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6日 星期二

中醫調理、預防冠心病


丹參、赤芍、川芎、枳殼、厚朴、杏仁為治療冠心病常中藥。
 「鈴,鈴,……」清晨一陣急促電話鈴聲響起,「陳醫師,我先生因急性心肌梗塞住到加護病房,您可以來看他嗎?」聽完電話,心中一震,還好人還是清醒的,還有機會。
 晚秋節氣,早晚溫差大,對心腦血管是一大負擔,中風和心肌梗塞的機會增加了!若還有胸悶不適的情況,記得到心臟科做個心電圖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急性心肌梗塞是高死亡率的可怕急重症疾病。
 血管硬化是由於血管壁內貯積了膽固醇、三酸甘油等物質,使血管逐漸纖維化或鈣化,而管徑也漸漸狹窄或阻塞。供應心臟血液和養分有 3條血管稱冠狀動脈,當冠狀動脈狹窄或阻塞後,供應心臟的養分會減少,導致心臟缺血,產生心絞痛,更嚴重為心肌梗塞。
 形成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如下: 1.高血壓 2.高血脂 3.糖尿病 4.肥胖 5.缺乏運動 6.抽菸 7.家族史 8.停經後的婦女 9.緊張型人格。冠心病的症狀差異很大,有的人沒有絲毫病痛,也有人在發作後隨即死亡。不過最明顯也最常見的症狀是心絞痛。運動、提重物、吃得太飽或在情緒激動時,最容易引發心絞痛,發作時全有胸悶,像石頭壓迫而透不過氣來,這種感覺一般具有擴散性,會從胸口擴散到下顎、肩膀、手臂、上腹或嘴部。如果愈痛越厲害,病人會不斷冒冷汗、惡心、頭暈、四肢無力,休息及服舌下硝化甘油片仍無效,就可能是急性心肌梗塞,應立即送醫急救!
 心肌梗塞最危險是在發病的頭 4小時。據統計第一次發病的病人中,約有 1/4會死在送醫途中,而送往加護病房治療的病人,能夠出來的機會只有 50%到 60%,必須等到 1週後危險性才會降低。
 中醫在冠心病治療扮演的角色,主要在平時保養預防和術後調理。平時若有症狀,就要檢查,若還不需要做心導管手術或外科開刀,中藥有很好調理和預防作用。心導管術後或外科手術後,中藥更可有降低復發率。常用處方如,血府逐瘀湯、柴陷湯、麻蓄附子細辛湯、歸脾湯等,單味藥如:丹參、川七、赤芍、川芎、厚朴、枳殼、杏仁、陳皮、檀香、降真香、銀杏等,都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平時保養注意三高預防和治療,戒菸、減重、規律運動,避免壓力過大!
 (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西醫內科專科醫師)
本文載自2012/11/05"中華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