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經痛是種常見脊椎疾病,疼痛的原因大多是因長期的姿勢不良、腰部用力不當、退化、受傷及體重過重等因素所造成。
凡是沿著坐骨神經分布區的疼痛,均稱為坐骨神經痛。發生的原因眾多,包括,腰椎管狹窄、腰椎關節炎 、腰椎骨質增生(骨刺)、腰椎滑位、腰椎間盤突出、腰椎腫瘤及其他不明原因。
以中醫而言,認為本病的發生除與外傷有關外,肝腎功能失調,筋脈失養或因風寒濕邪侵襲,以致經絡受損,氣血阻滯不通而疼痛。所以在治療上必須分別採用,袪風散寒、清熱化濕、活血化瘀、補益肝腎等療法、來對症下藥。
這類患者的痠痛感自臀部、大腿、一路延伸到小腿、麻到腳趾、一旦疼痛發生,令人坐立難安,走路困難,無法入睡。患者常以為是風濕、肌腱炎、甚至腎虧而延誤病情。
通常患者可以利用簡單的測驗來確定是否坐骨神經痛受壓迫,這個方法是平躺時把腿伸直,平平舉起,如果仰角達不到 70度,還伴有劇烈疼痛,就有罹患坐骨神經痛的可能。
臨床上治療坐骨神經痛,可以分成寒濕型、風熱型、血瘀型和肝腎虧型四大類、須依據患者症狀、体質、辨證論治,選用除風活血湯,加味二妙丸、活絡湯、壯筋益腎湯等方劑,同時並酌加地別、三稜、 莪朮、靈仙、地龍等,具有改善氣血阻滯的中藥,以達到「通則不痛」目的。
另外,針灸對坐骨神經痛也有一定的療效,當患者疼痛不適時,針秩邊、殷門,承山,昆崙,陽陵泉,絕骨,丘墟等穴或在委中穴放血,可暫時緩解疼痛,但要完全改善,則需服藥 2到 4個月。
許多坐骨神經痛患者常疑惑到底要不要開刀?其實只有少數的患者因持續抽痛,行動困難才須開刀,多數患者只要中藥或針灸治療即可改善症狀。
不過,預防勝於治療,防範之道為有規律的運動或体操,保持良好坐立姿勢,勿穿太高高跟鞋,勿使腰部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避免彎腰取物,保持適當體重,床墊須軟硬適中,若是懷孕的婦女,更應多讓腰部有休息機會。
(作者蘇聰明為高雄市新復興中醫診所院長、台灣醫藥交流協會 理事長)
本文轉載自2011/02/04"中華日報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