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虛體質常見臨床表現包括,講話氣短懶言,肢體容易疲乏,精神不振,容易出汗,舌淡紅,舌體胖大、邊有齒痕,脈象虛緩等。其他臨床表現包括面色偏黃,目光少神,口淡,唇色少華,毛髮不華,頭暈,健忘,大便正常,或是有便秘但不結硬,或是大便不成形,便後仍覺未盡,小便正常或偏多等。
這種類型的人心理特徵通常較內向、情緒不穩定、膽小不喜歡冒險。常見疾病表現為:平素體質虛弱,衛表不固易患感冒;或病後抗病能力弱易遷延不愈;易患內臟下垂、虛勞等病,而且其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表現為較不耐受寒邪、風邪、暑邪等。
氣虛體質的飲食養生原則為:
1.補益脾肺,兼顧心腎。中醫來講氣虛證多與肺、脾、心、腎虛損有關,食療應以分別補其臟虛為原則。由於氣之根在腎,因此,補氣時可酌加杞子、桑椹子、蜂蜜等益腎填精之品。
2、食性平和,宜為平補。氣虛表現多為臟腑功能減退,尚未出現寒象,宜用營養豐富易於消化的食物。
3、氣血兩虛宜益氣生血、益氣活血、益氣攝血。
4、忌寒濕、油膩、厚味食物。
氣虛體質的人常合併有血虛的表現,可以合併一些補血的中藥使用。常用的補血中藥可選用當歸、阿膠、何首烏、枸杞子、白芍、熟地黃、紫河車等。
氣虛體質起居調適方面,生活要有規律,適當運動,養成良好的看書學習和工作習慣,不可勞心過度。血虛之人常有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等,要做到勞逸結合、怡情養性、振奮精神。(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曾裕芳口述,記者陳佳伶整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