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6日 星期五

香椿(清熱燥濕,止血收斂)

■平實
別名:香樹、豬椿、椿芽樹、紅椿、春陽樹、白椿。
產地:種植在華南、華中、台灣、藥用植物園、藥用植物研究所、農改場、學校、公園、機關行號、鄉下人家前後庭院空地、屋角邊或盆栽中。
形態:屬棟科植物之落葉喬木。樹皮赤褐色,會成片狀剝落,小枝幼時具有柔毛,葉互生,具紅色或暗紅色長柄,基部膨大,邊緣全緣或淺齒鋸緣。葉有特殊香氣。蒴果卵圓形有翅,種子也有翅。
藥用部分:香椿皮(椿白皮)根、葉、果、種子均可入藥。
採集加工:根、皮、葉全年可採收,採樹皮除去粗皮,切片晒乾備用,果實秋熟後採收,晒乾備用或使用。
性味歸位:香椿皮味苦、澀、性涼入腸、胃二經,葉味苦,性平有小毒。香椿子味辛,苦性濕。
功用:
1.香椿皮具有清熱燥濕,止血收斂,澀腸殺蟲。
2.香椿子袪風散寒,止痛除疝。
3.香椿葉具有清熱解毒,消炎驅蟲。
成分:椿白皮會有川棟素,甾醇鞣質。
炮製:椿白皮去粗皮或醋炙,蜜炙使用。
主治:
1.香椿皮治久痢、泄瀉、胃出血、便血、諸血症、小兒疳積、崩漏、白帶下、小便白濁、遺精、腹中有痞塊、赤白痢、胃、十二指腸潰瘍、心胃病、蛔蟲、月信不調、子宮出血、尿路感染、瘡癬等症。
2.香椿子治外感風寒、胃病、胸悶痛、臟胰炎、疝氣病,風濕關節淋濁。
3.香椿根:治肝病、脾臟病、神經痛。
4.葉:治唇疔、消化不良、赤白痢、痔瘡、腸炎、子宮炎、疥瘡、疔疽。
 註:香椿葉可入藥,外也可作蔬菜,涼拌、煮食或油炸或醬料等用途。

本文載自2012/11/16"中華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