循環,健腎壯腰。
  5.雙手拉耳法。左手過頭頂向上牽拉右側耳朵數十次,然後右手拉牽左側耳朵數十次。這一鍛鍊可以促進頷下腺、舌下腺的分泌,減輕喉嚨疼痛、治慢性咽炎。
  6.雙手掩耳法。兩手掌掩兩耳廓,手指托後腦殼,用食指壓中指彈擊 24下,可聽到「隆隆」之聲,謂之鳴「天鼓」。此刺激可活躍腎臟,有健腦、明目,強腎之功效。
  7.全耳按摩法。雙手掌心摩擦發熱後,內後按摩耳正面,再向前反折按摩背面,反覆按摩 5至 6次。此法可疏通經絡,對腎臟及全臟器均有保健作用。
  8.雙手掃耳法。以雙手把耳廓由後向前掃,這時會聽「嚓嚓」的聲音,每次 20下,每日數次。
 以上 8法,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或選單項或數項配合進行,持之以恆,能收健體養生效果。
本文載自2013/10/26"中華醫藥網"

2013年10月25日 星期五

吃對水果保健康

 台灣有水果王國之稱,四季都有生產美味水果,常常會聽到民眾詢問,聽說吃楊桃傷腎,孕婦不要吃榴槤等問題。以下就針對這些疑問來討論:
 ■孕婦能吃榴槤嗎?榴槤營養價值高,有「水果大王」之稱,含有豐富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 C及磷、鋅等多種微量元素,雖然營養豐富,但榴槤熱量高 35g(約 1/4瓣)等於 1份水果,建議孕婦不宜多吃,淺嘗即止。
 ■楊桃傷腎嗎?洗腎病人因腎功能不好,無法自行排除體內代謝廢物,須由持續性透析方式,楊桃中有 1種神經毒物質,腎臟功能不好的人,無法代謝應避免食用。對於健康的人適量的吃楊桃無妨,不必太過擔心,楊桃含有維生素 A、 C、 E、 B群及鉀、鐵、鎂等, 1份重量為 180g的楊桃等於 1份水果。
 ■香蕉可補充熱量?體育界常用香蕉做為熱量的補充品, 1根香蕉( 190克)熱量約 120大卡相當於 2份水果屬於體積小熱量高的食物,香蕉富含鉀離子,可平衡大量流汗而流失的電解質,但若是糖尿病病患必須限制食用水果的總量,因此吃完 1根香蕉就等於 1天可攝取的水果量了哦!
 ■紅龍果補血嗎?紅龍果屬仙人掌科植物,一般認為紅色的果實具有補血的功能,根據台灣食品營養成份料庫分析,紅龍果富含膳食纖維、鉀、鎂、鐵等,但紅龍果的鐵質是屬於植物性鐵質,而動物性的鐵質吸收率比植物性佳,但維生素 C可促進鐵吸收,所以建議可搭配富含維生素 C的水果一起食用,例如芭樂、香吉士等。
  水果營養價值高,各種顏色的水果有不同的營養素,建議多樣化攝取不同顏色的水果,以達到均衡營養。
 (台南市奇美醫學中心營養科營養師邱愛萍提供,記者翁順利整理)
本文載自2013/10/25"中華醫藥網"

2013年10月23日 星期三

面癱 穴按保健

 許多人清晨睡醒時突然發現自己嘴歪、眼皮不能閉合、流眼淚、味覺障礙、食物在口內有停滯感、喝水會流出來,以為中風匆忙前往醫院求診,才發現自己不是中風,而是顏面神經麻痺。
 顏面神經支配人體臉部各種表情和閉眼肌肉,當路徑受到損傷,則會造成顏面神經麻痺。中醫學稱為面癱、口眼歪斜、吊線風、歪嘴風等。
 主要表現包含眼睛閉合不良、鼻唇溝消失、口歪斜、額紋消失等。中醫治療主要以穴位針灸治療配合中藥調理,常用自我按摩穴位包括:翳風、四白、地倉、頰車、人中、承漿、合谷、陽白、攢竹、足三里、內庭等。
 穴位按摩自我保健(按摩法:順時鐘按壓,每個穴位按摩 23分鐘)
 ■沒有額紋:推揉陽白(眉毛中央至頭髮邊連線的下 1/3處)、頭臨泣(眉毛中央上至前額髮際)。
 ■眼睛閉合不全:雙拇指按睛明(內眼角向外向上 1分靠近眼眶骨內緣),推瞳子(外眼角外 5分處)。承泣 (眼平視,瞳孔直下,當眼球與眶下緣之間 )。
 ■嘴角歪斜:按揉地倉穴 (眼睛正看,正對黑眼珠正中與嘴角平齊處 )、頰車(下頜角直上約四分在牙齒咬緊時有一塊肌肉凸起處),按揉翳風(將耳垂往後,耳垂邊緣處)。
 ■沒有法令紋:按揉四白(眼睛正看,正對黑眼珠正中從眼眶骨邊直下約 3分處,用手指掐切有各凹窩)、迎香(鼻翼外 5分處)。
 顏面神經麻痺預後,在發病後 3星期有 85%患者可自然緩解而復元,其餘者 15%則出現顏面神經變性退化,直到第 3、 4個月才恢復功能,但會產生一些後遺症,例如:顏面肌肉無力、顏面肌肉收縮、顏面抽搐。如果一發病立即接受針灸治療,大多數患者皆可痊癒。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中醫部醫師李冠東提供,記者翁順利整理)
本文載自2013/10/24"中華醫藥網"

