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伯偉/嘉義報導
對於過敏體質的人來說,春天溫差變化大,加上飛塵、花粉、黴菌,使得鼻子忍不住發癢、噴嚏無法抑制。大林慈濟醫院中醫師阮膺旭提醒,春天是大自然重新開始的季節,最適合養肝、顧脾胃,平時藉由食療及穴道按摩,也能改善過敏症狀。
阮膺旭說,以中醫觀點,肝與春相應,具有解毒、新陳代謝等功能。肝臟保健與草木生長相似,草木在春天恣意向外伸展,不喜歡被抑制,因此要保持情緒平和,少鑽牛角尖或發怒。建議可多吃綠色蔬果或酸味食物,像梅子、五味子等;另以人體的經絡氣血運行而言,五臟六腑所相應經絡的氣血運行,盡量在晚上 11時到凌晨 3時就寢。
冬季使得肝氣虛、脾胃等功能較差,阮膺旭表示,春天若能調好肝臟及脾胃功能,即可改善過敏症狀。除了飲食改變,藉由穴位按摩也可有效緩解過敏,「風池穴」位於頸後與風府穴 (督脈 )相平,當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中,可治療感冒、咳嗽、氣喘;「足三里」正坐屈膝,於外膝眼直下 3寸,距脛骨前脊一橫指處取穴,有調整脾、胃功能;「太衝穴」在腳大拇趾與腳食趾的趾縫間,從凹陷處往腳背方向約 1寸半,可達到有疏肝行氣止痛的作用。
春天養生藥膳補性應較平和,不能使用溫熱補品,加重內熱而傷及人體正氣,不妨利用蘆筍、百合、玉竹、山楂拌炒豌豆或彩色甜椒,可達潤肺、補氣、消脂等功效。利用陳皮、山藥、紅蘿蔔、豌豆、馬鈴薯等加入炒飯,能達到養肝、明目、促進消化等功效。
阮膺旭指出,飲食上要少吃花生、瓜子等堅果類及辛辣食物,以免燥熱上火,建議可多吃蘆筍、桑椹、百合、葡萄、紅蘿蔔、地瓜等含有抗氧化劑食物。
本文轉載自2011/04/21"中華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