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9日 星期六

白芥子及其皮膚刺激反應相關研究概況(上)(下)

(上)
◎文╱郭永德

一、前言

白芥子始載於梁代《名醫別錄》,為十字花科(Cruciferae)植物白芥Sinapis alba L.或芥屬植物芥 Brassica juncea (L.) Czern. et Coss. 的乾燥成熟種子。前者習稱白芥子,後者習稱黃芥子1。白芥子外觀為淡黃白色,呈球圓型,直徑2~2.5mm;黃芥子深黃色至棕黃色,白芥子較黃芥子為大2。

二、典籍記載

白芥子性溫、味辛,歸肺、胃經,能利氣豁痰,消腫散結,具有溫肺豁痰利氣,散結通絡止痛的作用,用於治療寒痰咳喘,胸肋脹痛,痰滯經絡,關節麻木、疼痛,痰濕流注,陰疽腫毒等症。陶泓景言其“ 主除腎邪氣,利九竅,明耳目,安中,久服溫中”,推為補中祛邪之妙品。《本草綱目》稱之“ 利氣豁痰,除寒暖中,散腫止痛,治喘嗽反胃,痹木腳氣,筋骨腰節諸痛”所論切合臨床實用。追至清· 傅青主更讚其為“祛痰聖藥”3,4。由於白芥子的祛痰平喘作用勝於黃芥子,且毒性低於黃芥子,因此白芥子為主要的市場流通品種 。

三、所含化學成分

白芥子含芥子油  (glucosinolate),內有白芥子( Sinalbin) 約含2.5%,其他含脂肪油 20%~26%,芥子酶(Myrosin)、芥子鹼(Sinapine)、芥子酸( Sinapic acid) ,蛋白質及粘液質等。又含4-羥基-苯甲醯膽鹼(4-hydroxy benzoylcholine),4-羥基-苯甲胺(4-hydroxy benzylamine)。白芥子( Sinalbin) 經芥子酶(Myrosin)水解,產生異硫氰酸對羥基苯酯(P-Hydroxybenzyl-isothiocynate)、酸性硫酸芥子鹼(Sinapine bisulfate)及葡萄糖。酸性硫酸芥子鹼(Sinapine bisulfate)經鹼性水解可生成芥子酸(Sinapic acid)和膽鹼2,5,6,7。

四、炮製
本品經炒製後,使其含有分解Sinalbin的Myrosin被破壞,可防止Sinalbin等水解,從而減緩刺激性,可充分發揮利氣散寒的功效;同時,經熱炒後,種皮破裂,有效成分易煎出,炒後增加化痰作用,減輕辛散解表作用而發揮臨床療效。故有研究對炒製前後抽取物的鎮咳、平喘和祛痰作用比較,發現炒制後藥效顯著提高,故臨床上宜炒制入藥。文獻也指出不同產地白芥子生品中芥子鹼複鹽的平均含量約為0.77%,炒品約為0.65%,說明炒制後芥子鹼含量減少,測定結果平均減少15.58% 2,8。

五、用法、用量

一般內用為煎服,用量3~1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內服過量可引起嘔吐、腹痛、腹瀉,並且白芥子辛溫走散,耗氣傷陰,肺虛久咳及陰虛火旺者也應慎用。

參考資料

1. 歐敏銳,吳國欣,林躍鑫.中藥白芥子研究概述[J],海學,2001,13(2):8-11.

2. 張賢哲,蔡貴花.中藥炮製學,中國醫藥學院印行,1995.

3. 敏銳,吳國欣,林躍鑫.中藥白芥子研究概述[J].海峽藥學,2001,13(2):8.

4. 中國藥典,一部[S]. 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149.

5. Cl au sen S, Ol sen O, S orens en H. 4-Hydroxybenzoylcholin e:a natural product pres ent in Sinali s al ba [ J ] . Phyt ochemi st ry,1982, 4: 917-922.

6. S oledade M, Pedras C , Irin a L . S inalbins a and b , phytoal exin s f rom Sinap is al ba: el icit at ion, isolat ion, and s ynthesis[ J] . P hyt ochemi stry, 2000, 5: 213-216.

7. S oledade M , Pedr as C, Kevin C. Sinalexin, a ph yt oalexin from w hi te mus t ard elicit ed b y des t ruxin b and alt ern ariabr as sicae [J] . P hyt ochemi stry, 1997, 5: 833-837.