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

營養補給「鈣」重要

/張仙平
 「天天吃○鈣,我有健康的膝蓋」這是一句耳熟能詳的廣告台詞,鈣是人體骨骼中主要的成分,因此攝取足夠的鈣,將能保持骨骼強壯,使我們擁有健壯的身體。
 ■鈣-身體的鋼架
 鈣是人體必須礦物質中的一種,從幼童到成人再到老年人,都需要鈣維持正常身體機能,像是凝血、神經系統、心臟、肌肉收縮等,是健康人體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人體內所含的鈣約占體重的 1.5~ 2%,約有 99%以上的鈣,都存在於骨骼及牙齒中。
 鈣就像身體的鋼架支撐著,讓我們能穩穩的站著,跌倒時不會一碰就碎;但當鈣攝取不足時,體內的骨骼開始變得易脆,像遭蟻害的木頭,外表看似無異,可其實骨骼內在已空心,越來越不堅固,可能一跌倒骨頭就脆裂,有句俚語「老倒縮(台語)」就是因為骨質流失,導致骨骼嚴重鬆散,身高縮水、駝背。
 ■鈣需要量
 衛生福利部(原衛生署)建議青少年每日攝取 1200毫克的鈣,成年人每日 1000毫克,但是根據國民營養調查發現 19~ 64歲,平均男女鈣的攝取量分別為 611毫克與 563毫克,僅達到每天鈣質建議量的 50~70%,那要如何吃才能獲得足夠的鈣呢?
 ■如何補充鈣
 多喝牛奶:牛奶富含鈣質,且容易被人體吸收,對骨骼保健非常重要,其他乳類食品如乳酪、酸乳酪等,也都富含鈣質。除一般牛奶外,個人可依體質選用低脂或脫脂發酵乳替代。
 多吃小魚干、豆製品、堅果、乾豆類、乳製品、深綠色蔬菜:生活中含鈣食品豐富多元,多攝取可強化骨骼。
 多攝取維生素 D,在戶外曬太陽:維生素 D可加強腸道對鈣的吸收,增加骨質再造速率,適當的到戶外曬曬太陽可幫助體內合成維生素 D。
 多運動:每週 2~3次的固定運動,可強化肌肉和骨骼,減緩骨質流失速率,促使骨質密度增加。
 如果能夠遵守以上的原則,每日攝取足夠的鈣質,身體就能常保健康良好的狀態。
(本文作者為益富營養中心執行長)
本文載自2013/10/23"中華醫藥網"

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菊花木(行氣血,袪風濕)

文圖∕胡德欽
 別名:九龍藤、龍鬚藤。
 形態:豆科常綠攀援木質藤本、單葉、互生、葉片卵圓形、矩圓形或心臟形,半革質,前端分裂或凹頭,嫩枝、花序、葉背均被短茸毛、捲鬚二個對生或一個,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花白色,莢果有細網狀絞。
 性味:味苦、辛、性平。
 功效:行氣血,袪風濕、活血散瘀、理氣止痛,治筋硬、中風、半身不遂、小兒疳積、胃、十二指腸潰瘍。
 用法:
  1.菊花木藤切片,泡米酒服,治風濕病。
  2.菊花木 1至 2兩,水煎服,治小兒疳積。
  3.菊花木莖 4至 5兩,水煎服,治筋硬。
  4.菊花木 1至 2兩,兩面針 2至 3錢,水煎,每日 1劑,分 2至 3次服,治胃、十二指腸潰瘍。
  5.菊花木、毛冬青各 2至 3兩,燉排骨服,治中風、半身不遂。

本文載自2013/10/22"中華醫藥網"

2013年10月20日 星期日

喝茶養生14大好處

台灣烏龍茶
 星期日剛回故鄉官田為了慶祝總制府太子爺萬壽和陳永華參軍千秋,禮聘嘉義縣梅山鄉茶藝推廣協會眾茶藝老師們,遠至阿里山上各地下山,到官田現場表演示範「茶道」,鄉下家家戶戶都在泡茶,茶已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喝好茶,是一種養生,也是一種享受!如能融入茶道,那更是最高境界!
 「寧可終身不飲酒,不可三餐無飲來」,茶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神農嘗百草,中毒時便是以茶和甘草解毒,因此喝茶一直是重要的養生保健之道。根據研究,茶葉中含有多種抗氧化物質與抗氧化營養素,對於消除自由基有一定的效果。茶葉中有多種維生素和胺基酸,喝茶對於清油解膩,增強神經興奮以及消食利尿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飲茶的好處很多,常見如下:
  1.茶能使人精神振奮,增強思維和記憶能力。
  2.茶葉含有不少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
  3.飲茶可預防老年性白內障。
  4.飲茶能興奮中樞神經,增強運動能力。
  5.茶葉有抑制惡性腫瘤的作用,飲茶能明顯抑制癌細胞生長。
  6.飲茶有良好的減肥和美容效果。
  7.飲茶有延緩和防止血管內膜脂質斑塊形成,防止動脈硬化,高血壓和腦血栓。
  8.茶能消除疲勞,促進新陳代謝,並有維持心臟、血管、胃腸等正常機能的作用。
  9.飲茶能抑制細胞衰老,使人延年益壽,茶葉的抗老化是維生素E的 18倍以上。
  10.飲茶對預防齲齒有很大好處,據英國一次調查,兒童常飲茶可減少 60%齲齒。
  11.茶葉所鞣酸能殺滅多種細菌,故能防治口腔炎、咽喉炎,以及夏季易發生的腸炎、痢疾等。
  12.飲茶能保護人的造血機能。茶葉中含有防輻射物質,邊看電視邊喝茶,能減少電視輻射的危害,並能保護視力。
  13.飲茶能維持血液的正常酸鹼平衡。茶葉含咖啡鹼、茶鹼、可可鹼、黃嘌吟等生物鹼物質,是一種優良鹼性飲料。茶水能迅速被吸收和氧化,產生濃度較高的鹼性代謝產物,從而能及時中和血液中的酸性代謝產物。
  14.防暑降溫,飲熱茶 9分鐘後,皮膚溫度下降約攝氏 1度,使人感到涼爽!
 台灣屬海島氣候,濕度,高度日曬都夠,有著得天獨厚的栽培茶葉的環境,因此生產出來的茶葉,品質佳、口感好,喝完餘甘潤喉,重點是有著很好的養生保健功能!讓我們大家一起來品茶吧!
 (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西醫內科專科醫師)
本文載自2013/10/21"中華醫藥網"

