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赤芍與白芍在《神農本草經》不分,通稱芍藥。南朝梁代陶弘景《神農本草經集注》提到「今出白山、蔣山、茅山最好,白而長大,餘處亦有而多赤,赤者小利。俗方以止痛,乃不減當歸。」始區別芍藥有赤、白兩種,並指出白者質優,赤白異功,但實際運用卻赤、白不分1。
赤芍為毛茛科植物芍藥(Paeonia lactiflora Pall.)或川芍藥 (Paeonia veitchii Lynch)的乾燥根;白芍為毛茛科植物芍藥(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去皮乾燥根。芍藥春生紅芽,花開于三至四月之間,有赤白二色。開赤花者,為赤芍;開白花者,為白芍。兩藥同出一物,且性均微寒,清肝、止痛方面功效相似,但金代成無己在《注解傷寒論.卷三》提到「白補而赤瀉,白收而赤散。」一語道破兩者之主要區別。
二、赤芍
赤芍性散而瀉,清熱涼血,散瘀止痛,用於熱入營血、斑疹吐衄、經閉癥瘕、跌打損傷、癰腫瘡毒及目赤翳障。
傳統應用整理如下:《千金方》的犀角地黃湯,與犀角、生地、丹皮同用,治溫毒發斑;《校注婦人良方》的仙方活命飲,與銀花、天花粉、乳香等同用,治熱毒壅盛,癰腫瘡瘍;《原機啟微》的芍藥清肝散,與荊芥、薄荷、黃芩等合用,治肝經風熱目赤腫痛;《博濟方》的赤芍藥散,與柴胡、牡丹皮等同用,治肝鬱血滯之痛;《醫林改錯》的少腹逐瘀湯,與當歸、川芎、延胡索等同用,可治血滯閉經、痛經、癥瘕腹痛4。
三、白芍
白芍性收而補,養血柔肝,調經止痛,斂陰止汗,用於血虛或陰虛有熱之月經不調、崩漏、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上亢之頭痛、頭暈、肋疼痛、脘腹四肢拘攣作痛,以及陰虛盜汗、營衛不和之表虛自汗等。
傳統應用整理如下:《和劑局方》的四物湯,與川芎、當歸、熟地配用,組成養血調經的基本方劑。用於血虛肝旺,頭暈目眩、肋疼痛或四肢拘攣作痛;《衷中參西錄》的建瓴湯,與生地、山藥、代赭石、龍骨、牡蠣、柏子仁等同用,治肝陽上亢,頭暈目眩;《和劑局方》的逍遙散,與柴胡、當歸、白朮、茯苓、炙甘草等同用,治血虛肝鬱,肋疼痛;《傷寒論》的芍藥甘草湯,與甘草配用,治血虛引起的四肢尤其是小腿的拘攣作痛;《丹溪心法》的痛瀉要方,與防風、白朮、陳皮同用,治腹痛泄瀉;《素問》的芍藥湯,與當歸、木香、檳榔、黃芩、黃連等,治下痢腹痛。用於自汗、盜汗;《金匱要略》的桂枝加龍骨牡蠣湯,與桂枝、生薑、大棗、龍骨、牡蠣等同用,治陽虛自汗。與牡蠣、五味子、浮小麥、柏子仁等同用,則治陰虛盜汗;《傷寒論》的桂枝湯,與桂枝、生薑、大棗同用,治風寒表虛有汗症。2、3
白芍依不同的炮製功能也不同,生白芍以養血斂陰平肝為主。酒白芍降低生品酸寒之性,善和中緩急止痛,養血調經。炒白芍藥性緩和,善養血斂陰,溫中止瀉,止痛。醋白芍則引藥入肝增強收斂作用,善斂血止血,疏肝解鬱。
四、赤芍與白芍
赤芍與白芍又為藥對,赤芍清熱涼血,活血散瘀,白芍養血斂陰,柔肝止痛。赤芍涼血,白芍斂陰,二藥相合,而退血分之熱(斂陰涼血而不歛血);赤芍行血,白芍柔肝,二藥參合,止痛之功益彰。赤芍瀉肝火,白芍養肝陰;赤芍散而不補,白芍補而不瀉。二藥伍用,一散一斂,一瀉一補,清熱退熱,養血斂陰,增強散瘀止痛功用。通常應用於:血分有熱,低熱久久不退;陰虛津虧,口乾舌燥,目赤而痛,有餘熱未清;胸疼痛,腹痛堅積諸症;婦人月經不調,經閉諸症。此外,若營衛不和,氣血不調,絡道不暢,肢體疼痛者,可與柴胡、桂枝伍用5。
五、結語
赤芍與白芍基原均屬芍藥,雖然指標成分相似,但在傳統醫藥理論指導下使用產生了功效差異,使得偏重的主治功效不同,白芍歸肝經,藥性偏寒,是補血藥中唯一偏涼的藥,必有涼血功效,但其涼血與活血止痛作用不如赤芍6,臨床上少用於涼血或活血止痛,而赤芍的柔肝止痛效用不如白芍,臨床上較少用於肝陽上亢,其清熱涼血為第一功效。
參考資料
1. 顏正華。中藥學。台北:知音出版社,1994:834。
2. 鄧中甲。方劑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2:87。
3. 顏正華。中藥學講稿。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336-7。
4. 高學敏。中藥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2:170-1。
5. 呂景山。施今墨對藥。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3:26-7。
6. 張廷模。臨床中藥學講稿。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521-2。
(本文作者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藥劑科藥師)
本文轉載自 "藥師周刊第1818"1012/ 005.13~102/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