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金旺/專題報導
「中風」是腦血管意外的總稱。因為腦血管阻塞或出血導致血液供應突然中斷,腦部缺乏氧氣及養分,進而造成局部腦細胞受損或死亡的現象,傳統中醫將此稱為「卒中」。台中榮總中醫科主治醫師王琦嫻認為,中醫治療中風分階段性,呼籲病人還是要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王琦嫻表示,腦中風症狀呈多樣性,例如會有局部肢體感覺麻木或無力,尤其是單一邊臉、單邊肢體或身軀;另外,身體突然失去平衡能力、暈眩或出現言語不清、流口水、吞嚥困難、嘴歪等、視野範圍減小或缺損,嚴重者甚至會出現神智不清、昏迷,如有出現上述症狀,應立刻送醫。
傳統中醫將中風的治療分兩個階段:
1.急性期
(1)風痰瘀血,痹阻脈絡症狀: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語言不利,半身麻木,舌質黯淡,舌苔白膩,脈弦
滑。治療:半夏天麻白朮湯加減。
(2)肝陽上亢,風火上擾症狀: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語言不利,半身麻木,頭暈頭痛,面紅目赤,口乾
口苦,心煩易怒,大便乾硬,舌質紅,脈弦。治療:天麻鉤藤飲加減。
(3)痰熱壅滯,風痰上擾症狀: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語言不利, 半身麻木, 腹脹便秘,大便乾硬,痰
多,舌質紅,舌苔黃膩,脈弦滑。治療:溫膽湯加減。
2.恢復期
(1)氣虛血瘀,脈絡瘀阻症狀: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半身麻木僵硬,舌紫暗有瘀斑,舌苔白,脈弱。治
療:補陽還五湯加減。
(2)陰虛陽亢,脈絡瘀阻症狀: 半身不遂, 口舌歪斜, 半身麻木僵硬,頭暈頭痛,耳鳴,舌紅,舌苔
少,脈數。治療:知柏地黃湯加減。
除了依不同階段及個別體質進行內服藥調理外,針灸也是有效果的治療方法,其作用是透過對經絡的刺激,達到調節人體氣血陰陽的效果,若能及早介入,將有不錯療效。不論是在中風急性期穩定後或後續的恢復期,以內服藥加上持之以恆的針灸與復健是幫助身體功能復原的好選擇。
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心臟病及曾中風的病人有較高的危險性,另外,有抽菸、喝酒習慣或肥胖的人也有較高的發病可能,因此必須多注意控制疾病及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另外,飲食上以均衡為主,低糖、低鹽、低油及高纖為原則,儘量減少生冷食物,如白蘿蔔、大白菜、橘子、水梨、西瓜等的攝取量,再配合規律運動,才能降低中風的發生。
本文轉載自2011/04/29"中華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