2013年10月19日 星期六

久坐不動 嗯…不出來

  便秘一般是指排便次數減少,經常約 80%以上的人一生中曾有過便秘的困擾,其中以「老幼婦孺」最容易有此問題。長期便秘對身體造成的影響,包括消化不良、腹脹、腹痛、胃口減退、口臭、痔瘡、肛裂、痘瘡、頭痛、煩躁、生活品質低落等。 2至 3日甚至更久時間才排便 1次;或雖排便次數不減,但大便乾燥堅硬,排出困難;少數患者,時有便意,排便雖軟,但解不完全;或排便量少且需費力才能解出來。
 便秘的預防措施有:
  1.養成每日固定時間排便的習慣。
  2.避免過度情緒起伏,保持精神舒暢。
  3.晨起空肚飲溫水,或淡鹽開水,或蜂蜜水 1杯,可促進腸道蠕動,潤腸排便。
  4.多吃含高纖維質的蔬菜和水果,例如:菠菜、地瓜葉、蒟蒻、香蕉、木瓜、柳丁等。多吃潤腸通便作用食物,例如:香蕉、牛奶、蜂蜜、芝麻、核桃。
  5.飲食上避免過度煎炒、燒烤、炸、辛辣、乾酪、巧克力、馬鈴薯等容易造成便秘食物。
  6.飲食上避免酒類,並不可吃太多寒涼生冷類食物。
  7.生活起居避免久坐少動,宜多活動以流通氣血,每天至少走路 30分鐘。每天充分的運動,強化腹部肌肉,可促進腸蠕動。
  8.1天飲用 2000cc以上的水,且少量多次。但尿毒症與心臟病患者除外。
  9.便秘患者可在腹部以肚臍為中心做順時針方向按摩。
  10.便秘不可濫用湯藥,若使用不當反而使便秘加重。
 患者常覺得排便無力感,每次如廁明明大便不是很硬,卻排出困難,要上很久或用力解或按壓腹部幫助排便;有時感覺肚子脹甚至重墜感,按壓軟而不痛,這類型屬於氣虛型便秘,中醫治療強調補氣健脾運脾,常使用的中藥有黨參、白朮、黃耆。
 血虛型便秘,常覺得大便乾硬,艱澀難出,解便耗時較久,可使用補血潤腸的中藥來治療,如當歸、熟地、桑椹、芝麻等。
 有些患者容易脹氣腹痛,時有便意卻排不順暢,總覺得解不乾淨;有些人合併有胃蠕動不佳、胃酸逆流,咽喉有痰哽阻感,或胸悶似物重壓;常見於坐臥太久、缺少運動、容易緊張焦慮或精神抑鬱的人,或有腸沾黏病史者,可利用木香、檳榔、柴胡、枳殼等中藥治療。
(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珮珊口述,記者陳佳伶整理)
本文載自2013/10/20"中華醫藥網"

2013年10月16日 星期三

僵直性脊椎炎 治療5大症型

 隨著科技發達,人們運動減少,許多疾病難免應運而生,目前 20多歲年輕男性最常見的是僵直性脊椎炎,即是脊椎關節、髖關節、肩關節及少部分侵犯周邊關節的一種慢性進行性疾病,可以中醫治療。
 邱玉柱指出,僵直性脊椎炎主要是間盤纖維環和附近的結締組織骨化,或是椎間關節和四肢關節滑膜的炎症及增生,會出現間歇性或持續性的背痛、背部僵硬,尤其早晨及長期休息後更嚴重;再則會胸痛、胸椎、頸肩疼痛;髖、肩、膝關節疼痛,而行動不便;足跟痛(因為跟腱炎及韌帶骨接附處病變);主動脈瓣閉鎖不全、逆流;心傳導障礙;馬尾症候群(遺尿、大便失禁、小腿疼痛無力);雙側肺纖維化;急性虹膜炎;骨質疏鬆症(錐體骨折);前列腺炎、膀胱炎;胸擴張不全、關節疼痛、腰椎僵直、無法前彎。
 該病屬於中醫「痺症」範疇,古稱「龜背風」、「竹節風」、「骨痺」(尪痺),屬先天不足、後天失調、房室不節、驚恐、鬱怒、病後失調等所引起腎肝虧虛、督脈失榮,風寒濕邪乘虛侵犯脊柱、筋攣骨弱,疾濁瘀血膠結而成;所以其症侯與治療可分 5型如下:
 1腎虛督空寒盛型:腰、頸椎、背部僵硬疼痛,背寒畏冷,痛勢隱隱,喜暖喜按;晨起僵痛,活動後減輕,或伴有腰膝痠軟、乏力,或全身關節遊走性疼痛;或肌肉萎縮,或四肢逆冷,或大便稀溏,小便清長,舌淡、苔薄或白、脈沉、或細遲;可以獨活寄生湯和青娥丸(合方)、補腎強督治尪湯、補養丸等治療;若寒邪較重可加小活絡丹;腰痛較重可加桑寄生;指關節痛加桑枝;肩背強痛加薑黃、葛根、羌活;腰背無力加龜鹿二仙膠。
 2肝腎兩虛、筋骨失榮型:即督脈部關節酸痛、痛勢綿綿、或項背強直,或駝背畸形,屈伸不利,或胸廓不張,或四肢楚痠乏力,肌肉萎縮,或見雙目乾澀疼痛,低熱形嬴,口渴咽乾,頭暈心悸,耳鳴耳聾,面紅升火,手足心熱,盜汗遺精,陽萎,舌質紅,苔少,或薄黃,脈弦細數;可以左歸丸、健步虎潛丸、河車大造丸來治療。
 3督脈壅滯,久鬱化熱型:即各關節酸痛,僵硬重著,甚至掣痛欲裂,脊椎強直,或駝背畸形,活動不利,形體消瘦,五心煩熱,或有低熱口乾,肌肉觸之熱感,不喜蓋被怕冷,大便硬乾,小便黃赤,舌質紅,苔黃厚而膩,可以宣痺湯合六味地黃丸、補腎清熱治尪湯來治療。
 4瘀血阻絡型:即腰背疼痛劇烈,痛處固定不移,屈伸轉搖不利,夜甚,無法平躺,起身活動,難眠;晨起脊背肢體僵硬,明顯,或有關節變形,屈曲,舌質色暗,或有瘀斑點,舌苔薄(黃或白),脈弦澀;可以身痛逐瘀湯合活絡效靈丹、六味地黃丸;加服龜鹿二仙膠來治療。
 5緩解期的調養:腎陽虛以右歸丸;腎陰虛以左歸丸;腎陰陽兩虛,以左、右歸丸合方;骨質疏鬆者以龜鹿二仙膠。
 (新營醫院中醫師邱玉柱指出,記者張淑娟整理)
本文載自2013/10/17"中華醫藥網"

