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3日 星期日

淡談黃連

◎文╱陳蕙婷
【基源、產地】黃連,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黃連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葉黃連(俗稱雅連) Coptis 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雲連 Coptis teeta Wall的根莖。《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主產地為四川、雲南、湖北。

【植物型態】草本、根莖呈黃色,常分枝,密生多數鬚根。葉全部基生;葉柄長,葉片堅紙質;邊緣有銳鋸齒,表面沿脈被短柔毛。花瓣線形或線狀披 針形;雄蕊多數,外輪雄蕊比花瓣略短或近等長。花期每年2-4月,果期3-6月。藥材以身幹粗壯、殘留葉柄及鬚根少、質堅實、斷面紅黃色者為佳。

【性味、歸經】苦,寒。歸心、胃、肝、大腸經。

【功能、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主要成分】黃連根莖含多種生物鹼,主要為小檗鹼(Berberine),以鹽酸鹽存在,含量5.2~7.69%;其次為黃連鹼(Coptisine)。此外,尚含木蘭鹼(Magnoflorine)及非生物鹼成分阿魏酸(Ferulic acid)等成分。

【可能藥理活性】
1. 抗微生物及原蟲:
(1)抗菌活性篩選: 體外試驗結果,對溶血性鏈球菌、腦膜炎球菌、霍亂孤菌、炭疽桿菌、枯草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皆有抑活菌性,對痢疾桿菌、白喉桿菌、綠色鏈球菌、肺炎桿菌等多種桿菌均有較弱抑制活性,對變形桿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作用較弱,對宋氏痢疾桿菌、副傷寒桿菌、綠膿桿菌則幾無作用。
(2)抗其它微生物及原蟲活性篩選:體外試驗結果,7.5μg/mL時對鉤端螺旋體有殺滅作用。而黃連煎劑於1:20和1:40濃度可完全抑制阿米巴原蟲的生長,黃連素1:5000濃度即可抑制原蟲生長。進一步動物實驗發現黃連煎劑在3g/Kg劑量能完全消滅大白鼠盲腸內存在的阿米巴原蟲。此外亦有報導指出,黃連對陰道滴蟲、錐蟲可能有抑制作用。
2.對膽汁分泌及血液的影響:經動物試驗,有利膽作用,能增加膽汁形成,使膽汁變稀。對慢性膽囊炎患者,口服可能有效。大鼠口服20mg/kg和肌肉注射2mg/kg可降低血清膽固醇。
3.其它作用:有報導指出,在循環系統方面,靜脈注射或口服時,對麻醉的犬、貓及兔或不麻醉大鼠均可引起血壓下降;對神經傳遞物質方面,在哺乳類動物的心臟標本上,小劑量能增強乙醯膽鹼的作用,大劑量則為對抗作用,對整體動物,小劑量增強乙醯膽鹼或電刺激迷走神經外周端引起的血壓下降,大劑量則削弱此種反應;對平滑肌作用方面,除血管平滑肌的鬆弛外,對其它平滑肌如子宮、膀胱、支氣管、腸胃道等均具興奮作用;還有某些抗腎上腺素樣作用,小劑量加強小鼠大腦皮層的興奮過程,大劑量則減弱之;另尚有解熱、抗利尿、局部麻醉、鎮靜、鎮痛、延長戊巴比妥睡眠時間及降低家兔眼內壓等報導。但前述這些報導之可信度及使用劑量均不明,尚須研究之確認,僅供進一步療效探討之參考。
4.毒副作用:目前尚無進一步毒副作用報告,可能在常用劑量下之毒性小,副作用低。

【用量、用法】常用量為1~6克,煎服。外用適量。

【炮製】豬膽汁製黃連-治療熱毒火盛所致之癰腫疔瘡,疼痛發熱。薑汁製黃連 -緩和過於苦寒之性,增強止嘔作用,善清胃熱嘔吐。吳茱萸製黃連-抑制其苦寒之性,使其寒而不滯,以清氣分溼熱,散肝膽鬱火。黃連炭-常用於血熱妄行之吐衄出血症。

【常用方劑配伍】 
黃連解毒湯-本品配伍黃柏、連翹、黃芩、梔子等藥,可收瀉火解毒,涼血止血效果,如「外臺秘要」之黃連解毒湯。
半夏瀉心湯-本品配伍黃芩、半夏等藥,達到清瀉胃熱、和中止嘔的目的,如「傷寒論」之半夏瀉心湯。
左金丸-本品單味煎湯內服或將黃連、吳茱萸直接配伍制丸內服,達到清肝瀉火,降逆止嘔的目的,如「丹溪心法」之左金丸。戊己丸-本品配伍白芍,研粉後麵糊為丸,可取疏肝和脾之效,如「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之戊己丸。瀉心湯-本品配伍大黃、黃芩等藥,如「金匱要略」之瀉心湯。
【常見臨床適應症】
1. 用於胃腸暑濕,瀉痢嘔吐-黃連大苦大寒,清熱燥濕之力勝於黃芩,尤長於清中焦濕火鬱結。黃連善除脾胃大腸濕熱,為治濕熱瀉痢要藥。用於濕熱中阻,氣機不暢,脘腹痞滿,噁心嘔吐,常與黃芩、乾姜、半夏等同用,如半夏瀉心湯;若瀉痢身熱者,配伍葛根、黃芩、甘草、如葛根芩連湯。
2. 用於熱盛火熾,高熱煩燥-黃連瀉火解毒,尤善清心經實火。 若三焦熱盛,高熱煩躁,常與黃芩、黃柏、枝子等同用,如黃連解毒湯。
3. 用於癰疽疔毒,皮膚濕瘡,耳目腫痛-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尤善療疔毒。用治癰腫疔毒,多與黃芩、梔子、連翹等同用,如黃連解毒湯。
4. 治牙痛-牙痛常配石膏、升麻、丹皮等同用。
5. 治肝胃不和,脅肋脹痛,嘔吐吞酸-黃連兼清肝火,可與吳茱萸同用,如左金丸。
【使用注意】生黃連及豬膽汁制黃連藥性大苦大寒,過服久服易傷脾胃,脾胃寒而無濕熱、實火者忌用。黃連苦燥傷津,陰虛津傷者慎用。凡寒證陰虛及脾胃虛寒應慎用。


參考資料
1. 王大觀、楊淑芬,中藥臨床學 (2005),知音出版社。
2. 張賢哲、蔡貴花,中藥炮製學 (2003),中國醫藥大學。
3. 原思通,醫用中藥飲片學 (2001),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衛生出版社。
4. 沈映君,中藥藥理學 (2005) ,知音出版社。
(本文作者為桃園長庚紀念醫院中藥組藥師)


本文轉載自 "藥師周刊第1673期" 99/05.31~ 06.0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