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5日 星期五

進補要根據體質

■王鼎源
 進補一定要了解體質或根據症狀,並要認識補藥的性能,然後有選擇性的購服補藥,才能藥證相符,收得良效;否則隨便亂補,輕者補之無效、浪費金錢,例如氣虛卻去服當歸、阿膠等補血藥,肺虛氣喘反以補腎藥杜仲進補,補完虛症仍在;嚴重的可能補出毛病或病情加重,倘若陰虛火旺的人,再用溫熱藥物助陽,無異火上加油;陽虛寒冷之體,再用養陰清熱藥物,不啻雪上加霜。
 進補主要針對虛症施用,虛症多係長久發展而來,病人身體亦較虛弱,進補目的在於改善體質,因此不可能強求速效,只能徐徐圖功,必須有耐心的服用,不能因久服未見大效,或圖速效而加大劑量,往往會造成不良反應。
 「虛不受補」主要是脾胃虛弱,服補藥不但不能吸收,反致腹脹食慾不振,甚至大便瀉泄。尤其是一些有滋膩性質的藥物如熟地、阿膠、首烏等。服用前應加些健脾益氣的白朮、陳皮、砂仁或開胃的山楂、麥芽等藥;也可以先吃幾帖健脾胃的湯劑,等脾胃一開,再來進補。
 「實證」多指感冒而言,即俗謂的「有風不能補」,有外感的要先驅邪,一吃補藥反而使病邪內陷不易排除,其他一些濕痰瘀血症狀都不能補,否則補藥與邪氣膠結,反會助長病邪。
 中醫認為「藥食用源」、「無食不是醫」,食物各有所長,體虛者以食療配合藥補,更能加促進臟腑氣血平衡協調作用,例如:蓮子、苡仁養脾;百合、銀耳養肺;桂圓肉、黑米、黑芝麻養血;胡桃肉、栗子補腎;羊肉、狗肉溫陽;甲魚滋陰等,可以藥膳或平素飲食進行食補。
 一般健康的人不必進補,但冬天排尿增加,排出較多的鈉鉀鈣等無機鹽,而且因溫度低、消耗糖、脂肪、蛋白質較多,應適度補充,多吃些蔬菜、動物內臟、瘦肉、魚類、蛋類等。


本文轉載自2010/10/12"中華日報醫藥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