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6日 星期二

認識BMI

/張仙平
 最近中研院公佈的一份跨國研究指出, BMI大於 35.0或小於 15.0的人,死亡風險皆偏高,若能維持在 22.6至 27.5,死亡風險將能降到最低。
 這項由台灣、日本、韓國、大陸、新加坡、印度和孟加拉等 7個國家, 44位學者針對 100多萬人的 BMI值與死亡風險進行長期追蹤分析,是亞洲目前規模最大的研究。根據研究結果,有學者建議國內現行 BMI標準值應上修為 22.6~ 27.5。那麼,意思是民眾應該吃胖一點才比較健康嗎?其實不然。
  BMI(Body Mass Index),稱為身體質量指數,計算方式為體重 (公斤 )/身高(公尺 )的平方,是一種用於研究大眾健康的統計工具,現在也成為廣泛使用的健康評估指標之一。我國在 2002年公佈的成人肥胖標準如下: BMI< 18.5 為過輕, 18.5≦ BMI< 24 為正常體重; 24≦ BMI< 27 為過重, BMI≧ 27 即為肥胖。早先的調查即發現,不論是在我國或日本, BMI在 22時健康狀態最佳,罹病率最低。
 成人中 BMI超過 27者, 85%患有肥胖相關的疾病 (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諸多疾病發生率的研究皆指出, BMI值越高的人,所耗費的醫療資源就越多。當然,這並非鼓勵民眾追求過瘦的體型,因為 BMI< 18.5的人,是骨折及不孕的高危險群。
體重過重其實對長期健康有害,但也絕非否定這項研究結果,只不過跨國式的研究無法直接完全套用在國人身上。因為各國的飲食習慣與生活型態不盡相同,而且大陸與印度這兩個世界人口大國,相較日本、新加坡與我國,本身國內的貧富差距就很大,民眾的體態及健康觀念自然會有很大的落差。
 雖然同樣是東亞族群,但各國早在多年前便各自發展出一套 BMI標準。在新加坡, BMI≧ 23就是過重; WHO對於亞太地區的建議則是 BMI≧ 23為過重,≧ 25稱作肥胖。
因此,比起跨國性研究,國內的長期研究似乎更能反應出國人的實際狀況。台北馬偕醫院在近日也發表一篇相關研究,經過 10年的追蹤發現 BMI若超過 23,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大幅增加,一旦超過 25, 10年後罹患糖尿病的危險幾乎是正常人的 15倍。以這項研究來看,似乎 WHO的建議會更加符合維護健康的指標。
 其實,肥胖的定義是指體內的脂肪超量,而 BMI的計算並未包含體脂肪,故不能單獨以 BMI值做為肥胖指標,還需同時比照體脂率與腰圍。正常體脂肪含量男性為 12~ 20%,女性為 20~ 30%;而腰圍部份,男性大於 90公分,女性大於 80公分,無論 BMI是否落在正常體重範圍,都視為肥胖。
 所以,在探究體態與健康的關聯性時,除了考量 BMI值,也應觀察體脂率及腰圍。別再被正常的 BMI值給誤導了,泡芙族們,該運動了!(作者係益富營養中心執行長)


本文轉載自2011/04/26"中華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