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4日 星期三

體內寒濕重易上火

■王鼎源
 有人經常「上火」,是寒濕重引起,體內的寒濕重造成的後果就是傷腎,引起腎陽不足、腎氣虛,造成各臟器功能下降,血液虧虛。腎在中醫五行中屬水,當人體內這個「水」不足時,身體就會乾燥。
 每個臟器都要工作、運動,如果缺少了水的滋潤,就易摩擦生熱。比如肝臟,肝臟屬木,最需要水的澆灌,一旦缺水,肝燥、肝火就非常明顯。
 頭、面部也很容易上火。因為腎主骨髓、腦、腎陽不足,腎氣虛時髓海就空虛,遠端的頭部會缺血、出現乾燥的症狀,如眼睛乾澀、口乾、舌燥、咽乾、咽痛等。
 口腔、咽喉、鼻腔、耳朵是暴露在空氣中的器官,較易受細菌的感染。當頸部及頭、面部的血液供應減少後,這些器官的免疫功能就下降,會出現各種不適,這樣罹患鼻炎、咽炎、牙周炎、扁桃體炎、中耳炎的機率就會增加。此時不注意養血,各種炎症就很難治癒,會成為反覆發作的慢性病。
 如果身體內寒濕重,還會造成經絡不通,散熱困難,容易感到悶熱、燥熱。袪除寒濕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身體溫暖起來。
 氣血只有在溫暖的環境裡,才能全身順暢地流通,如果溫度降低、血流減慢,就會出現滯澀、淤堵,甚至血液會凝固,那麼人就將面臨死亡,而且人的體溫上升,不僅會增強人體的免疫力,還能在正常細胞不受影響的情況下大量殺死癌細胞。此外,溫度過低,會使體內的寒濕加重,外在表現就是上火。
 要涵養體內的陽氣,就要遠離寒濕,溫暖身體。讓身體溫暖起來的辦法有很多,薑紅茶是袪除寒濕的最佳飲品;胡蘿蔔、蘋果等屬於陽性食物,可榨汁飲用;安步當車,讓身體動起來,為自己選擇幾項適合的運動;放棄淋浴,經常泡個熱水澡;養成睡前用熱水泡腳的好習慣。
 現代人缺乏運動又普遍貪涼,造成血液流動的速度變慢,極易導致經絡的淤堵,從而造成皮膚長痘、長斑,甚至身體上的疼痛。要避免上火,就不要貪涼,合理飲食,多運動,自然會「腎氣十足」、經絡通暢,減少疾病發生。

本文轉載自2014/06/03"中華醫藥網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