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9日 星期三

慢性胃炎的中醫治療

■蘇聰明
 慢性胃炎是由許多不同病因所引起的一種胃粘膜慢性炎症,根據胃粘膜病理變化可分為淺表性胃炎和萎縮性胃炎,常見於中老年人、與壓力及日常飲食有關。
 造成慢性胃炎的原因很多,包括急性胃炎反覆發作及不良的飲食習慣,精神功能紊亂,膽汁返流、刺激性物質、免疫因素及幽門螺旋菌感染等有關。
 這類患者常抱怨進食後上腹部不適或疼痛、伴食慾不振、泛酸、惡心、腹脹及噯氣,甚至伴有出血、貧血、消瘦、腹瀉、皮膚粘膜變白及舌炎等現象,屬中醫「痞滿」、「胃脘痛」、「嘈雜」及「胃痞」等病症。
 就中醫觀點,慢性胃炎發生的部位雖表現於胃,但其發病卻與肝、脾的病變關係密切,發病的原因大多由於精神刺激,過度疲勞,飲食不節和脾胃虛弱等,導致胃氣鬱滯,不通則痛。治療以改善機體的免疫功能、鎮靜、抗炎、鎮痛和調節胃酸分泌為基本原則。
 診斷慢性胃炎的重點,是診斷時必須詳問慢性胃炎的起因、部位、時間、性質、放射部位等相關症狀資料,才能提供正確的治療方向。
 臨床上,中醫治療慢性胃炎,常以「強胃湯」為主方,再依患者情況加減治療,如腹脹加厚朴:噯氣惡心頻繁加半夏:胃痛較甚加元胡:胃酸缺乏加烏梅:胃酸過多,可去「強胃湯」中的山楂,加入海螵蛸,以加強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
 除了藥物治療也可配合按摩或針灸來減輕慢性胃炎病情,例如用手按摩腹部中脘穴、做環形按摩、輕重適度、每日 1-2次、每次 15分鐘,或針刺中脘、脾俞、足三里、梁門、三焦俞、氣海、三陰交等穴、達到調理脾胃、理氣止痛功效。
 門診發現,這類健脾益氣,化濕消滯的中藥,有增強損傷組織的修復能力,加速損傷處癒合的作用,對消除慢性炎症,改善脾胃消化功能,有較明顯的效果,一般預後良好。至於部分萎縮性胃炎可能會轉化為胃癌,最好定期做胃鏡追蹤檢查。
 (作者為高雄市新復興中醫診所院長、台灣醫藥交流協會理事長)


本文轉載自2011/03/09"中華日報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