8. 張村,李麗,肖永慶,逄鎮,李桂柳,于定榮,麻印蓮.白芥子飲片的品質評價研究,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2010,16(16):30-32

(本文作者為桃園長庚紀念醫院中醫藥劑部藥師)

本文轉載自 "藥師周刊第1763期"101 / 4.2~ 4.8




(下)

◎文╱郭永德

六、臨床外用與皮膚刺激反應

夏天三伏貼或是冬天的三九貼都是中醫門診常見的一種傳統穴位敷貼治療法,穴位敷貼就是結合針灸、經絡與中藥學,以溫通、化痰定喘的中藥直接貼敷於穴位,經由辛溫發散的中藥對穴位產生化學性、熱性刺激,以減緩過敏的發作,達到治病、防病的效果。敷貼通常含有白芥子、甘遂、延胡索、細辛、乾薑等藥材,各家成份略有差異,將諸藥研磨成粉末,用水調勻做成塊狀敷貼於人體上。這種穴位敷貼方式屬發泡療法,臨床上敷貼部位有些病人皮膚會有瘙癢、潮紅及熱、紅腫現象,有些甚至會現痱子樣皮疹、起水泡或過敏之不良反應(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發生9。

白芥子為無毒之品,本身無刺激作用,但研究證實白芥子會對皮膚有明顯的刺激性,主要是因白芥子?遇水後經芥子?水解,生成異硫氰酸對羥基苯酯(P-Hydroxybenzyl-isothiocynate)即白芥子油,白芥子油對皮膚黏膜有刺激作用,會造成引赤發泡現象,能引起充血、灼痛,可直接致敏,出血者及皮膚過敏者忌用,更不可過量使用。

七、皮膚刺激反應相關研究

宋曉平等對白芥子、斑蝥的發泡性質進行研究,觀察受試者發泡率、發泡大小、發泡時間及疼痛程度,0.05g/穴、0.01g/穴敷貼後每15分鐘觀察皮膚情形及詢問疼痛程度並紀錄,最長敷貼時間120分鐘,最長觀察時間360分鐘,結果在安全劑量範圍,白芥子的發泡首先是皮膚紅腫,高出周圍皮膚,看不見類似燙傷透明水泡,劑量越大,發泡率越高,每穴用0.05g敷貼時期發泡率>80%,發泡越大;白芥子的發泡時間均數約為2小時,不同劑量的白芥子發泡時間無差異;以0.05g/穴組的疼痛率最高,可能與白芥子?水解產物對皮膚痛覺感受器的強力刺激有關,而疼痛程度與是否發泡有關10。石建芳等在進行敷貼治療拾取生熟各半可減輕對皮膚的刺激避免皮膚起水泡11。因此,建議穴位敷貼最好以粉狀狀態保存在冰箱內,現用現配,以防止白芥子?水解,以減輕皮膚刺激反應;敷貼最佳時間為成人2~4小時,兒童30分鐘~1小時,可根據個體體質的不同而適當縮短敷貼時間12。孕婦、一歲以下幼兒、有皮膚病、短時間敷貼即會大量起泡的過敏病患、嚴重心肺功能不足,以及有發燒和咽喉發炎者,都不適合使用穴位敷貼。

八、結語
雖然白芥子臨床外用時,發泡反應是穴位敷貼過程中較為嚴重的皮膚刺激表現,也有臨床研究減少或不發泡可減輕對皮膚的刺激,但會不會直接影響敷貼的療效呢?發泡的必要性及發泡與療效間關係等臨床相關議題,值得後續深入研究,以期發展最佳療效的穴位敷貼。


參考資料

9. 歐明,王甯生主編.中藥及其製劑不良反應大典[M]. 瀋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5.

10. 姬曉蘭,宋曉平.穴位敷貼療法中發泡藥物的研究[D].新疆醫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11. 石建芳,徐建斌冬病夏治中藥穴位敷貼法治療咳喘病3000例療效觀察

12. 強志鵬、時吉萍、張杰生,白芥子貼皮膚刺激試驗[J].中國臨床醫藥研究雜誌,2004,129:13701~13702


(本文作者為桃園長庚紀念醫院中醫藥劑部調劑藥師)


本文轉載自 "藥師周刊第1764期"101 / 4.9~ 4.15

白芥子




別名: 芥子、白芥、芥末子、辣菜子。

產地:

白芥子為十字花科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白芥 Brassica alba (L.) Boiss. / Sinapis laba L. 或芥 Brassica juncea (L.) Czern. et Coss 的成熟種子。前者習稱白芥子,後者習稱黃芥子。原產地中海地域;中國各地皆產,以河南、安徽產量最大。

