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型態的變遷,鄉下的年輕人迫於就業生活壓力,紛紛到都市打拼,家有祖產者,或可免於太大的經濟壓力,家無恆田,赤手空拳出外打拼者,壓力格外大。為了家庭,為了事業,忍受勞累,長期下來,慢性疲勞,全身都不對勁,身心都好累喔!
疲勞是一種正常而主觀性的生理反應,通常適度休息後都可獲得改善,但累積長時間的疲倦,無法在短時間休息獲得改善者,稱「慢性疲勞症候群」,但必須排除其他慢性疾病所引起的疲倦症狀,其中包括有癌症,心肺疾病,風濕性疾病,精神疾病,各種感染症,內分泌疾病,自體免疫病甚至藥物的副作用。
慢性疲勞症候群的診斷,必須符合以下的主要標準,而次要標準至少符合四項。如果程度未達診斷標準的,則歸類為「未明原因的慢性疲勞」。主要標準為:持續或斷斷續續的疲勞感達六個月以上,且無法因臥床休息而緩解,而且要排除所有可能造成疲勞的慢性病因,疲勞對個人工作,社交或其他活動產生影響。次要標準如下:
1.短暫的記憶力喪失或是注意力不集中,造成活動能力受損。
2.喉嚨疼痛。
3.頸部或腋下淋巴結壓痛。
4.肌肉疼痛。
5.非發炎性關節疼痛。
6.和以往之頭痛強度或是模式不同之新發作的頭痛。
7.再怎麼睡都睡不飽,活動後疲倦超過 24小時。
病毒感染,免疫系統障礙,內分泌失調,姿態性低血壓,營養缺乏或失調,必須脂肪酸缺乏,血中色氨酸改變和慢性疲勞症候群的形成相關。
中醫透過充分辨證,找出身體那個地方出了問題,失去平衡,氣虛則補氣,如補中益氣湯,人參養榮湯等;陰虛則養陰,如知柏地黃丸,沙參麥冬湯等;血虛則補血,如四物湯,八珍湯等;陽虛則溫陽,如真武湯,八味地黃丸等;陽亢則潛陽,如天麻鉤藤飲,鉤藤散等,氣滯血瘀則行氣活血化瘀,如丹七散,血府逐瘀湯等。配合針炙疏通經絡,若有特定痛點,肌腱沾黏引起,可用中醫微創手術處理,另外可配合星狀神經穴位注射,放鬆交感神經系統,有助慢性疲勞症候群改善。
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西醫內科專科醫師
本文轉載自2010/10/25"中華日報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