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8日 星期日

補腎中藥 預防骨鬆


 骨質疏鬆症是「骨質減少」的疾病,與中醫的「痿證」、「骨枯」、「骨極」的病名類似,特定的補腎中藥在步入老年化的前期使用,具有預防和減輕骨質疏鬆的作用,適當的健脾也是治療的方法。
 中醫觀點歸納出骨質疏鬆症有 3類型:
  1.腎陽虛型:臨床多見有腰膝痠冷、疼痛、精神萎靡、畏冷、小便清長、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等症狀,此型多伴有退化性關節炎。常用熟地、杜仲、肉蓯蓉、鹿角膠等溫補腎陽的藥治療,具有延緩及治療骨質疏鬆症的效果,可選用二仙湯、右歸丸加減皆可。
  2.脾氣虛型:臨床多見有腰脊痠軟,疲倦、四肢乏力,納差不欲食,面色萎黃,舌淡苔白伴有齒痕,脈緩弱等症狀,多有偏食習慣或胃腸易不適者。脾失健運會使氣血生化無源,而易致骨質疏鬆。常用黨參、茯苓、白朮、山藥等益氣健脾的藥治療,可減少補腎填精藥的滋膩礙胃之弊。選用參苓白朮散、補中益氣湯加減皆可。
  3.肝腎虛型:臨床有腰膝酸軟、兩眼酸澀、五心煩熱、頭暈目眩、失眠、咽乾舌燥、舌紅少苔、脈細數等症狀。此型以更年期婦女為多見。常用熟地、枸杞子、山萸肉、女貞子等滋補肝腎的藥治療。
 中醫認為肝是藏血之臟,主疏泄,在治療骨質疏鬆症時,往往要加入滋補肝腎的藥。可選用一貫煎、六味地黃丸加減皆可。
 另外,腎陰陽兩虛型則可選用龜鹿二仙膠,龜鹿二仙膠是治筋骨痿軟的常用藥方,有強筋健骨、生精補髓之效;是目前中醫師常用推薦骨質疏鬆患者服用的良方,尤其針對更年期婦女療效更佳。
(衛生署台南醫院中醫科陳乃菁主治醫師口述、記者翁順利整理)

本文載自2012/11/17"中華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