白芥草本莖較粗壯,高達 1 米,全體被稀疏粗毛。葉互生基部的葉具長柄,葉片寬大,倒卵形,長 10-15 公分,最寬處達 5 公分以上,琴狀深裂或近全裂,裂片 5-7,先端大,向下漸小;莖上部的葉具短柄,葉片較小,裂片較細;近花序之葉常少裂。總狀花序頂生;小花梗長 1 公分左右;花萼綠色,直立;花冠黃色,長方卵形,基部有直立長爪;雄蕊 6;子房長方形,密被拉拉扯扯毛,花柱細長,柱頭小。長角果廣線形,長 2-3 公分,密被粗白毛,著生種子部分常有淺度縊縮,先端有喙,喙部不生種子,光滑無毛。種子圓形,淡黃白色,直徑 1.5-2 毫米。花期 4-6 月,果期 6-8 月。

芥草本高 30-100 公分,莖直立,多分枝,幼枝被微毛,老枝光滑,有時微被白粉。基生葉大,呈琴狀分裂,先端裂片特別長大,兩側裂片甚小;莖上的葉不分裂,披針形至線形。總狀花序多數,具成圓錐狀;花萼 4,綠色;花瓣 4,略向外展,呈十字形,鮮黃色;雄蕊 6;子房長圓形。長角果光滑無毛,無明顯的喙。花期 4-6 月,果期 5-8 月。

夏末秋初,果實成熟時割取全株,將植株連根拔起,曬乾後打下種子。生用或炒用。

白芥子呈球形,直徑 1.5-2.5 毫米。表面灰白色至淡黃色,具細微的網紋,有明顯的點狀種臍。種皮薄而脆,破開後內有白色折疊的子葉,有油性。無臭,味辛辣。

黃芥子較小,直徑 1-2 毫米。表面黃色至棕黃色,少數呈暗紅棕色。研碎後加水浸濕,則產生辛烈的特異臭氣。

參考 "食物庫" 中之 "調味品" 之 芥醬。

性味、歸經:

辛,溫。歸肝、胃經。

功效:

溫肺化痰,利氣散結。

臨床應用:

1. 用於寒痰喘咳、懸飲等。

白芥子辛溫走散、利氣機、通經絡、化寒痰、逐飲邪,善治 "皮裡膜外之痰。"

治寒痰壅肺,咳喘胸悶痰多,配蘇子、萊菔子,即三子養親湯;

若冷哮日久者,可用白芥子配細辛、甘遂等研末,於夏令外敷肺俞、膏俞等穴,即張石頑白芥子法。

近代有以 10% 白芥子注射液在肺俞、中、定喘等穴,行穴位注射治療者。若懸飲咳喘胸滿脅痛者,配甘遂、大戟等以逐飲,如控涎丹。

2. 用於陰疽流注及痰阻經絡關節之肢體麻木,關節腫痛等。

白芥子能祛經絡之痰,又能消腫散結,通絡止痛。

治陰疽流注,配鹿角膠、肉桂、熟地等,以溫陽通滯,消痰散結,如陽和湯;

治痰濕阻滯經絡之肢體麻木或關節腫痛,配馬錢子、沒藥等,如《婦人良方》白芥子散。

用量、用法:

3-10 克。

煎服。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作發泡用。


使用注意:

白芥子辛溫走散,耗氣傷陰,久咳肺虛及陰虛火旺者忌用。

白芥子對皮膚粘膜有剌激,易發泡,有消化道潰瘍、出血者及皮膚過敏者忌用。

用量不宜過大,過量易致胃腸炎,產生腹痛、腹瀉。



參考資料:

《本草綱目》: "利氣豁痰,除寒暖中,散腫止痛。治喘嗽反胃,痺木腳氣,筋骨腰節諸痛。"

《本草經疏》: "白芥子味極辛,氣溫。能搜剔內外痰結,及胸膈寒痰,冷涎壅盛殊效。"



毒副作用:

現代研究:

白芥子含芥子油類成分,其中黑芥子 (sinigrin) 佔 90%,還有葡萄糖芫菁芥素 (gluconapin)、4-羥基-3-引朵甲基芥子油 (4-hydroxy-3-indolylmethyl glucosinolate)、葡萄糖蕓薹素 (glucobrassicin)、新葡萄糖蕓薹素 (neoglucobrassicin)、前告伊春 (progoitrin);還含少量芥子 (myrosin)、芥子酸 (sinapic acid)、芥子 (sinapine)等;另含脂肪油 30%-37%,油中主要為芥酸 (eurcic acid) 及花生酸 (arachidic acid) 的甘油酯,並有少量的亞麻酸 (linolenic acid) 的甘油酯。

芥子水解後的產物有較強的剌激作用,可致充血、發泡。

白芥子內服可催吐、祛痰;其水浸劑對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


本文轉載自 "NATURE HEALTH CENTE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