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5日 星期四

坐月子 ①排惡露去瘀血 ②補氣血 ③調理脾胃 ④補肝腎壯筋骨4階段調理

----------
2015-09-25
 關於坐月子的方法,自古以來有許多流傳,隨著時代及環境的變遷,有部分的觀念需要修正,過去說不能洗澡、洗頭,現在環境濕熱,清潔衛生是很重要的,只要注意洗完儘速擦乾、吹乾頭髮及身體,避免著涼。

 為什麼要坐月子?懷孕期間母體會產生許多生理變化,包含子宮、卵巢、肌肉骨骼系統等,當生產後,需要時間來恢復至產前的狀態,這段期間叫產褥期,一般約需6週,加上生產過程中需費力(耗氣)及產傷的出血(傷血),還有子宮內惡露未淨及產傷的瘀血。所以產後一般而言是處於一個虛跟瘀的狀態下,需要坐月子來調理,以下介紹中醫產後調理的方式。

 中醫產後調理分4個階段:第1階段要將惡露排除乾淨,常用生化湯加減來去瘀血、生新血,如乳汁分泌不足,可加通草、王不留行等,注意不可與宮縮劑同時使用,以免宮縮太過厲害,自然產一般服用5~7帖,剖腹產因瘀血清除較乾淨,約服用3~5帖即可。

 第2階段以補氣血為主,用八珍湯加減來處理產後氣血虛的問題,並可幫助子宮內膜修復。
 第3階段是調理脾胃,常用四神湯加四君子湯加減,腸胃功能障礙是孕產婦常見的困擾,且利用補氣健脾入「帶脈」的藥物,可防止子宮脫垂,並因健脾利濕的作用,可調節水分代謝,有塑身效果。

 第4階段為補肝腎壯筋骨,常用腎氣丸及龜鹿二仙膠加減,腰痠是孕產婦常見的症狀,在中醫是腎虛的表現,補腎藥物還可以幫助卵巢功能恢復、骨盆腔結構復原。
 現代社會生活普遍富裕,女性平時少運動且肥胖率增高,大補特補的傳統坐月子方法已不再適合每位現代女性;腸胃系統較弱的婦女,產後不宜馬上進食油膩補品,容易造成脹氣、腹痛或拉肚子,不但無法吸收補品,還會造成腸胃的負擔。另外,有子宮肌瘤或巧克力囊腫的產婦,更不可過度進補,以避免促進腫瘤增長。

 沒有一套坐月子餐是適合所有人,宜依據產婦不同的產後體質,由專業中醫師訂定客製化的「產後調理計畫」,結合中、西方營養學的優點,達到促進傷口癒合,補充適當的營養素及恢復子宮的生理機能。另外若在做月子期間有感冒、發燒、發炎、異常出血等狀況需停止進補,由醫師診察。

(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簡珮珊提供,記者陳佳伶整理)
本文轉載自2015/09/25"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