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4日 星期一

提高新陳代謝 穴位埋針甩肉


現代女性注重身材曲線,不是借重推拿就是穴位埋針療法減肥。(記者陳金旺攝)
記者陳金旺/專題報導
 現代人因生活作息、飲食習慣、工作壓力等影響,體重管理不易,問題輕者影響外觀、心理,產生社交障礙,重者衍生代謝性疾病,因此不少人想借重穴位埋針療法提高新陳代謝。中醫師林義傑認為患者除接受針灸、藥物治療外,也配合需適度運動、睡眠充足、正確飲食習慣,才可確保療效,降低復胖機率。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肥胖症是一種慢性病,且為目前最容易被忽視、發病率急劇上升的一種疾病。現代人因生活作息、飲食習慣、工作壓力等影響,體重管理不易,涵蓋的年齡層從青少年至成年人、中年人。問題輕者影響外觀、心理,產生社交障礙,重者衍生代謝性疾病,進而危害生命安全。
 中醫認為形成肥胖症的主因有 4:
  1.與先天稟賦有關,即現代醫學所述的遺傳因素。
  2.少動嗜臥,致使基礎代謝率明顯降低,使脂肪堆積在皮下而造成肥胖。
  3.嗜食膏粱厚味,飲食超量,供過於求,即《黃帝內經》所述:「肥貴人,膏粱之疾也」。
  4.臟腑功能失調:肝鬱氣滯、脾虛失運、腎虛氣化失職,內傷久病,痰濁內生,或外受濕邪,使痰濕蓄積體內而肥胖。
 肥胖的診斷指標有體重、 BMI、體脂肪等,三者必須合參才能確診為肥胖症。因為 BMI沒有把一個人的體脂肪率計算在內,所以 BMI超重實際上並非肥胖,如健身選手有很大比例的肌肉, BMI可能超過 30,但因其體脂肪低,不能被歸類為肥胖症。
 針對中醫穴位埋針的理論基礎蕙心中醫師林義傑說它源於《黃帝內經‧靈樞》所提及的「十二經筋」與「十二皮部」,二者內與十二經脈之氣相通,故埋針於皮下可以調節十二經脈的氣血,以達到治病的療效。肥胖症的穴位埋針治療通常選用胃、膽經的穴位,利用提升人體的新陳代謝,來促進體脂肪的分解;再選用局部穴位埋針,以雕塑身材曲線。
 除了使用穴位埋針治療外,也需視患者體質證型,給予相對應的藥物治療,以期達到最佳療效。如脾虛失運證可選用健脾益氣,化痰除濕的香砂六君子湯;肝鬱氣滯證可選用行氣解鬱,活血化瘀的越鞠丸合桃紅四物湯;胃熱濕阻證可選用瀉熱通腑,利濕化濁的涼膈散合三仁湯。
 患者除接受針灸、藥物治療外,也需配合適度運動、睡眠充足、正確飲食習慣,如此方可確保療效,降低復胖的機率。
本文轉載自2012/05/15"中華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