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二

秋季進補 高人一等 好時機

 \張仙平
 諺語說「白露秋風夜,一夜冷一夜」,象徵炎夏進入秋涼的節氣。時值入秋,這時間最適合幫助邁入青春期的青少年進補身體,度過寒冬。雖然身高主要由先天遺傳所決定,但改善後天因素都還是可以幫助青春期少年增長養身。面對琳瑯滿目的營養食品或偏方,愛子心切的父母們究竟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身強體健?
 ■選用季節食材
 養身首要條件是要將腸胃消化顧好,吸收代謝佳,才能把食材功效發揮到最大。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是最重要的,並多吃些時令節氣的食物,除了幫助農產發展,也補充到最豐富的營養素。秋天主根莖類食物,例如山藥、蓮藕、地瓜等天然食物。在水果方面,食用季節性柚子促進腸胃蠕動、富含維他命 C抗氧化,不妨適量攝取。
 市面上盛傳五花八門的增加身高的配方,建議配方還是需要經過營養師或中醫師經過個人體質。使用時機要在出現第二性徵之後,也就是男生開始變聲,女生胸部隆起之後方可使用,太早服用反而不能達到預期效果。
 ■適量運動
  有研究指出,適度且有間斷的壓縮伸展生長板,可刺激生長。可做些彈跳性的運動,例如跳繩、跳高也刺激腳底穴道。過度重力或負重的太高的運動反而會適得其反。運動時,穿著透氣的衣物,勿一時悶熱貪涼,導致感冒。同時,夏秋季節交替,也是鼻子過敏氣喘好發時間,特別要注意保暖,避免抵抗力下降。
 ■良好的睡眠品質
  常常聽老一輩說『 一眠大一吋』,因為夜間睡眠時,生長激素分泌增加,可幫助生長,若熬夜唸書,阻礙荷爾蒙正常分泌,反而會影響生長。入秋後,可泡點紅棗桂花茶、蓮子枸杞茶等茶飲幫助睡眠。
 ■調適心情
  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當面臨的強大的升學競爭、人際互動等不同課題時,往往無法適應,導致壓力過大,造成內分泌功能失調,使生長激素分泌不足,生長因此受到限制。另外,壓力太大也會讓腸胃道功能異常,影響吸收代謝及身高。適時紓壓,一天 1~2杯 240c.c溫熱的牛奶,不僅補充豐富的鈣質及蛋白質,其含有色胺酸可幫助安穩緊張的神經。
 秋天養身好抵禦寒冷的冬天,利用現有的食材,均衡營養,鍛鍊身體,早睡早起,加強抵抗力,把握上述原則,讓你的小朋友身強體健沒煩惱。
(本文作者為益富營養中心執行長)
本文載自2013/10/16"中華醫藥網"

2013年10月14日 星期一

樹杞(消炎止痛、利濕化痰)

文圖/胡德欽
別名:白無常、多枝紫金牛。
形態:紫金牛科常綠小喬,葉叢生枝端,葉片稍革質長橢圓形或長倒卵形,基部漸狹尖,全緣,莖多分枝,聚繖花序組成複繖形花序,腋生或頂生,花冠白色或淡紅色,果實球形,熟時淡紅色漸變為紫黑色。
性味:味苦、辛、性平。
功效:
1.根、莖、消炎、止痛、利濕、化瘀、治咳嗽、支氣管炎、咽喉腫痛、風濕骨痛。
2.葉:治創傷。
3.果實:止咳、袪痰、殺蟲。
用法:
1.樹杞葉烤熱後貼於患部,治受傷。
2.樹杞根適量,半酒水燉豬尾骨服,治風濕骨痛。

本文載自2013/10/15"中華醫藥網"

2013年10月13日 星期日

營養品加肌力訓練

■吳重達
 一家專做營養品的公司到醫院做了一場說明會,因為是針對骨科,故專門就相關的知識與產品做了深入的說明與討論。
 其中提及,人過了 40歲之後肌肉便開始發生退化。除此之外,肌纖維的數目會漸漸地減少,而肌肉的耐力也會遞減。在量與質方面都發生了變化,所以到了老年時就肌肉無力,關節痠痛。這些知識骨科醫師全都知道,也常教導病人要注意這方面的問題,至於商業方面的營養品我們就較少著墨了!
 骨質疏鬆則是肌肉變化外的另一大問題;食品、藥物的使用也是病人教育與治療的重要部分;商業方面也有設計、配好的營養品呢;運動治療當然更占了一席之地。
 在座的同仁父母健在者不在少數,一位醫師在會後訂了一箱營養品送去給父母親使用。醫師好奇地問他說:你真相信這個東西有用嗎?他回說:天曉得?不過,至少這是我能力做得到的事!
 他說,為了父母的肌肉運動,他鼓勵老人家出去運動。老人家回說天天在田裡工作,運動還不夠?他也買了室內腳踏車,下場是 3天後便被堆到倉庫去了!可是,他仍觀察到年老的父母下肢肌力的日漸下降。既然有營養品,且不論真有效否,吃吃、喝喝了再說,至少也盡了為人子女的心意。
 營養品也許真的會有效果也說不定。不過,肌肉不訓練,即使增加了肌纖維的量,對肌肉的質的改善效果應會不佳。所以,還是回到原點,鼓勵老人家多做大腿四頭肌的肌力訓練,過去提過的等張運動、水中走路、腳踏車運動、踏階運動……等都是溫和、有效的肌力增加運動!
 (作者現為台南奇美醫學中心骨科主任)
本文載自2013/10/13"中華醫藥網"

