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漿原產於南美洲,現在我國大陸除西藏外其他省區均有分布,常生於田野、路旁,林下等處。酸漿根狀莖橫走地下,地上莖直立較粗壯,莖節膨大,常被有柔毛,尤其以幼嫩部分較密。單葉互生,有長柄,葉片卵形,基部廣楔形,近全緣或有疏波狀鋸齒。花單生於葉腋,開花時直立,後向下彎曲,花闊鐘狀,密生柔毛,萼齒三角形,邊緣有硬毛,花冠輻狀,白色,邊緣有毛。漿果球形,熟時變紅色,味酸甜而微苦,可生食,內有多數種子,外面色以膨大的橘紅色的宿存萼。花期七至八月,果期九至十月。
酸漿是一種很好的食用植物,每百克中含糖類四點五克,維生素C三十毫克,此外還含有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以及有機酸、果膠、酸漿苦素、木犀草素等成分。中醫認為,酸漿性寒味酸,無毒,具有清熱,解毒,利尿的功效,可治熱咳、咽痛、黃疸、痢疾、水腫、疔瘡、丹毒等。「嘉祐本草」中記載:酸漿「主腹內熱結,目黃,不下食,大小便澀,骨熱咳嗽,多睡勞乏,嘔逆痰雍, ?癖痞滿,小兒癘子寒熱,大腹,殺蟲,落胎,並煮汁服,亦生搗絞汁服。亦研敷小兒閃癖」。「本草綱目」中紀載:「酸漿,利濕除熱,除熱則清肺止咳,利濕故能化痰,治疸。」「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酸漿「主治雖夥,惟咽喉是其專治,用之功最捷」。
酸漿性寒,凡脾虛泄瀉及痰濕者忌用。除此,酸漿有墮胎之弊,孕婦應忌食。
本文轉載自2010/06/24"中華日報醫藥網"
台南區農業專訊第35期:11~14頁(2001年3月)
介紹民俗植物-酸漿
文/圖 王仕賢 黃山內
在1990年代,民俗植物學或民族植物學(Ethnobotany)再度興起。民俗植物學主要研究某一地區或民族如何利用原生植物,因此包含了文化研究及特用植物學,例如特用植物被利用於食用、築屋、醫葯、衣物、打獵及宗教儀式等,而民俗植物學家便是研究人文及植物學,以美國頗富盛名的“神巫製藥公司”(Shaman Pharmaceuticals Inc.) 便是研究熱帶雨林地區巫師們所常用的藥草偏方,以科學方法提煉其中的有效成份做為新葯開發的用途。民俗植物學家必須具有考古、人類學、語音學、藥學與生化及宗教學的訓練,才能深入未開化地區尋求靈藥。
早在16世紀初,歐洲的探險家便從南美帶回金雞納樹的樹皮,而其奎寧(quinine)成分是對抗虐疾的特效藥,而此發現便是由熱帶雨林巫師們口耳相傳的退燒靈葯,這是西方世界從原始民族中取得藥用植物的首例,由於後來醫葯成份以人工化學合成為主,直到1990年代,人們開始發現單一葯方似乎無法滿足醫療需求,便重新組織探險隊,在熱帶雨林中尋求新的醫葯植物,美國私人與官方均在此投入不少資金,尤其著重於文明疾病方面之研究,美國農部的農業研究服務中心建有“植物化學及民俗植物資料庫”(Phytochemical and Ethnobotamical Databases),提供利用網際網路查詢常見的藥用植物資料。
酸漿是一種特殊的民俗植物,不僅在中國的本草綱目中被登錄使用,在其他各國也被利用為特用草葯,中國人很早就利用酸漿與龍葵,李時珍認為龍葵與酸漿是同一類的植物,但是物種不同,古文記載「龍葵酸漿,一類兩種也」,依現今植物學的觀點,龍葵與酸漿都是茄科不同屬的植物。本草綱目中同時也分辨苦蘵與酸漿,李時珍的注釋便認為「酸漿苦蘵,一種兩物也,但大者為酸漿,小者為苦蘵,以此為別」,依現今植物學之分類,酸漿與苦蘵為同屬不同種的植物,根據“楊氏園藝植物大名典”之記載,茄科酸漿屬(Physalis)原產於暖帶及溫帶地區約有100種以上,大部分原產於美洲大陸,台灣原產則只有一種,依加州大學蔬菜學教授Rubatzky和Yamaguchi於1997年出版之「世界蔬菜-原理、生產和營養價值」書中,便將酸漿類蔬菜列為茄科蔬菜中的次要種類,茄科中的三大主要種類分別為番茄、番椒和茄子,而次要的茄科蔬菜共列出20種之多,其中酸漿類有五種,分別為:
一、中國燈籠草(或草莓番茄),英文名稱為Chinese
lantern或Strawberry tomato,主要做為觀賞之用,學名為Physalis
alkekengi L.依楊恭毅編著之「楊氏園藝植物大名典」則稱為“阿克酸漿”,主要取種名的前兩者音譯而來。其果實為紅色,而宿存萼如燈籠般包裹果實,且色彩鮮麗為紅色或橙黃色,因此做觀賞之用,但其果實也可食用,因此被收錄為蔬菜。本種主要原產歐洲南部,但日本、韓國及中國也原產一種,學名為Physalis
