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05
地骨皮是中醫用於骨爭肌熱,消渴的常用藥,它的果實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枸杞子,這種植物跟桑椹、荷花一樣,整株都可當藥用;春天採它的葉子,名為天精草;夏天摘的花,叫作長生草;秋天採收的果實,就是補肝腎要藥枸杞子;入冬收成的根就是本篇要介紹的地骨皮。
地骨皮為茄科植物枸杞的根皮,或寧夏枸杞的根皮,其味甘,性寒,歸肺、入肝腎三經。有清肺瀉火,涼血止血,退熱除蒸,滋陰解毒之效。主治:陰虛潮熱,骨蒸盜汗,肺熱咳嗽,消渴,高血壓,廱腫惡瘡,咳血、衂血,血淋、血熱妄行之出血諸症。
地骨皮主要用於清肺熱、去血熱、陰虛潮熱、骨蒸盜汗等症,若伍配得宜效果是很顯著的;如與銀柴胡、鱉甲、知母同用,能夠清肝腎虛熱,能除有汗之骨蒸,是退虛熱、治療骨蒸必用之佳品,如地骨皮湯《聖濟總錄》。倘盜汗骨蒸,肌瘦潮熱,常與鱉甲、秦艽同用,如秦艽鱉甲湯《衛生寶鑑》。一切虛勞煩熱或大病後煩熱,所引發之骨蒸肌熱,則與防風、甘草同用,如地仙散《本事方》。地骨皮性味甘寒,能除肺中伏火(王好古:「瀉腎火,降肺中伏火,去胞中火,退熱,補正氣」),清瀉肺熱,若肺火鬱結,氣逆不降,咳嗽氣喘,皮膚蒸熱,則與甘草、桑白皮共用,如錢乙的治療肺熱名方瀉白散《小兒藥證直訣》。
清熱、涼血止血
、
地骨皮除能清熱外,也善於入血分,能夠涼血、止血、常用於血熱妄行之吐血、衂血、尿血諸血症,不論是單用或是加入白茅根、側柏葉等涼血、止血藥,都有令人滿意的療效。如與柴胡同用,可治膀胱移熱於小腸之口糜舌瘡,如地骨皮散《蘭室秘藏》。單用外敷也可治多年不癒之氣漏疳瘡,如應效散《外科精義》。若與小麥、石膏共用,可治療消渴、口唇乾燥,如枸杞湯《醫心方》。倘與麥門冬、小麥同用,能治虛勞口渴、口苦,骨節煩熱或寒或熱,如枸杞湯《千金方》。
脾虛便溏不宜
地骨皮主要成分有,桂皮酸和多量酚類物質,甜菜堿、苦可安、枸杞醯胺、柳杉酚、地骨皮甲素、枸杞素A和B、蜂蜜酸、亞油酸、亞麻酸、β-穀甾醇等。以現代藥理分析,就是桂皮酸和多量酚類物質,甜菜堿、地骨皮甲素等成分,可以降低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關係。而降血糖的作用,主要是對於β細胞分泌胰島素有促進作用。總的來說地骨皮有治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作用,及扁平疣、掌蹠疣、泛發性濕疹、牙齦疼痛等症。
地骨皮是降血糖的良藥,以地骨皮煮水飲用,對於高血糖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最大好處是不會產生血糖過低頭暈等現象,但根據臨床觀察,對於糖尿病只是控制高血糖的作用而已,並不能徹底治療糖尿病的其他症狀。臨床運用上常與生地、天花粉、五味子同用,能夠生津止渴,治療內熱消渴,古代醫書中就有記載地骨皮可以治療消渴症(糖尿病);如《食療本草.枸杞》:「根:主去骨熱,消渴」。《神農本草經》:「主五內邪氣,熱中消渴,周痺」,這與現代醫學研究的結果相同。
地骨皮的用量以9-15克為原則;地骨皮茶用於高血糖、降血壓、降血脂效果雖好,但使用上仍有些須注意之處,如外感風寒發熱,脾虛便溏者不宜,慢性胃炎、心功能不全的人,都必須謹慎使用(《醫學入門》:「忌鐵」。《本草正》:「假熱者勿用」。《本草匯言》:「虛勞火旺而脾胃薄弱,食少泄瀉者減之」)。如須長期服用,應請教中醫師。
(作者為私立大仁科技大學講師、高雄榮民總醫院傳統醫學中心特約醫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