2013年10月12日 星期六

流蘇樹(清熱、消暑、止瀉)

文圖/胡德欽
別名:白花茶、炭栗樹、茶葉樹。
形態:木犀科落葉性灌木、葉對生、葉片橢圓形、矩圓形、卵形或倒卵形,基部楔形或近圓形、先端鈍形、全緣、嫩枝葉有毛、聚繖狀圓鈍花亭、著生枝端、花單性、雌雄司株、花冠鮮白色、核果橢圓形、熟時黑色。
性味:味甘、微苦、性平。
功效:清熱、消暑、止瀉。
用法:
1.流蘇樹嫩葉,可代茶用,用開水泡或水煎服,有清熱消暑功效。
2.流蘇樹採其嫩葉,可製茶、其茶香味道,、故又稱茶葉樹。
本文載自2013/10/12"中華醫藥網"

2013年10月11日 星期五

番仔香(袪風化濕、止痛消腫)

■平凡
 又名:龜裡椹、過山香。
 形態:為落葉灌木或亞灌木小喬木。整株具香氣。葉互生,小葉片斜歪狀披針形或長橢圓狀。花瓣白色。果實長橢圓形,成熟時橘紅色或淡紅色。花果期 311日。
 藥用部分:根。
 採集:全年可採挖根,洗淨切片鮮用或曬乾用。
 性味:淡、性平,入肺胃二經。
 功用:袪風化濕、止痛消腫。
 方例:
  1.腹痛:過山香根適量水煎服用或番仔香根、牛公刺、蛇莓各 30克水煎服用
  2.風濕骨疼痛:過山香根、土杜仲、土牛七各 15克、穿山龍、威靈仙各 10克、一條根、五加皮各 12克水煎服用或番仔香、雞血藤、連線草、兩面針各 15克水煎溫服。
  3.跌打損傷:過山香根、血藤、土牛七、鐵馬鞭、五加皮各 15克,土杜仲根 30克水煎服用或過山香根、走馬風根、陸英根、佩蘭根各適量搗爛加米酒炒熱敷患處。
  4.風濕關節痛:桐葉千金藤、番仔香根各 15克、蚯蚓 10克、兩面刺 6克水煎服用。
  5.流行感冒:過山香根,白飯樹根,馬鞭草,雞屎,大青各 15克,艾納香根,土牛七根各 20克,山埔鹽 25克水煎服用。
本文載自2013/10/11"中華醫藥網"

2013年10月10日 星期四

濱防風(潤肺止咳,養胃生津)

■平凡
又叫:珊瑚菜,北沙參,海沙參,沙參。
生長環境:生於海邊疏鬚沙質土壤。
形態:為繖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有灰褐色絨毛,莖部分露在地面,莖上部葉卵形,邊緣有鋸齒。花小白色,果實雙懸果圓球形或橢圓形。
採集加工:秋季葉枯黃時採挖根,曬乾使用。
藥用部分:根。
性味:濱防風味甘,淡,性微寒或涼。
功用:潤肺止咳,清肺養肝,養胃生津,兼益脾腎。
用法:
1.慢性支氣管炎、咳嗽、痰少、津液不足:沙參研末 6克,以開水送服或加配甘草末 3克,也以開水送服或濱防風、貝母、麥門冬各 10克,甘草 6克水煎服用或北沙參 12克,麥門冬、玉竹各 10克,生扁豆、冬桑葉、花粉各 6克,生甘草 3克水煎服用,久熱久咳再加地骨皮 3克。
2.咽喉乾燥、口渴、大便乾結:珊瑚菜 12克,生地 15克,麥門冬、玉竹各 10克,冰糖適量(溶化)水煎服用。
3.陰虛咳嗽、久咳音啞:沙參、玄參、知母、牛蒡子各 10克,生地 15克水煎服用。
4.肺胃燥熱咳嗽、口乾:北沙參、麥門冬、玉竹、天花粉、桑葉各 10克水煎服用。
附註:
1.主要成分:根和全草含有揮發油,根合有三 ?酸,豆甾醇,生物鹼,β─谷甾醇,澱粉等。
2.本品不可與藜蘆同用。
3.咳嗽而有實熱,脈實苔膩者不宜用。

本文載自2013/10/10"中華醫藥網"

2013年10月9日 星期三

水痘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所引起的疾病。
水痘是全球性的疾病,全世界都有病例,主要流行季節在冬季及早春。病患多半是兒童,好發年齡主要在3-9歲,絕大部份病患都不會引起併發症。

水痘好發年齡以3-9歲為尖峰,約占60%。90%以上民眾在1 5歲以前曾經感染過水痘,雖然絕大部份病患都不會引起併發症,但是大於20歲病患與免疫功能不全病患是併發症的高危險群。

傳播方式:

水痘主要是透過與感染者的皮膚直接接觸、飛沫或空氣傳染,此外,也可透過被水疱液和黏膜分泌物所污染的器物間接傳染。如果接觸到潛伏性感染者帶狀疱疹的水疱,也可能被傳染。水痘具高度傳染性,特別是在發疹早期,同住家庭內的傳染率大於85%。

潛伏期:

典型水痘的潛伏期約2-3週,一般為13-17天。

發病症狀:

