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鼎源
以清瀉裡熱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清熱藥。
中醫說的裡熱,有三種情況:一是實實在在的體升高的發熱,可藉用溫度計測得其體溫,如發燒性疾病;二是體溫並不升高,但身體不適的臨床表現有熱象,如小便黃赤、大便乾結、口渴欲飲水、咽痛紅腫、舌苔黃等;三是體溫微微升高或不升高,但病人自我感覺烘熱,熱勢不高。以上三種熱,前兩種叫實熱,第三種叫虛熱或陰虛內熱。
熱症也有各種類型的表現,但凡單獨使用清熱藥,一定不惡寒。如有惡寒症,此類藥只能和解表藥一起使用。由於清熱藥各有所長,功效各有差異,又將其分為以下幾類:
清熱瀉火藥:熱和火,均屬同一性質的病因,熱之盛便是火,火之漸便是熱,兩者只是程度的差異。清熱藥大多具有瀉火作用。本類藥物分別適用於肺、胃、心、肝經的實熱症及高熱、汗出、煩渴、譫語、發狂、小便短赤、舌苔黃燥,脈相洪實等實症。如體虛之人使用這類藥物,當和固護正氣藥物合用,攻補兼施。中藥有石膏、知母、天花粉、梔子、夏枯草等。
清熱燥濕藥:本類藥多苦寒,能去除濕邪。清除熱邪、濕邪的典型表現在於舌苔膩(透過舌苔看不見舌質),尿少,如腸胃濕熱、肝膽濕熱、下焦濕熱等。但須注意,苦能傷胃(敗胃口),燥能傷陰,所以本類藥對脾胃虛弱和津液虧損者當慎用。中藥有黃芩、黃連、黃柏、龍膽草等。
清熱涼血藥:多為苦甘鹹寒之品,能清熱營分,血熱邪。用於熱入營血或血分實熱症出現的各種出血,煩躁,舌紅或絳。熱入血分,往往耗液傷陰,本類藥則兼有清血熱和養陰雙重作用。中藥有生地黃、玄參、牡丹皮、赤芍、紫草。
清熱解毒藥:適用於各種熱毒病症,如瘡毒、斑疹、咽喉腫痛、痢疾、腮腺炎的藥物,就是清熱解毒藥。如金銀花、連翹、蒲公英、大青葉、青黛、穿心蓮、秦皮等。
清虛熱藥:由陰、陽、氣、血不足引起的發熱,叫虛熱。清虛熱藥只能「清熱」,不能補充「陰液」的不足,所以使用時多和生地黃、鱉甲、龜甲、玄參等養陰之品配伍,以標本兼治。中藥有青蒿、白薇、地骨皮、胡黃連等。
清熱藥多苦寒,是治標的藥,對消化功能不好的,要配合養胃的藥合用。
本文轉載自2010/08/30"中華日報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