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8日 星期五

丁茄(活血散瘀、止咳平喘)

■平淡
2015-05-05
又稱:野癲茄,紅癲茄,山馬鈴,刺茄,紅水茄,小癲茄,金鈕釦,丁茄根。
形態特徵:為茄科多年生直立草本或惡灌木植物,莖葉具有銳利,單葉互生,卵形或橢圓形,邊緣5~7裂或波狀,兩面被星狀毛,葉背中脈和葉柄有刺或無刺。花是白色,傘狀花序,花梗及花萼外面被星狀毛和腺毛。果球形光滑無光,成熟時黃色,花果期全年。
分布:華南各省及雲南、台灣。
生長習性:生於路旁、溝谷、荒地、林邊、海邊等地。
藥用部分,全草或根、果、葉。
採收期:夏秋採收全草,秋天採挖根,趁鮮切片,曬乾用。
主要成分:全草含有生物鹼,茄鹼以未成熟果實含量最多。
性味入經:味苦,辛,性溫,有小毒。入肝、肺經。
藥效:全草具有活血散瘀,消腫止痛,止咳平喘,消熱疏風。
驗方:
1.跌打損傷:丁痂鮮葉適量搗爛外敷,或丁茄根10克,紅藍草60克,茅莓根30克水煎,沖米酒適量服用。
2.黃水瘡:刺茄果5個(烘乾)研細末,用菜油適量,鳥不宿30克,鼠尾癀各15克,將本品果研為粉,適量調菜籽油外敷患處,每日3~5次。
3.小兒驚厥:丁茄葉3克洗淨,1碗煎半碗,分3次服用。
4.胃寒氣痛:丁茄根、小毛萎各15克水煎服用。

本文轉載自2015/05/05"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