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0日 星期四

中醫看排尿異常

■王鼎源
 小便的排泄直接由膀胱所主,但與腎的氣化、脾的傳輸、肺的宣降、三焦的氣化等功能有密切的關係,機體內部津液的盈虧亦可影響尿液的多少。
 健康人排尿次數,尿量受飲水、溫度、出汗、年齡等因素的影響,但如受疾病影響,機體的津液營血不足,氣化功能失常、水飲停留等,均會使排尿次數、尿量及排尿時的感覺出現異常。
  1.尿量異常:小便清長量多,伴有畏寒喜暖,多見於虛寒證;若小便清長,夜間尿量尤多,伴有腰膝冷痛,多是腎陽虛,陽不化氣所致;若口渴、多飲、多尿、消瘦,則為「消渴症」(糖尿病)。凡機體因水滲泄的源流有所阻滯,皆可導致尿量減少。如尿少色黃,伴有發熱口渴,多見於實熱或汗吐下損傷津液等;若尿少並伴有浮腫,這多是水腫病,是肺脾腎功能失常,水濕內停所致。
  2.排尿次數異常:排尿次數增多,時欲小便並伴有急迫感覺的小便頻數。如小便色黃赤,頻數急迫,多由於濕熱下迫而致,常見於淋症(急性泌尿系統感染);若夜間尿頻,小便清長,多是腎氣不固所致。
  3.排尿異常:多與腎和膀胱及水道病變有關。
 癃閉:小便不暢,點滴而出為「癃」;小便不通,點滴不出為「閉」。如小便不利,甚至點滴而出,伴有全身浮腫,多是腎陽虛衰,不能化氣行水而致。
 餘瀝不盡:即小便後點滴不止,如伴有腰膝無力,動則汗出喘促,多是腎氣虛衰,膀胱不固,常見於老年人或久病體衰者。
 小便失禁:指小便不能隨意識控制而自動排出,多由於腎虛、膀胱失職,不能制約水液所致,常見於老年腎虛者;若病人中風神識不清,伴有小便失禁,多為脫證,神氣逆亂所致,是危重徵象。
 遺尿:指睡眠中小便排出,多是脾肺氣虛或腎陽虛弱所致,常見於兒童。若遺尿伴有四肢不溫,小便清長頻數,多為腎陽虛;若遺尿伴有多夢、困倦乏力、食少懶言,多為脾陽虛,中氣不足所致。

本文轉載自102/01/10"中華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