alkekengi L. var. francheti
Makino forma bunyardii Makino為本種之變種,在中國的本草綱目卷16上,便記載此變種的藥效,依日本講談社出版之園藝大百科事典之記載,燈籠草具有抗菌、催產、強心、利尿、解熱及鎮咳作用,每年7月10日燈籠草盆栽更是應節之節慶盆栽。
三、小果酸漿或稱之秘魯酸漿(Physalis peruviana):原生於安第斯山,印加帝國時期便被利用做為水果,目前進行商業生產的國家不多。在夏威夷常稱之“Poha”,在熱帶地區的山區海拔500至1,200公尺之間生育良好,若低於海拔500公尺,海拔愈低,果實愈小。台灣也引進栽培,但結果量不高。目前主要栽培地區為澳洲、紐西蘭及南非,紐澳地區並未進行品種改良的工作。但已建立其栽培系統,南非及肯亞山區為主要產地區,肯亞常將秘魯酸漿混合桑椹、番石榴及桃子製成風味獨特的果漿。英文上常稱秘魯酸漿為“Golden
berry”(黃金莓),主要其果色金黃,且富含維他命C,而其宿存萼較為革質,將其反轉後與金黃色小果實形成有趣的糕點漿飾,常被利用於高級餐廳。
四、食用酸漿(Physalis pruinosa L.);英文上稱之為矮酸漿(Dwaft cape
Gooseberry),與秘魯酸漿類似,但為一年生草本,花小而花色為白色。
五、毛酸漿(Physalis pubescens):英文俗名為地櫻桃(Ground cherry),台灣也引入栽培利用,目前形成野生狀態,果實只有10~15公厘寬,可周年開花結果,與苦蘵(Physalis
angulata)的主要差異為宿存萼為5稜,而苦蘵宿存萼為10稜,此外,苦蘵的莖光滑無毛,而毛酸漿顧名思義當然具有明顯的細毛。
除了上述的5類酸漿作物被園藝利用外,其實尚有一種酸漿被忽略了,便是我們常可在鄉間甚至南美的熱帶雨林中發現的苦蘵。最近幾年,苦蘵在世界各國的藥用研究相當多,如國立台灣大學藥學研究所便研究苦蘵成分抗腫瘤活性,發現對5種人類腫瘤細胞株如肝癌、鼻咽癌、子宮頸癌、大腸癌及肺癌均有細胞毒性的反應。苦蘵在台灣山區與民間草葯上,常被利用為青草茶,全草具有清熱、利尿及祛風、止痛、鎮咳、行血、調經及解毒之效。在美國農部的民俗植物資料庫內,酸漿屬共有11種具有醫葯用途,其中苦蘵之療效算是最廣泛的。根據神巫製藥公司統計,世界共有15國家與地區使用苦蘵(表一),而其對人體免疫功能的加強已被證實,但有許多民俗療法的藥用效果在臨床上並未獲得支持。1996年瑞士熱帶研究所(Swiss
Tropical Institute)與坦尚尼亞的研究者在民俗葯學期刊(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證實苦蘵的萃出物對引發嗜眠性腦炎之布魯氏錐蟲具殺錐蟲效果。這種寄生蟲是透過非洲一種叫做采采蠅的病媒所傳佈,這種疾病會導致發燒、冷顫和頭痛等症狀,接著便會出現虛弱和異常的嗜睡,有時甚至會造成死亡。苦蘵抗菌效果也極為有效,如巴西一個研究團隊便在2000年的植物醫藥期刊(Phytomedicine)發表苦蘵的萃出物對愛滋病人常感染之肺結核菌有顯著的抗病性,因此,昔日認為不重要的雜草,或許可成為救人的靈葯呢!
表一、苦蘵於民俗醫療之利用情形
國家(或地區) | 民 |
中 美 洲 | 防流產、淋病、瘧疾 |
哥倫比亞 | 抗炎、氣喘、消炎劑、麻醉劑、皮膚病 |
秘 | 抗炎、氣喘、糖尿病、消炎、耳痛、肝炎、利肝、瘧疾、風濕、寄生蟲 |
巴 | 清潔、皮膚炎、利尿、小便困難、耳痛、退燒、風濕、鎮靜葯、皮膚病變、利膽、利腎、利肝、黃疸病 |
中 | 利尿劑、袪痰劑、退燒、助產 |
日 | 解毒、感冒、利尿、退燒、消腫、喉嚨痛 |
泰 | 癤、直腸 |
台 | 退熱、利尿、肝炎、肝病、腫瘤 |
非 | 殺菌、喉嚨痛 |
迦 | 退燒、胃痛、昏厥 |
海 | 利尿、退燒、水腫 |
千 里 達 | 防腐、退燒、消化不良、腎炎、直腸炎 |
蘇 利 南 | 利尿、淋病、黃疸、瘧疾、腎炎 |
上 伏 塔 | 止痛、痢疾、噁心、昏睡病 |
其他地區 | 防流產、抗炎、防腐、治氣喘、助產、糖尿病、痢疾、止血、產後出血、麻醉劑、眼炎、睪丸腫瘤、昏睡病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