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8
牛黃自古以來就是中醫藥的珍貴藥材,其珍貴性和稀有性與麝香、珍珠齊名,為中醫常用藥之一,在神農本草經中列為上品;臨床上牛黃有清熱解毒功能,且能涼肝熄風定驚,清心豁痰開竅,舉凡熱毒或痰熱所引發諸疾皆可使用,如咽喉腫痛、潰爛,癰疽腫毒,熱病神昏,中風昏厥,癲癇、驚風、抽搐等症,內服外用皆有不錯效果,是很好的保肝、利膽、抗發炎、抗驚厥的清熱解毒藥。
牛黃為牛科動物黃牛或水牛的膽結石,另外,犛牛及野牛的膽結石也可入藥。其味苦,性涼,歸心入肝二經,能清熱解毒,開竅化痰,清心利膽、涼肝熄風,消腫定痛。主治:高熱神昏、中風痰迷、譫語癲狂、小兒驚風、驚癇抽搐、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外用治咽喉腫痛、牙疳口瘡、癰疽疔毒等症。牛黃雖為治心、肝之藥,但伍配得宜功用多向性,如《本草匯言》云:牛黃為治心之藥,必酌佐使得宜而後可,故得丹砂而有寧鎮之功,得蔘、苓而有補養之妙。得菖蒲、山藥而有開達心孔之能。得棗仁、遠志而有和平臟腑之理。得歸、地而有涼血之功。得金、銀而有而安神之美。凡諸心疾皆牛黃所宜也。
牛黃能清心、涼肝,有息風止痙、定驚安神之功,如小兒驚風壯熱神昏,驚厥抽搐等症,常與全蠍、鉤藤等藥伍配,如牛黃散《證治準繩》。治溫熱熱入心包及中風、驚風、癲癇等痰熱阻閉心竅,所引發之高熱煩躁、神昏譫語,口噤、語蹇、痰涎壅塞等症,常與黃連、梔子、麝香、冰片等開竅醒神,清熱解毒藥伍配,如安宮牛黃丸《溫病條辨》。倘熱入血室,發狂不認人,則與鬱金、牡丹皮、甘草同用,如牛黃膏《索問病機保命集》。 牛黃除能清心熱,也善於化痰涎,醒神開竅,治療熱入心包、中風、驚風、癲癇等痰熱蒙蔽心竅所致之神昏、口禁、痰鳴等症,則與竹瀝同用調服《外台秘要》。治嬰兒口禁,則與麝香、梔子、黃連等藥共用,以增強清熱化痰,開竅醒腦之效,如安宮牛黃丸。
牛黃為清熱解毒要藥,清熱解毒之力強,常用於咽喉腫痛、潰爛,癰疽腫毒等熱毒癰滯鬱結之症,治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常與大黃;黃芩、雄黃等藥同用,如牛黃解毒丸《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若咽喉腫痛、潰爛,則與珍珠為末吹喉外用,如珠黃散《降囊撮要》。或加入麝香、珍珠、冰片等藥,如八寶吹喉散。若癰疽、疔毒、癤腫等,則與金銀花、甘草、等藥共用,如牛黃解毒丸《保嬰撮要》。倘癰疽腫毒、橫痃(痰核、乳癌、瘰癧等,則配與麝香、乳香、沒藥等合用,以加強活血散結,清熱解毒功效,如犀黃散《外科證治全生集》。
牛黃一般用量以0.15-1.5克為原則,品質以表面光澤細膩,質輕鬆脆,斷面層紋薄而整齊,無白膜,味先苦後甘,清香而涼者為佳。以少許粉末,清水調和,塗於指甲上能染黃,經久不退,習稱「透甲」或「掛甲」者為真。在使用上,如脾虛便溏及孕婦則須謹慎使用(《品匯精要》:妊娠勿服。《本草經疏》:傷乳作瀉,脾胃虛寒者不當用)。無實熱症者不宜。牛黃如服用過多,對於特殊體質也會有些許不良的反應,如腸胃蠕動增加,產生腹瀉現象,骨骼肌活動過度而產生抽搐痙攣,或血壓下降、心律失常、紅血球減少、血小板減少、消化道出血、皮膚過敏、膀胱炎、支氣管哮喘等。如須服用,應請教中醫師。
(作者為私立大仁科技大學講師、高雄市立中醫醫院特約醫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