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9日 星期三

茴香(行氣止痛),八角茴香(去痰健胃治感冒)

圖一八角茴香,圖二小茴香





















一、言必信 

茴香,分小茴香和大茴香(八角茴香),都是常用調料。在製作鹵肉時,更是必用

之品。 

小茴香早已正式列為中藥,大茴香也可作藥,功效大致相同,都能開胃,散寒,行氣,止痛。它們所含的主要成分都是茴香油,能刺激胃腸神經血管,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腸蠕動,排除積存的氣體,所以有健胃,行氣的功效:有時在興奮後胃腸蠕動又降低,因而有助於緩解痙孿,減輕疼痛。 

中國藥典載有茴香製劑,是常用的健胃藥和止咳祛痰藥。民間更使用茴香治病。

方例: 

(1)、胃寒腹痛:大茴香 6粒研粉、用紅糖水分兩次沖服。 

(2)、疝氣腹痛:小茴香 10~ 15克炒焦,研粉、用開水分 3次沖服:或取等量小茴香,橘核、山楂分別炒後研粉、混勻,每日早晚用黃酒送服 6克。 

(3)、婦女月經疼痛:在月經前三天煎服小茴香 15克,連服 3日。月經來後,用小茴,製香附各 10克煎湯,加入紅糖 30克,分 3次服,均有一定效果。 

(4)、鞘膜積液:用小茴香 15克、食鹽 4.5克,共同炒焦研成細末,再用兩個青殼鴨蛋去殼同煎為餅。每晚臨睡前,以溫米酒配蛋餅同食,連服四天為一療程。休息兩天,再服第二療程,有一定效果。

本文轉載自2009/02/12 "中華日報醫藥網"



二、立德 

八角茴香 又名:大茴香、八角、茴香、懷香。 產地:原產中國廣西省與越南。雲南、廣東、海南島也有栽培。是古今中外普遍使用的飲食中藥材之一。 

形態:芸香科常綠小喬木,高十至十三公尺,葉橢圓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全緣,半革質、平滑、有透明細點,葉柄粗狀。花單生,兩性深紅色,廣卵形或短圓形。果實是蓇葖果、呈放射星芒狀,有八角、褐色、直徑三至四公分,成熟時裂開,故又稱為八角,果柄粗壯,種子為廣橢圓形、褐色、平滑且光亮。 

功用:

1、果實可用水蒸氣蒸溜可得八角茴香油。葉子用水蒸氣蒸溜可得葉油。取得精油可用於感冒去痰配方,也可作矯味、矯臭內服之配方。

2、八角茴香具有改善呼吸道黏膜炎及消化道不適,具有健胃,與奮之功效,可治感冒甚可預防禽流感或克流感。 

其他用途:

1、八角食品方面:中菜的香味料如魯肉、精油可用在白蘭地酒與法國無色甜酒調味。

2、製餅乾方面賦香料,肥皂香料與其他工業用香料。

3、動物或家禽食用飼料中君茴香醚原料之一。


本文轉載自2008/09/01 "中華日報醫藥網"


三、◎文╱台南縣記者楊登傑
最近新型流感流行,造成人心惶惶,藥商萃取八角種子研製「克流感」抗病毒藥劑對抗新流感,造成民眾爭相搶購,買不到克流感的民眾轉而想購買服用研製「克流感」的原料-八角,藥師應告知民眾切勿拿自己的健康開玩笑。
八角並無法治療新流感,八角學名是Illicium verum,又稱茴香、大料和大茴香。聚合果呈星狀的八角形,長1-2厘米,寬3-5厘米,高<1厘米。成熟後由綠變黃。蓇葖果頂端鈍或鈍尖,每個內含6毫米長的種子一顆。所含的莽草酸是製造抗病毒藥物克流感的合成原料之一,但莽草酸本身並沒有治療流感的功效。
莽草跟八角是不同的,「莽草」也是藥材的一種,是Illicium lanceolatum A.C.Smith的果實,與八角同屬,市面上也買得到,但含有神經毒,吃多了會引起中樞神經麻痺,藥材外觀長的極像八角,極易混淆。因八角茴香產量少、價格較貴,容易被不肖廠商混用。兩者主要區別為:莽草果實較小,角數一般為8-13個,蓇葖一般長約7至10毫米,其尖端呈向上彎曲的鳥蝝狀,果柄多垂直且常脫落,帶樹膠樣氣味,味苦,千萬別搞混。
藥師應該呼籲民眾,有流感症狀請就醫,也可諮詢醫師或藥師,千萬別聽信流言或是抗流感偏方,胡亂吃藥,傷錢又傷身。