臨床症狀包括:微燒(37.5-39°C)、顫抖、腹痛、肌肉或關節酸痛持續2-5天。最初皮膚上會出現紅疹,然後由臉往身體及手腳延伸,隨後由紅疹變成水疱,最後留下皮疹,皮疹因為長項被形容為「紅玫瑰花瓣上的露珠」。

水痘從紅疹出現前5天(通常為前1-2天)到第一批水疱出現後5天都具有傳染力,特別是在病患出現水疱時傳染力最高。雖然二次感染水痘的機率很小,但是感染水痘後,可能變成潛伏性感染,成年後復發成為帶狀疱疹。
水疱通常不留疤,體表有遮蓋處較暴露處病灶多,可能出現於頭皮、腋下、口腔、上呼吸道黏膜和眼結膜,但是成人有時病狀會比較嚴重。

預防方法:

1.預防水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按時接種水痘疫苗。
2.維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衞生。
2.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長期處於密閉空間內。
3.保持雙手清潔,並用正確的方法洗手。
4.患者應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

治療方法與就醫資訊:
目前已有抗病毒藥物可以有效治療水痘或帶狀疱疹,雖然絕大部份病患都不會引起併發症,但若家中兒童出現紅疹或水泡等病徵,請立即就醫治療。

預防接種建議:

目前政府提供年滿12 個月以上的幼兒免費接種水痘疫苗。水痘疫苗為活性減毒疫苗,接種後約有95%的人可產生抗體,可維持保護力7年以上。

有關接種疫苗應注意下列事項:
1、接受一般肌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療或B 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者,應間隔3 個月後再接種水痘疫苗。
2、輸血後,應間隔6 個月以上,再接種疫苗。
3、靜脈注射血漿、血小板製品或靜脈注射高劑量免疫球蛋白治療後,應間隔11 個月以上,再接種疫苗。

本文轉載自"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小心眼 護眼從小做起

/張仙平
 為了讓小孩贏在起跑點,父母將孩子在課餘時間送至補習班。但由於 3 C產品普及,小孩看手機螢幕或平板電腦的時間也漸漸增多。國健署依據兒童日常生活行為調查顯示, 3到 11歲兒童平均每天花超過 2小時盯著螢幕使用電腦或看電視,假日則增加到 4.5小時。近視率高升不降,近視人數多、年齡層低、度數深,過度用眼,近視發生年齡也愈來愈早。
 眼科醫師指出,近視的學童,如果完全不治療,國小一年平均增加 100度,國中一年增加 75度,高中大學一年 50度,到了大學畢業,近視度數可高達 1000度以上。因此建議家長,應於學齡前養成兒童的正確用眼習慣;並配合護眼飲食,提供眼睛足夠的營養素。

 ■保護眼睛的黃金營養素

 維生素 A,構成視紫質的基本元素,和夜視能力有關,也幫助眼睛製造淚液。若長期缺乏,眼睛會乾涸,眼角膜容易磨損致感染及潰爛,甚至視力會受損或失明,易導致乾眼症或角膜軟化症。常見於牛肝、豬肝、雞肝、紅蘿蔔、蛋黃。
 花青素,一種類黃酮素,有效改善眼睛疲勞、視力模糊、眼睛痠澀。富含花青素的食物大多為紅紫色的蔬果。可多吃大蕃茄、茄子、葡萄。深色的部分最重要,記得吃進肚子喔。
 類胡蘿蔔素,主要有三種:β -胡蘿蔔素、葉黃素、茄紅素。可維持視網膜健康、增進視力、保護視網膜、降低白內障、預防視網膜黃斑區病變。存在紅蘿蔔中,也廣泛存在於深綠或深黃紅色的蔬果中,例如地瓜、甘藍、菠菜、綠花菜、奇異果、葡萄。
 維他命 B2,若缺乏,眼睛容易怕光、疲勞、痠痛,眼角膜容易充血。肝臟類食物有相當可觀的含量,另外還有牛奶、乳酪、雞蛋等食物。
 綜合上述,爸媽們應隨時注意小朋友的飲食狀況,平時就要攝取足夠的護眼營養素,並培養正確的用眼習慣,看電腦每五十分鐘就要休息十分鐘,一同打造小朋友的黃金視力。
 (本文作者為益富營養中心執行長)
本文載自2013/10/09"中華醫藥網"

2013年10月7日 星期一

星宿菜(利水活血,散瘀化濕)

■平凡
又名:紅根草、大蚋仔草、仁根仔草。
形態:為報春花科多年生柔弱草本植物。莖常分枝,有黑色細點,基部帶紅色,葉互生,潤披針形,表面具黑褐色腺,花是總狀花序,略有腺毛,花冠白色。
藥用部分:全草或根。
採集:全草或根採挖後,洗淨切段或切片(根)鮮用或曬乾用。
性能:全草味苦、澀、性平,具有利水活血,化濕散瘀,止痛止瀉。
驗方:
1.跌打損傷:紅根草根 15至 20克,水煎服用,另取鮮全草適量同蔥白切碎揭爛,加米酒適量再搗勻敷傷處。
2.腸炎:星宿菜、野桐根皮各 15克,鳳尾草、火炭毋草、海全沙各 30克水煎服用。
3.中暑腹痛吐瀉:星宿菜乾品 30克,食鹽少許水煎服用或紅草根、淡竹葉、忍各花、鴨公青、埔姜葉、牛筋羊各 10克水煎當茶飲。
4.婦閉經腹痛:解星宿菜 60至 90克,紅糖適量加黃酒與水過平,煎成半碗,飯前服用,早晚各 1次。
5.白帶、月經不調、小便不利:星宿菜鮮 30克,水適量兌酒服用。
6.目赤腫痛:星宿菜根 15至 20克水煎服用,另取 30克水煎燻洗之。
7.感冒、遍體痠痛:紅根草 60至 90(鮮用)同紅糖適量,共煎成半碗,飯後半小時服用。
8.脖子閃到:鮮紅根草枝葉加米酒 1碗,用果汁機打汁服用。
本文載自2013/10/07"中華醫藥網"

