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1日 星期日

天冷,易流鼻血


  

                   丹皮、生地、仙鶴草、淡竹葉、石膏、連翹為治療流鼻血常手中藥。

/陳俊銘
 天氣冷了,日夜溫差大,鼻腔首先感受到溫度和濕度的變化,又乾又涼的季節,流鼻血的機會大為增加。
 一般舒適的溫度是攝氏 25~ 26度左右,寒流來氣溫降到十幾度,但是肺部正常的溫度為攝氏 37度,因此空氣的溫度從鼻子到肺的瞬間就提高十度以上,這種機能是相當驚人的。上蒼造人有兩側鼻道,中間有塊平平的板面就是鼻中隔,它把我們的鼻子隔開成為左右兩側鼻腔,因為這樣可以增加空氣與鼻粘膜的接觸面,調節要進入體內的空氣具有適當的溫度和濕度,而且可以防塵。
  90%以上的人,一生中會有過鼻出血的經驗,比如鼻黏膜上的血管破了,就造成鼻出血。每個人的鼻中隔多少都有些彎曲,因為它是由軟骨及硬骨兩種成長速度不同的組織拼起來的,較突出的彎曲面受到外界冷空氣的刺激較大,因此不但容易充血乾燥,鼻屎形成也多,鼻子癢更是常見,常挖鼻子可能造成日後發生反復性自然鼻出血。
 鼻過敏打噴嚏,如果不及時張開嘴巴,疏散部分的壓力,很可能造成鼻出血。另外全身性的疾病導致鼻出血的很多,以內科方面的疾病來說,例如血液病、高血壓、肝硬化、尿毒症等也很常發生鼻出血。
 總括各種鼻出血的原因,內科疾病占 20%,外傷性的有 25%,而被歸列在原因不明的有 50%,我們合稱這 95%為良性鼻出血。其餘 5%才是腫瘤性出血,包括良性瘤、惡性瘤在內。
 流鼻血屬中醫「鼻衄」範疇,其病因病機可分為虛、實兩大類,實證者多因肺、胃、肝之火熱為主,火性上炎,循經上莖鼻之脈絡而為衄;虛證者,多見肝腎陰虛,虛火上越,灼傷脈絡而致衄,及脾氣虛弱,氣不攝血而為衄
,臨床治療,肺經熱盛,瀉白散加桑菊飲治之;胃熱熾盛,竹葉石膏湯合清胃散治之;肝火上逆,龍膽瀉肝湯主之;肝腎陰虛,知柏地菌丸治之;脾不統血,歸脾湯治之。血熱盛,加減丹皮、赤芍、生地,白茅根、藕節、仙鶴草、旱蓮草,口乾甚者加減知母、麥子、沙參、天花粉、玄參等。
 平時保養,避免常挖鼻孔,飲食避免辛辣刺激,生活作息正常。
 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西醫內科專科醫師

本文轉載自2011/12/12"中華日報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