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2日 星期一

簡介骨科常見的腫瘤


骨科 簡松雄 講師(88年5月)

骨科常見的腫瘤,位於肢體的骨骼、關節及軟組織部位;包含良性及惡性的腫瘤。形狀變化很大:小如小米粒,大如大西瓜;症狀輕重皆可能;有些絲毫沒有症狀,有些整天劇烈疼痛。部位深淺差異很大,淺的腫瘤病人可以自己摸得到、深部位的腫瘤病人則毫不知情。看來千變萬化,似很難捉摸:原來骨及軟組織腫瘤種類繁多、不勝枚舉,共有一 百多種;各個不同面貌,在此僅簡介一般人該有的知識。
骨骼肌肉系統的腫瘤分類,粗分良性與惡性;良性又細分為1.2.3.級;惡性又細分為ⅠⅡ兩級。每一級都有不同的特性及處理方法。
(一)良性第一級(G1):潛伏的良性瘤,沒有活 動性,似個死寂的火山,與人和平共存一輩子,常是沒有 症狀,偶而發現。可以不用開刀處理,例如:良性骨纖維瘤。
(二)良 性第二級(G2):有活動性 的良性瘤,這一類腫瘤會慢慢長大,遲早會被發現,會破壞骨骼,但不會侵犯鄰近的組織,僅似吹氣球般慢慢膨脹,例如:單腔室骨囊腫。
(三)良性第三級(G3):有侵犯性的良性瘤:破 壞骨骼以外,會侵犯鄰近的組織,少數也會轉移;行為像惡性,但不會致命,病理檢查也看不到惡性細胞,例如:骨內巨大細胞瘤。
(四)低度惡性瘤(GⅠ):病理上可見到分化較好 的惡性細胞,比較少轉移,雖然不就醫一定會喪命,但可拖延時間較長。治癒的機會很高,例如:骨膜骨肉瘤。
(五)高度惡性瘤(GⅡ):病理上可見到分化不良 的惡性細胞,具有侵犯性,在腫瘤很小的時候,就可能轉移 侵犯到別處,常常病人在就醫時,已處末期;致命性特別高,例如:惡性組織球狀纖維瘤。
一部份良性的腫瘤會演變為惡性瘤;如骨軟骨瘤、巨大細胞瘤。以上區分一至五的等級,是良性?或惡性?唯有靠切片手術,取得病理報告才能確切診斷。切片手術雖是小手術,卻有大學問,不適當的切片手術,不但病理診斷不出來,甚至會導致本來可以保留的肢體截肢收場。惡性腫瘤的切片手術,最好由執行腫瘤切除 的醫師來動刀,對於成功率確有統計學上有意義的差別。
根據以上一到五的分類,只有第一類的良性第一級,不用開刀,其餘仍以開刀為主要原則,然而第一類的良性第一級腫瘤若不做切片手術,也很難歸類,除非很有經驗的醫師。但是斷定良性瘤也只是臆測,準確率也不能說百分之百,總之應該有一概念,凡是腫瘤位於肢體的骨骼或軟組織應該以手術為主。若是惡性腫瘤則需輔助療法,包括癌化學療法及放射線治療。
目前醫學進步,惡性腫瘤治療的五年存活率約七成到八成成功率。去年五月筆者有幸到美國首府華盛頓,參加美國暨歐洲骨及軟組織腫瘤協會所舉辦,第四屆聯合會,並發表本院治療惡性骨腫瘤經驗的論文,我們的成功率是七成多,可跟得上世界先進國家的水準。這歸功於本院團隊治療的成果。
我們對於惡性腫瘤採取多重模式治療法,這也是潮流,先由影像診斷科以核磁共振、電腦斷層、全身骨骼掃描::等精密儀器診斷腫瘤範圍。接著由骨科以切片手術取得腫瘤樣本,請病理科專家診斷何種腫瘤?分類為何種等級?擬定好治療計畫。惡性腫瘤先請癌化學治療科及放射線治療科,做切除手術前輔助治療。術前輔助療法很重要,可以提升成功率。完成術前輔助治療,再由骨科接手,從事腫瘤廣範圍切除,加上肢體重建手術,常可讓病人保留住有功能的肢體,現在已很少需截肢的手術。手術完成後,尚需再做術後的輔助療法,也包括癌化學療法或放射線治療法。前後過程斷斷續續住院,約需持續兩年的療程。唯有集合各家所長,勞師動眾,工程浩大才能從致命性的惡性腫瘤手中,挽回無價的生命。筆者曾聽聞很多秘方,效果都是誇大的,如果真的有祕方,相信全球的骨癌專家都很高興,那多麼省事呀!

本文載自"高醫中和醫院網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