痘痘 非青春限定

 青春痘的學名是「痤瘡」,多見於 14到 19歲的年輕人,好發於顏面、前胸及後背等皮脂腺豐富的部位。近年來中醫門診的成年人痤瘡患者比例有逐漸升高的趨勢,許多 3、 40歲的患者仍為滿臉的「痘痘」所苦,青春痘可說已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利。
 中醫治療痤瘡時強調辨證論治,可分為肺熱血熱型、脾胃濕熱型、熱毒型、血瘀痰凝型。以下為不同類型痤瘡的症狀及治療原則:
  1.肺熱血熱型:痤瘡的分布以面部眉間及下頦部為主,病灶呈多形性,如紅疹、粉刺或膿皰等,伴有面部潮紅、皮膚搔癢、苔薄黃、脈弦數。治宜宣肺清熱,方用枇杷清肺飲加減。
  2.脾胃濕熱型:痤瘡病灶以丘疹、膿皰為主,皮疹色紅,常伴有腹痛、食欲不佳、口臭、便秘、苔黃膩、脈濡數或滑數,病情常因應酬或吃到辣椒、油炸或高熱量食物而惡化。治宜清熱化濕通腑,方用三黃丸、茵陳蒿湯合龍膽瀉肝湯加減。
  3.熱毒型:痤瘡病灶以膿疤、癤腫較多,伴有面部熱痛、口渴心煩、溲黃便乾、苔黃燥、脈弦數,病情常因日曬或熬夜後加重。治宜清熱涼血解毒,方用五味消毒飲合黃連解毒湯加減。
  4.血瘀痰凝型:痤瘡病灶以丘疹、結節、囊腫居多,其舌色帶紫、脈象弦滑,女性患者常兼月經不調或痛經。治宜活血化瘀消結,方用四物湯合桃仁二仁湯加減。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主任許堯欽部提供,記者翁順利整理)
本文載自2013/10/08"中華醫藥網"

2013年10月5日 星期六

蔓菊(解熱利尿、止咳消炎)

■平凡
又稱:山瑞香、假澤蘭、嗽藥、蔓澤蘭。
生長環境:平野叢林、甘蔗園、山區曠野、叢林。
形態: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多分枝,全株部分有毛(葉)。花是頭狀花序,白色或淺紅色。瘦果黑色,冠毛赤褐色。花果在夏秋兩季。
採集:整年可採全草,洗淨鮮用或曬乾使用或備用。
藥用部分:全草。
性味入經:全草可解熱利尿、止咳消炎。
應用方法:
1.腦膜炎、高熱:鮮蔓菊 90克、蜂蜜適量,先將本品洗淨、絞汁,調蜜服用或水煎服用。
2.肺炎:山瑞香、崗梅根、冇骨消根各 30克、山澤蘭、一點紅各 25克、甜珠仔草 15克水煎或蔓澤蘭、冇骨消根、山澤蘭、崗梅根各 25克、大青葉 10克、魚腥草(後下) 20克,水煎分 2次服用。
3.肺熱咳嗽:假澤蘭 60克、枇杷葉(去毛) 10克、百合 15克、冰糖適量,水煎去渣加冰糖燉服用。
4.感冒咳嗽:山瑞香、紅雞屎藤、尖尾楓、桑葉各 25克、臭腥草 20克(後下煎)加豬小腸燉爛,早晚飯後各服 1碗。
5.感冒發燒、頭痛、流鼻水:假澤蘭、大風草根、萬點金、臭杏各 30克,紅雞屎藤、紅刺蔥、魚腥草(後下)各 15克,早晚飯後各服 1次。
6.感冒發燒:蔓菊、山煙草頭、山胡椒、接骨銅、紅雞屎藤、紅虱母子頭各 25克、無頭土香 15克,水煎當茶飲,
7.梅核氣:山瑞香、一支香、崗梅根、荔枝草、小锳各 30克、夏枯草花、批杷葉(去毛)各 20克、柴胡 10克,水煎服用。
8.腫瘍:將本品葉烤熱後貼在患處。

本文載自2013/10/05"中華醫藥網"

2013年10月4日 星期五

節節草(清熱、解毒、利尿)

文圖∕胡德欽
別名:蓮子草、白花節節草。
形態:莧科一年生草本,葉對生,葉片橢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先端急尖,基部漸狹,全緣,莖細長,匍匐,節上密被柔毛,頭狀花序腋生,花密集,白色,胞果倒卵形。
性味:味苦、性涼。
功效:清熱、解毒、利尿、治濕疹、瘧疾、諸淋症、肺熱咳血、小便疼痛、疔瘡腫毒。
用法:
1.節節草煎水洗,治濕疹、癬疥。
2.鮮節草全草,煎湯服,每日 2次,每次服 2兩,治諸淋症。
3.節節草 3至 4兩,搗汁,加食鹽少許,燉溫服,治肺熱咳血。
4.節節草加冬蜜搗貼,每日換 2次,治疔瘡腫毒。
5.節節草全草每次 2至 3兩,煎湯,代茶頻服,治小便疼痛。
本文載自2013/10/04"中華醫藥網"


