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9日 星期一

肺癌 治療黃金時間

 中醫稱肺癌為「肺積」或「息賁」,認為肺癌的產生多因「七情」所傷、臟腑失衡,體內正氣不足免疫下降,加上外邪、風寒、痰飲,臟腑內虛,血瘀氣滯最後造成腫瘤形成。
 國人十大癌症中肺癌發生率排名第三名,致死率卻高居第一名,因肺癌早期大多沒有明顯症狀,只有約 515%可被發現,而早期肺癌五年存活率約 60%,晚期則驟降至 10%以下。
 肺癌早期症狀為咳嗽、咳痰、痰中帶血、胸痛等,很像呼吸道發炎易被人忽視,而當肺癌擴散到遠處器官時,可能引起頭痛、骨頭痛、關節痛甚至腹痛等。
 肺癌好發年齡為 4575歲,發病率仍持續提升中,一般認為其發生與抽菸、空氣污染、二手菸、石棉吸入、接觸化學藥品如醚、芳香烴及有機化合物等致癌物有關。
 肺癌要大到可被看出來得花 10年以上時間,就算早幾週或晚幾月發現,可能不致影響疾病癒後情形。當病人確診為肺癌,不應放棄正規治療只接受民間偏方,應把握診斷後 34個月治療黃金時間,即在體能允許下可手術宜盡速進行,若無法手術可結合化療或合併化、放療、標靶治療。
 肺癌已有多樣化療處方,常用如健擇、鉑金類、紫杉醇等,而惡心、嘔吐是此類藥物最常見副作用,化療後也常有胸中熱感覺,此時以中藥調理腸胃功能,可有效緩解治療不適;標靶藥物最常見有艾瑞莎 (Iressa)、得舒緩 (Tarceva),有良好抑癌效果,常見副作用為皮膚疹、口腔粘膜潰瘍,甚至過敏反應,因此中醫在減少皮膚、口腔問題即是調理重點。
 中醫對肺癌是認為肺氣失去正常起降,造成痰易淤積,調理上著重「理氣、補氣、降氣化痰、活血化瘀」。化療期間首重腸胃道的調理配合降氣化痰為主,惡心嘔吐可適用黑糖薑茶,食物中加入些許生薑片,藥物以橘皮竹茹湯加旋覆花、白芥子、漏蘆等,若見咳血常加仙鶴草、側柏葉,平時可飲用蓮藕茶幫助止血。
 肋膜積水可用西洋參加黃蓍補氣行水。標靶治療導致皮膚紅疹,中醫加重養陰清熱如石斛、玉竹、生地、牡丹皮、玄參、麥冬等,亦可配合西洋參及絞股藍各 10克以 10001500毫升水煎煮當茶飲。
 臨床常見喉嚨乾燥或口乾舌燥的患者,可多吃木耳或燉煮水梨木耳湯,幫助滋潤及促進黏膜生長的作用。
 肺癌病人平時飲食「均衡營養」是最重要的,食材建議豐富衛生,多攝取五榖蔬菜、水果及魚肉,少食用燒烤辣炸、油膩、醃製及刺激食物。此外,適量攝取防癌抗癌食品,如海藻、薏苡仁、香菇、大棗、薑黃、烏梅、百合、海帶、黃耆、蘆筍等。肺癌患者常表現為氣虛易喘,所以練氣、多走動的適度運動是必要的,若能每日有至少 30分鐘的走動,可以訓練肺活量,保持體力,促進循環。

(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趙翰林口述,記者陳佳伶整理)
本文載自2013/12/06"中華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