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7日 星期五

米勒費雪症候群


拼音:Mǐlèfèixuě zhènghòuqún(Milefeixue zhenghouqun)

英文:Miller Fisher syndrome

同义词条:Miller Fisher syndrome,Miller Fisher症候群


米勒費雪症候群(Miller Fisher syndrome) 是一種罕見的後天形成的多發性神經炎疾病,被認爲是格林-巴利綜合征的一個變種,其病因目前仍不甚明了,有認爲可能由病毒感染造成。其病理現象即爲腦幹之腦神經核體功能缺損。一旦上腦神經核體功能異常,則患者會有眼球運動麻痹或運動失調等現象,若下腦神經核體受損,則會有吞咽功能之異常。嚴重者可能會四肢癱瘓、窒息致死的危險。大多數米勒費雪症候群患者體内會有一個特殊抗體導致行動失調。



依據過去的報告,約有40% Miller Fisher症候群患者於生病期間產生吞咽障礙,但這些報告對吞咽障礙的治療及預後少有提及。

症狀和體征

主要表現爲三大特點:即共濟失調、腱反射減退、眼外肌麻痹,有時可出現瞳孔改變。其他症狀包括全身肌肉無力及呼吸衰竭。

通常開始時先有兩下肢相當對稱的肌肉無力伴感覺異常,然後症狀向上肢擴展。90%的病例在3周之内肌肉無力程度達到最高峰。肌肉無力症狀總是比感覺症狀或體征更爲顯著,而且可能在肢體近端症狀最爲嚴重。

腱反射消失。括約肌功能通常保存。在病情比較嚴重的病例中50%以上病人有面肌與口咽部肌肉的無力,有5%~10%的病例因呼吸衰竭需要氣管插管。

在嚴重的病例中,可發生自主神經系統功能障礙(包括血壓的波動),抗利尿激素分泌不當,心律失常及瞳孔的改變。呼吸癱瘓和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可以危及生命。約5%病例發生死亡。

診斷標准

1.進行性肢體力弱,基本對稱,少數也可不對稱。輕則下肢無力,重則四肢癱,包括軀體癱瘓、球麻痹、面肌以至眼外肌麻痹,最嚴重的是呼吸肌麻痹。

2.腱反射減弱或消失,尤其是遠端常消失。

3.起病迅速,病情呈進行性加重,常在數天至1-2周達高峰,到4周停止發展,穩定進入恢複期。

4.感覺障礙主訴較多,客觀檢查相對較輕,可呈手套、襪子樣感覺異常或無明顯感覺障礙,少數有感覺過敏,神經幹壓痛。

5.顱神經以舌咽、迷走、舌下神經受累多見,其他顱神經也可受損,但視、聽神經幾乎不受累。

6.可合並植物神經功能障礙,如心動過速、高血壓、低血壓、血管運動障礙、出汗多,可有一時性排尿困難。

7.病前1-6周約半數有呼吸道、腸道感染、不明原因發熱、水痘、帶狀皰疹、腮腺炎、支原體、瘧疾、淋雨、受涼、疲勞、創傷、手術等。

8.病後2-4周進入恢複期,也可遲延至數月才開始恢複。

9.腦脊液檢查:WBL<10×106/L,1-2周,蛋白可升高,呈蛋白-細胞分離(如細胞超過10×106/L,以多核爲主,則需排除其它疾病),細胞學分類以淋巴單核細胞爲主,也可出現大量吞噬細胞。

10.電生理檢查:病後可出現神經傳導速度明顯減慢,F波反映近端神經幹傳導減慢。

臨床分型

1.輕型:四肢肌力III級以上,可獨立行走。

2.中型:四肢肌力III級以下,不能行走。

     3.重型:IX、X和其他顱神經麻痹,不能吞咽,同時四肢無力到癱瘓,活動時有輕度呼吸困難,但不需要氣管切開,blog.const.net.cn人工呼吸。

4.極重型:在數小時至2天,發展到四肢癱,吞咽不能,呼吸肌麻痹,必須立即氣管切開,人工呼吸,伴嚴重心血管功能障礙或爆發型亦並入此型。

5.再發型:數月(4-6月)至10多年可有多次再發,輕重如上述症狀,應加倍注意。往往比首發重,可由輕型直至極重型症狀。

6.慢性型或慢性炎症脱髓鞘多神經病:由2月至數月乃至數年緩慢起病,經久不愈,顱神經受損少,四肢肌肉萎縮明顯,腦脊液蛋白持續增高。

7.變異型:純運動型GBS;感覺GBS;多顱神經GBS;純全植物神經功能不全GBS,還有Fisher綜合症,少數GBS伴一過性錐體束征和GBS伴小腦共濟失調等。

治療方法

治療方法有血漿置換術(俗稱換血) 及免疫球蛋白的靜脈注射,可以減緩病人的症狀,縮短病程天數及加速恢複的時間。

預後情況

大多數患者的預後情況良好。 在大多數情況下,經過治療後,病情能在出現症狀2至4周内開始恢複,在6個月内有痊愈的可能。 有些人會有後遺症,但複發可能性較少(小於3%的案例)。

本文轉載自"中文百科在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