2013年10月2日 星期三

拒當乾眼族


為減輕乾眼症的不適,治療上會投予人工淚液。 (資料照)
/張仙平
 隨著時代進步,低頭族當道,您經常會覺得眼睛乾澀、搔癢或刺痛灼熱,而且有畏光的傾向嗎?要當心,您可能已經得到乾眼症了!在過去,乾眼症患者多是中老年族群,但人們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科技用品,在長時間且近距離地盯著手機、電腦、電視螢幕下,乾眼症有年輕化的跡象。
 乾眼症是指因為眼睛淚液分泌量不夠、分布不均勻或淚液過度蒸發,而造成淚液無法保持眼球表面的濕潤度,引起的乾澀不適。常見之症狀包括眼睛乾澀、容易疲倦、癢痛、有異物感、灼熱感,分泌物黏稠,怕風、畏光,對外界刺激很敏感。情形較嚴重者眼睛會紅腫、充血、角質化,角膜破皮,長期下來會誘發角結膜病變,造成視力之不可逆之傷害。
 引起乾眼症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因為工作或娛樂所需而長時間盯著電腦以外,許多先天性免疫功能不全的患者,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以及紅斑性狼瘡的病人都常有口乾舌燥、乾眼的問題。另外,長期使用安眠藥、利尿劑、抗組織胺等藥物的人,淚水的分泌量也比較少。而不愛吃深綠色葉菜的人,因為維生素 A與類胡蘿蔔素的攝取量不足,亦是乾眼症的好發族群。
 在治療上,為減輕乾眼的不適,維持眼球光滑清晰的表面,會投予人工淚液,並依照乾眼的程度調整每日的使用量。此外,近視族要休息一段時間,勿配戴隱形眼鏡,讓眼睛獲得充分的休息。上班族則需要調整室內溫濕度,避免長時間處於太乾燥的場所;並養成每工作一小時,就起身活動一下,看看遠方的習慣。
 而在預防方面,最重要的是維持正常的生活作息,不熬夜、不偏食,避免長時間用眼。多吃深綠色及紅黃色系(如南瓜、甜椒、番茄)等富含維生素 A、 C、 E與葉黃素的蔬果,能減少發生乾眼症的機會。同時,適度的休息和良好的照明設備,也都是保護眼睛的基本之道。
 其實,隨著年紀的增長,淚液的分泌量自然會減少,但平時若能做到均衡飲食,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便能延緩眼睛老化的速度。別讓乾澀的雙眼,影響您欣賞這美好的世界!(本文作者為益富營養中心執行長)
本文載自2013/10/02"中華醫藥網"

2013年10月1日 星期二

嚴重蜂窩組織炎及壞死性筋膜炎之區別

感染控制室 主任   感染內科 主治醫師   林蔚如(98年7月)
人體皮膚含表皮、真皮及皮下組織,而皮下組織包含皮下脂肪,具有類似蜂窩狀的組織。如果皮膚發炎侵犯到皮下脂肪層,就稱之為蜂窩組織炎( cellulitis)。蜂窩組織炎之原因多數為細菌感染,少數為非感染,如嗜伊紅性蜂窩組織炎等。皮膚深部下方為深部筋膜及肌肉,若肝硬化等免疫低下宿主感染海洋創傷弧菌等會產生毒素之細菌,有可能侵犯到皮膚深部造成壞死性筋膜炎(necrotizing fasciitis)。嚴重蜂窩組織炎可造成軟組織壞死,與壞死性筋膜炎皆為嚴重之軟組織感染,可引發敗血症造成死亡,但在處理原則上有所不同。
蜂窩性組織炎常發生在臉部與四肢,引起感染的細菌包括鏈球菌、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細菌可由傷口進入,或在身體其它部位感染時經血流在較遠部位引起蜂窩組織炎。病灶局部會有紅、腫、熱和痛的特徵,可以逐漸擴展,導致全身發冷、發熱、不適,嚴重者可致患部壞疽及敗血症。治療方面,可稍提高患肢或冷敷以減少腫脹,若只有局部紅腫熱痛,可以口服抗生素治療;如果出現發燒或淋巴腺腫痛,尤其是身體有潛在疾病者,最好住院注射靜脈抗生素治療;局部若出現膿瘍壞死才需要外科手術治療。
壞死性筋膜炎外表與蜂窩組織炎有時相當類似,但致死率極高,必須及早就醫清創。依細菌感染分為第一型混合性感染,包括厭氧菌及腸內菌等;第二型單一菌種感染,如A型鏈球菌(俗稱噬肉菌),海洋創傷弧菌及嗜水產氣單胞菌。細菌侵犯皮膚,也侵犯深部筋膜及肌肉,引起皮下組織閉鎖性細小動脈內膜炎,造成小血管栓塞,導致組織缺血壞死,細菌常沿筋膜及皮下脂肪層間隙向周圍快速擴展,每小時約一英吋。常發生在臀、腹、會陰及四肢等筋膜組織豐富的部位,原因大多可查,包括繼發於腹、會陰部手術、臀部肌肉注射、皮膚擦傷、昆蟲咬傷等。病人常有糖尿病、肝硬化、免疫缺陷等。臨床初始很像蜂窩組織炎,但發病急驟、進展快、高燒,全身情況迅速惡化,進而產生全身性敗血症候及不同程度的神志變化。患部剛開始嚴重疼痛,但最後因組織缺血,侵犯表皮神經而造成知覺麻木;皮膚由紅色演變青銅色、紫色、黑色,傷口可能有血疱、化膿或惡臭,組織間最後有氣體產生,切開皮膚呈坑道狀,皮下組織及深層筋膜會廣泛壞死。可進行診斷性穿刺、吸出膿液及切開引流,看見筋膜壞死即可確診。
壞死性筋膜炎的治療關鍵是及早診斷、及時切開引流,徹底清除壞死組織筋膜,以控制感染擴散。除非病患狀況不適合手術治療,否則單用抗生素治療效果較差。除使用足夠且適當之抗生素,並給予患者足夠的支持治療外,一定要儘速施行手術治療。由表面皮膚之狀況,無法判斷感染之程度,所以手術者要有廣泛性清創之準備。第一次手術即須對被侵犯之部份,擴創到看見完全正常組織為止,以除去所有無法存活之組織,阻斷持續之發炎及毒性反應。之後仍須多次進出手術室,施行多次之擴創處理。如果擴創處理做得完全且適當,病人病況可以很快獲得改善。病患存活與否﹐與積極之清創有絕對的相關。

本文載自"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