本文轉載自 "藥師周刊第1621期" 98 / 5.11~5.17


本文圖一轉載處,圖二轉載處


八角茴香
◎文╱郭永德




一、基源
八角茴香為常用中藥亦是日常食用香料,有特殊香氣,也是坊間用於五香粉(花椒、肉桂、八角、丁香、小茴香籽)的成分之一。味甘、辛,性溫。為雙子葉植物木蘭科(Magnoliaceae)植物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 Hook. f.的乾燥成熟果實,通常由8個(少數有6~13個)蓇葖果聚合而成,呈放射狀排列,又稱大茴香,南方俗稱八角、北方俗稱大料。八角茴香大約95%用作香料,只有5%入藥使用1,每年3月至5月為收成期,原產於亞洲東南部和美洲,今主要產於中國廣西、雲南、福建南部、廣東西部。2八角茴香其功效為溫陽、散寒、理氣、止痛,治療疝氣、腎虛腰痛、寒濕腳氣與脾胃寒盛的嘔吐腹痛。


二、天然物化學研究
八角茴香經化學分離實驗研究發現,主要含揮發油、脂肪油、蛋白質、樹脂、樹膠質等。揮發油的主要成分為茴香醚(Anethole),還含有茴香醛(Anisaldehyde)、甲基胡椒酚、茴香酸、茴香酮(Anisylacetone)、蒎烯、水芹烯、檸檬烯、黃樟醚(Safrole)3黃酮類成分、糖酯、磷脂(包括卵磷脂、磷脂?絲氨酸和磷脂?基肌醇)、β—谷淄醇和維生素E、胡蘿蔔素和莽草酸等成分。


三、禁忌與不良反應
過量食用黃樟醚可能導致神經中毒,因此若隨意直接服用大量的八角,亦可能造成不良反應。傳統民間偏方認為它可治小兒腹痛,也許就是八角的某些神經毒性抑制了胃部神經,才達到緩解,但如果服用量大的話,卻可能造成腦痙攣、缺氧,因此美國FDA已在數年前禁止嬰兒服用八角的產品。此外,八角吃多反而容易上火,陰虛火旺者也不適宜食用。同屬植物莽草(Illicium lanceolatum A.C.Smith)又稱野八角的果實與八角非常相似,有毒,應避免誤用。


四、與克流感之關係
1997年首次發現禽流感會傳染給人類,2005年禽流感在全世界範圍內的爆發,2006年瑞士羅氏藥廠(Roche Holding AG) 獨家生產口服藥「克流感」(特敏福,Tamiflu),禽流感當時沒有疫苗對付,克流感被視為唯一可治療的藥物,全球全球掀起一股搶購的風潮。「克流感」的原料成分來自中國傳統香料八角茴香,製造方式是使用八角茴香所萃取分離之莽草酸(Shikimic acid) ,再經包括化學反應等10個步驟之生產過程,需時一年而製得「克流感」之主成分Oseltamivir,此成分可以和病毒表面的一種酵素結合,是作用於神經氨酸?的特異性抑制劑,抑制神經氨酸?的活性能阻止病毒顆粒釋放,切斷病毒擴散鏈,抑制成熟的流感病毒脫離宿主細胞,進而抑制流感病毒在人體內的傳播以治療流行性感冒,2009年的H1N1新流感亦曾經使用「克流感」作治療。
西藥成分來自中草藥純化物的例子很多,例如抗乳癌用藥紫杉醇提煉自紅豆杉;中藥麻黃可提煉出氣喘用藥麻黃素成分;八角屬植物果實普遍含有莽草酸(shikimic acid),為莽草酸的豐富資源之一,但莽草酸並非八角獨有的成分,目前莽草酸的來源包括:天然物萃取、化學合成以及微生物製造,工業製程則以萃取茴香八角(Illicium anisatum)為莽草酸主要來源。現代藥理學研究証明,莽草酸具有較強的鎮痛和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八角茴香中的莽草酸(Shikimic acid)與「克流感」(Oseltamivir)其化學結構有極大差異,只是其合成路線由其植物一次代謝產物莽草酸起始,中草藥的純化物要變成西藥,必須經過嚴謹的實驗室驗證,精確拿捏治療成分、劑量、藥物毒性等,民眾切勿以為直接吃八角可以預防禽流感,這樣反而會弄巧成拙。


參考文獻
1. 李偉, 楊旭. 八角茴香及其提取物莽草酸的研究進展〔J〕. 中國調味品,2008,(01):24-28.
2. Lin Qi 1Medicinal plant resources of IliiciumL [J ]1 Chi2 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 2002 , 33 ( 7) : 65526561
3. 江蘇新醫學院.中藥大辭典:上冊〔M〕.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26-27.:228,230
(本文作者為桃園長庚紀念醫院中藥組藥師)

本文轉載自 "藥師周刊第1689期" 99 / 11.~12.0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