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聰明
經常感到胸部疼痛,有時不是單純的外傷, 1名 46歲男性在 1次健檢發現心肌血液供應異常,有冠狀動脈硬化心臟病情形,若不改善,可能造成心肌梗塞,心力衰竭。
該病是指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導致心肌組織的缺血、缺氧,才會胸部疼痛,好發於中老年人、肥胖、三高、有抽菸喝酒以及家族中有心血管疾病者。
雖然並非所有胸痛都是冠狀動脈硬化心臟病造成的,其餘疾病包括肺炎、肺膿瘍、胸膜炎、氣胸、食道炎、食道癌或肋間神經痛及肋軟骨炎等呼吸、消化、神經疾病。
但是常有胸部疼痛,就要小心冠狀動脈硬化病,留意心律不整,心絞痛。若患者長期胸痛,突然出現心絞痛,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但過一陣子又恢復,可能是心肌梗塞的前兆,應立即就醫。
中醫認為此病是心氣虛,心血不足,以致局部氣血運行不暢產生淤血,閉經心絡,而引起疼痛。所以治療上必須把握「活血化痰、益氣養血」二大原則以處方用藥。
臨床可分為 3大類型:
心脈痺阻:它是本病中最常見的證型,發生的原因是淤血停滯,心絡阻塞所致。常因緊張生氣、遭受強大壓力或過度勞動後出現胸悶,心絞痛症狀。
痰濁淤阻:往往發生在體型過於肥胖患者,大吃大喝後會發生心絞痛,且常併發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脂肪肝等現象,跑幾步就氣喘如牛,經常有頸部緊,手足末端麻木感,日後發生心肌梗塞、中風機率比一般人高。
寒凝心脈:通常出現容易疲倦、畏寒,手足冰冷體質,患者多在各寒流來襲或半夜發生心絞痛,多屬氣虛心血不足導致。
中醫治療此病,常以「活血開痺湯」為主劑,再視症狀添加藥物,如心脈痺阻,有時須酌加活血化淤的藥物,如桃仁、西紅花等;寒凝心脈則需加附子、桂心來幫助,補氣散寒;痰濁淤阻則需酌加半夏、白芥子來幫助化痰;若影響疼痛較重者則應酌加延胡、五靈等藥物,以減少疼痛。
要預防心臟病,飲食應低油、低糖、低鹽,每天適度運動,定期量血壓,有家族病史者,應定期進行心電圖,心導管或冠狀動脈攝影檢查。
(高雄市新復興中醫診所 院長、台灣醫藥交流協會 理事長 )
本文轉載自2011/07/22"中華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