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3日 星期一

濕疹的中醫觀

■王鼎源
 濕疹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病,常見於喝牛奶的嬰兒。輕的只在臉上有些脫皮,很快就好了。重的則起很小的水泡,有黃色分泌物,甚至蔓延至全身皮膚,會反覆發作,時輕時重。大部分孩子在 1歲左右斷奶後就好了。
 濕疹的臨床症狀按其發病緩急可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 3期。
 急性濕疹的損害多形性,初期為紅斑,自覺灼熱、搔癢。繼之在紅斑上出現散或密集的丘疹或小水 ?,搔抓或摩擦後,瘡破而形成糜爛、滲液面。日久或治療後急性炎症減輕,皮膚受損乾燥結痂、鱗屑,而進入亞急性期。
 慢性濕疹是由急性、亞急性反覆發作不癒演變而來,常以局限於某一相同部位經久不癒為特點,表現為皮膚逐漸增厚,皮膚紋路加深、浸潤、色素沉著等。主要自覺症狀是劇烈搔癢。
 不同部位的濕疹,其皮膚受損形態也有所差異。如外耳道濕疹易併發真菌感染,乳房濕疹常見於哺乳期婦女,常有皸裂而伴疼痛。肛門、陰囊濕疹常因搔抓,以熱水清洗而至急性腫脹或糜爛。小腿濕疹常致潰爛,不易癒合。
 中醫對此病的命名因部位不同而不同,如「浸淫瘡」相當於泛發性濕性,「面遊風」相當於臉部濕疹,「旋耳瘡」相當於耳部濕疹,「乳頭風」相當於乳頭濕疹,「臍瘡」相當於臍部濕疹,「繡球風」、「腎囊風」相當於陰囊濕疹,「濕臁瘡」相當於小腿濕疹,「肛門圈癬」相當於肛門濕疹。
 傳統醫學認為濕疹是由於稟性不耐,風熱內蘊,外感風邪,風濕熱邪相博,浸淫肌膚而成,其中「濕」是主要因素。由於濕邪粘膩、重濁、易變,故病多遷延,形態不定,而慢性濕疹是由於營血不足,濕熱逗留,以致血虛傷陰,化燥生風,風燥濕熱鬱結,肌膚失癢所致。治療以清熱解毒,散風利濕和中為主。
本文載自2012/12/02"中華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