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菊花、茺蔚子、柴胡、梔子、白花蛇舌草、蒲公英為臨床治療針眼常用中藥。
針眼是大部分的人都曾經有過的經驗,起初可能毫無感覺,甚至看不見膿頭,隨著程度漸漸嚴重,慢慢出現腫、痛、發紅,若眼皮因腫而下垂,還可能影響視力,嚴重的甚至會引起眼瞼蜂窩性組織炎。
針眼的學名是麥粒腫,主要是因遭葡萄球菌感染,而引起的化膿性炎症,依發生部位可分為外麥粒腫和內麥粒腫。前者長在眼瞼外,是睫毛根部皮脂腺的急性炎症;後者則長在眼瞼內,是瞼腺急性炎症。
平時衛生習慣不佳和愛用手揉搓眼睛的人感染的機率特別高,其他如過度勞累、偏食、體弱、睡眠不足及營養不良者,也容易罹患麥粒腫。因此家中有嬰幼兒,老年人,體弱者及患有糖尿病的人,尤應加強防範。
針眼常見症狀如下:
1.眼瞼明顯紅腫疼痛,在靠近眼瞼處則有一小紅色硬結隆起。
2.約 3至 4天後,硬結中央會出現黃色膿點。
3.若致病菌毒性太強時,耳前及頷下的淋巴結會腫大,壓痛。
4.有些嚴重者會出現頭痛、發燒等現象。
待膿點穿破皮膚且排出後,紅腫與疼痛便逐漸改善。常長針眼的人,應警覺是否已罹患糖尿病,請做血糖檢查。
針眼又名土疳,土瘍,俗名偷針。本病記載首見於《諸病源候論.目病諸候》:「人有眼內眦頭忽結成疱,三五日間,便膿汁,世呼為偷針。此田熱氣客在眦間,熱搏於津液所成。但其熱勢輕者,故止小小結聚,汁潰熱歇乃瘥。」主要證治如下:
一、風熱外襲:病初起,局部微有紅腫癢痛,並伴有頭痛、發熱、全身不適等症,舌苔薄白,脈浮數。治以疏風清熱,方以銀翹散加減桑葉、菊花、黃芩、黃蓮等。
二、熱毒上攻:胞瞼局部紅腫,硬結較大,灼熱疼痛,伴有口渴喜飲,便秘溲赤,苔黃脈數。治以清熱瀉火解毒,方以瀉黃散合清胃散加減大黃、天花粉等。
三、脾胃伏熱或脾胃虛弱:針眼反覆發作,但諸症不重。治以清解脾胃伏熱,或扶正卻邪,前者以清脾散為主,後者以四君子湯,加減當歸、白芍、山楂、神麴、麥芽等。
照片註解:白菊花、茺蔚子、柴胡、梔子、白花蛇舌草、蒲公英為臨床治療針眼常用中藥。
(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西醫內科專科醫師。)
本文轉載自2011/10/10"中華日報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