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1日 星期三

梅雨…鼻炎發作

 俗語說「清明時節雨紛紛」,是指清明節前後天氣常會下雨,以氣候來說,每年 5、 6月是台灣梅雨季節,常為台灣地區帶來豐沛雨水。所謂「梅雨」係因為發生時段是江南梅子成熟期,常常接連降雨,故稱之。又因梅雨季節的空氣濕度大且氣溫高,衣物容易發霉,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稱為「霉雨」。
 中醫對濕邪分為「外濕」和「內濕」,其中外濕與氣候、工作及生活環境有關。初夏梅雨季節,空氣濕度大且氣溫高,外濕特別嚴重,加重人體內濕,導致體內汗液蒸發受阻,散熱能力下降,體內濕氣大增,身體不適跟著來。常見症狀有全身慵懶、倦怠無力、嗜睡、頭暈、胸悶、腹部悶脹、食慾不振、惡心、四肢緊或脹,甚至容易水腫。
 梅雨時節正值春夏季節交替,不斷降雨環境潮濕,溫度上升,成為過敏原塵蟎、黴菌生長絕佳環境,但卻是過敏性鼻炎患者的惡夢,常見鼻炎患者連續性打噴嚏、鼻子癢,常覺喉嚨卡卡的要清喉嚨,這就是過敏性鼻炎常見三大症狀。所以每到梅雨時節,過敏性疾病患者就開始苦惱。
 根據統計,台灣約有 1/4的成年人及 1/3以上的兒童深受鼻子過敏的困擾,臨床上伴隨症狀有黑眼圈、鼻塞、注意力不易集中等。

陰陽失衡 中醫調理


 過敏性鼻炎是免疫功能失調,中醫屬「鼻鼽」範疇,即陰陽失去平衡,就失衡狀態調整到「陰平陽秘」。依中醫辨證施治常見類型有肺氣虛寒型,處方以玉屏風散搭配蒼耳子散調整來溫補肺氣、祛風散寒;脾氣虛弱型,處方以補中益氣湯調整達健脾補氣、化濕通竅。
 腎陽不足型,處方以金匱腎氣丸搭配玉屏風散調整來溫腎壯陽、補肺止涕;肺經伏熱型,處方以辛夷清肺飲調整來清宣肺氣。研究發現,中藥可減少代謝產物釋放,減輕黏膜水腫、血管擴張、炎性介質釋放之功效等,並可減少鼻黏膜局部浸潤,從而抑制發炎反應,改善臨床症狀。
 脾虛濕重可服用養生茶飲。作法以藿香 20克,佩蘭 20克,綠茶 2克,加水煎煮當茶喝,可清除脾胃濕濁之氣,使人精神爽朗,食慾增加;若易疲倦,可以黃耆 10克、枸杞 10克、紅棗 5克,熬成黃耆枸杞紅棗湯當茶喝。平時可多吃冬瓜、薏仁、綠豆、苦瓜、蓮藕、絲瓜等清熱利濕。但夏天盛產熱性水果如芒果、荔枝、榴連、龍眼等,反而不適合過量食用。
 過敏體質者平時應保持居處環境清潔,如經常洗曬被褥和床單、定期清洗地毯和傢俱、避免使用毛毯和絲質床單及養寵物,有研究發現,貓、狗等寵物的皮脂腺、淚腺和唾液腺都會分泌過敏原。另外也可使用空氣淨化器,減少空氣中所含的過敏原。如此在中醫防治與日常保健雙管齊下,就能揮別梅雨季鼻炎發作惡夢,假以時日更能顯著改善過敏體質。
(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趙翰林提供,記者陳佳伶整理) 
本文轉載自2014/05/20"中華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